摘要: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實地調查法和訪談法,針對小學校園籃球如何實現“教會、勤練、常賽”目標展開相應研究,對應結論能夠在小學體育教學活動開展階段內發揮一定參考作用,同時有效推進小學校園籃球的開展,培養小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促進身心健康發展,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關鍵詞:校園籃球;“教會、勤練、常賽”;途徑
一、引言
本文旨在探討新時代體教融合背景下小學體育發展的需求,特別是在校園籃球的開展中落實“健康第一”的發展理念。以小學生發展需求為導向,結合《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要求,通過文獻資料法、實地調查法和訪談法,對照相關政策文件,分析小學校園籃球的開展現狀,并提出實現“教會、勤練、常賽”要求的實施路徑。
二、研究目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的《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將體育與健康課程理念定為堅持“健康第一”,落實“教會、勤練、常賽”,加強課程內容整體設計,注重教學方式改革,重視綜合性學習評價,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其中,體育與健康課程依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愛好,面向全體學生,落實“教會、勤練、常賽”要求,注重“學、練、賽”一體化教學。
本文以新時代體教融合背景下的小學體育發展需要為出發點,樹立“健康第一”發展理念,以小學生發展需求為問題導向,結合小學校園籃球開展情況,通過對照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的文件,提出“教會、勤練、常賽”要求下的實施路徑,旨在實現小學生在參與校園籃球過程中,能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
三、研究方法
(一)文獻資料法
本文通過搜索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等網站鍵入“校園籃球”“教會、勤練、常賽”“途徑”等關鍵詞查閱相關文獻,為本文奠定理論依據。
(二)實地調查法
作為一線體育教師,作者對本區域體育教學情況掌握較為清晰,同時走訪觀摩本區域多所小學,了解小學校園籃球開展現狀,為本研究提供了更為直接的資料依據。
(三)訪談法
根據研究需要,走訪與本課題相關的校長、體育科主管行政、體育科組長、體育教師等,進行提綱式與開放式相結合的訪談方式,為本研究提供重要依據。
四、結果與分析
(一)小學校園籃球開展現狀
根據實地調查和訪談,了解到本區域小學校園籃球開展情況相對較好,共12所公民辦小學,所有小學常年開設籃球社團,并根據需要開設籃球訓練隊。其中,有兩所小學獲得“全國青少年籃球特色學校”稱號,有一所小學獲得“中山市體育傳統特色項目學校(籃球)”稱號。由于受場地、器材、師資等因素的影響,將籃球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進入體育課堂,還有所欠缺。根據學校的重視程度、宣傳力度、普及度不盡相同,小學校園籃球開展的效果參差不齊。
開展小學校園籃球的主要目的是育人。通過籃球運動讓學生愛上一門體育運動,從而提高運動興趣,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強健體魄,促進身心全面健康發展,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二)小學校園籃球實現“教會、勤練、常賽”的途徑
1.小學校園籃球實現“教會”的途徑
(1)符合學生身心發展 合理安排教學計劃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快速發展時期,這個時候的學生勇于探索,好奇心強,爭強好勝,而且具有一定的競爭意識。籃球是一項既有趣味性,又能鍛煉身體的運動項目,在小學階段開展籃球運動,相對而言比較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根據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的原則,設定不同等級教學目標,從基本運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等教學內容進行設置,并組織開展階段性教學活動,科學目標設計將有助于提升整體教學效率。此外,還應根據學生的籃球基礎和能力水平,進行分層教學計劃的設計。對于初學者,注重基本技術的訓練和體能的培養;對于進階學生,注重戰術的訓練和對抗能力的提高。通過個體化的指導和反饋,幫助每個學生實現個人潛力的發展。
(2)提高教師職業素養 創新籃球課堂教學
對于體育教師而言,不僅要對自身職業素養提升投以較高關注度,同時也要了解具體教學目標。采取有效措施,使教學工作開展能夠對學校、學生以及國家發展產生一定影響。如果遇到其他課程老師想要占用體育課,必須予以否定,這樣才能夠有效維護體育課在小學課程體系中的地位。體育教師應加強學習提升自我,不放過任何一個學習的機會,特別是年輕教師,更應該走出去,多學習優秀的經驗做法,優秀的教學理念等。籃球教師還應加強籃球技術學習,籃球理論、戰術學習,自己學會了還要會教學生,讓學生掌握才是最重要的。
體育教師應通過多渠道了解學生的籃球運動需求,利用有效課堂,向40分鐘要質量,創新籃球課堂教學,將課堂小游戲、小組合作、課堂比賽、課課練等與籃球技術相結合,增加籃球運動趣味性,讓學生愛上籃球,愛上籃球課。例如:將水平一的小籃球原地運球變化多種方式,左、右手運球,坐著運球,蹲著運球,聽信號交換位置運球,與數學加減乘除相結合的聽信號運球等。與單調枯燥的籃球課堂相比,學生會更加喜歡活躍多變又充滿挑戰的籃球課。
(3)教會籃球運動技能 增強學生練習興趣
小學籃球課堂中的運動技能包括基本運動技能和專項運動技能,基本運動技能主要包括移動性、非移動性以及實際操控性能三方面內容,其能夠直接對學生身體活動能力產生一定影響,同時也為后續提升專項運動技能做好充分準備?;@球專項運動技能包括運球、傳球、投球、突破、斷球等,在小學階段,主要以運球、傳球、投球為主,在籃球課堂上,以水平段學生的學習目標為準,教授的內容必須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通過教師的講解示范,利用多媒體、網絡里豐富的圖片、視頻等優勢,學生對籃球運動技能的認知和了解會更加深刻,促使學生愿意模仿,愿意學習,增強練習興趣,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為接下來的勤練打下基礎。學??梢灾贫ɑ@球技能培訓課程,通過有計劃地技能培訓,學生可以逐步提升籃球運動技能水平。還可以組織籃球運動相關的專題講座和技能示范,邀請專業教練或優秀籃球選手來校園分享經驗和技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對籃球運動的認識和熱愛。
2.小學校園籃球實現“勤練”的途徑
(1)合理設計練習內容 發揮課堂練習密度
課堂教學是體育課的重要形式,在小學籃球課堂當中,體育教師應讓學生多模仿,多練習。合理設計籃球技術練習的內容,讓學生喜歡籃球,對于性格內向,不愿意運動的孩子,要多鼓勵,多給他們制造成功的機會,在必要情況下,可采用一對一的方式來指導學生進行練習。利用個人模仿練習、小組合作練習、比賽練習等多種練習手段,讓學生體驗到籃球運動的樂趣,大膽嘗試,勇敢展示。發揮籃球課堂上的“勤練”,必須在籃球課堂有限的時間內,給學生提供充足的練習時間,增加練習密度。體育教師要做到精講多練,個別指導,集體練習,小組比賽,讓學生不覺得枯燥,增強練習積極性,從而逐步養成運動的好習慣。
(2)大力發展籃球社團 課后訓練培養人才
通過調查,籃球社團在本區域小學校園內開展得較為順利,大部分小學生對籃球運動有著較濃厚的興趣?;@球社團聘請校外教練參與其中,學校設置籃球訓練T隊,男、女子籃球隊,主要由學?;@球專業的體育教師擔任,利用每天下午托管時間進行訓練。通過課后訓練強化練習,學生的籃球技術、技能整體提升,代表學校參加每年的區小學生籃球賽,有部分學校的學生還能參加市小學生籃球錦標賽,以賽促學,以賽促練,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籃球運動當中。學校應注意邀請專業的籃球教練或者校外籃球俱樂部的教練擔任籃球社團的指導老師。他們可以提供專業的指導和訓練計劃,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技術和訓練方法。并定期組織校內外的籃球比賽,為學生提供鍛煉和比拼的機會。比賽不僅可以檢驗學生的訓練成果,還可以激發他們的競爭意識,促進技術的提高。
(3)布置籃球家庭作業 發揮親子互動練習
在小學階段,由于校內籃球練習時間有限,體育教師應適當布置籃球家庭作業,讓學生在家中進行練習,鼓勵親子練習,發揮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作用。利用運動APP,每日完成打卡任務,而且將對應數據信息截圖后上傳至班級群內,這樣也可鼓勵學生拍攝籃球練習小視頻上傳作業。進行籃球家庭作業的布置,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練習頻率,還可以對良好運動習慣進行全面培養。不僅如此,籃球家庭作業也會提醒家長關注孩子進行體育運動,最終將家校合作教學優勢完整體現出來。此外,教師應為家長提供一些簡單的籃球訓練指導資料,比如:視頻教程、練習手冊等,以便家長能夠更好地指導孩子進行籃球訓練。學??梢远ㄆ谂e辦親子籃球活動,通過活動,可以增進親子間的感情,同時也可以提高家長對籃球訓練的重視程度,加強家長對孩子籃球訓練的支持和參與。
3.小學校園籃球實現“常賽”的途徑
(1)設置課堂籃球競賽 激發學生比賽熱情
小學籃球課堂采用一體化教學模式,對學生參與積極性進行有效調動,這樣不僅學生可以體會更多籃球運動帶來的快樂,同時也能領悟籃球運動的意義,發揚刻苦學練的精神。利用課堂上的籃球比賽,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組4-8人為宜,以注重趣味性為主,穿插一些籃球專項技能,讓學生在比賽的同時提高他們籃球運動技能水平,以及參與籃球運動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具體來說,學??梢远ㄆ诮M織校內籃球聯賽,讓學生以班級或年級為單位組隊參賽。通過比賽的形式,激發學生的競爭欲望,從而促進籃球活動的持續開展。還可以在學校的運動會其他重要的校園活動中,安排籃球比賽項目,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并邀請家長和老師觀摩比賽,加大比賽的影響力,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此外,還可以設立比賽獎勵機制,對表現突出的個人和團隊給予獎勵,如:獎杯、獎章、榮譽證書等。獎勵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增強他們參與比賽的動力。
(2)組織班際校際聯賽 籃球競賽全員參與
小學階段每學期組織班際、校級聯賽,不斷加大宣傳工作力度,組織不同主體活動,制定完善獎懲機制,鼓勵學生參與到更加廣闊的籃球比賽天地中,多體驗,多鍛煉,增強班級的凝聚力與向心力?;@球比賽全員參與,低年段的學生以原地運球、行進間運球,男、女子混合組比賽為主;中年段的學生以行進間運球、定點投籃,男子、女子籃球比賽為主;高年段的學生以行進間繞桿運球、三分投籃,男子、女子籃球比賽為主。為期一個多月的比賽,讓全校學生都感受到籃球運動的魅力,籃球運動帶來的快樂,每當有比賽時,學校操場上的加油吶喊聲此起彼伏,當天比賽班級的學生一定是最開心最快樂的。
(3)帶領校隊參加比賽 提升籃球整體水平
小學籃球校隊代表著學校籃球運動最高水平,能入選學?;@球校隊本身對學生來說就是一種光榮使命。每年的區賽、市賽都是從校隊中選拔出來的學生,而經常參加比賽,能幫助學生提升籃球技術水平,積累更多的比賽經驗,從而促進學校整體籃球水平的提升。學校在場地器材、后勤組織、裁判工作、志愿服務等方面給予最好的保障。不僅僅是區賽、市賽,校與校之間的友誼賽、交流賽也能起到同樣的作用,以賽促練,將比賽中的技、戰術運用到平時的訓練當中,也能讓學生看到自己的不足,從而更加刻苦練習,為將來的比賽打下基礎。
五、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本區域大多數小學校園內都在開展籃球運動,通過籃球運動做到“教會、勤練、常賽”,促進學生愛籃球、習籃球、懂籃球、會籃球,保證課時量、籃球大課間、籃球社團、籃球訓練等,這樣籃球運動普及率也會得到相應增長。從師資分配方面來看,定期組織進行專業性籃球培訓,這樣在教學內容安排上能讓學生充分體驗籃球帶來的樂趣,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發揮籃球育人的作用。
(二)建議
建議籃球運動“教會、勤練、常賽”多元化,創新體育教師“教會”的內容與方式方法,實現“勤練”的校外籃球活動、社區籃球活動、家庭籃球活動等校外籃球練習的整體聯動,整合教育部門和體育部門關于競賽體系的資源,推進學生籃球賽事一體化設計,構建小學生優秀籃球后備人才,使小學生籃球比賽活動成為常態化。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EB].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5/ content_5551609.htm
[2]王登峰.《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情況匯報[J].體育教學,2020,40(11):4-6.
[3]王登峰.新時代體教融合的目標與學校體育的改革方向[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20,44(10):1-4,12.
[4]于素梅.一體化體育課程的價值取向、多元內涵與基本特征[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20,39(2):22-26,33.
[5]毛振明,于素梅.思考解析“教會、勤練、常賽”——“體育走班制教學”是保障“教會、勤練、常賽”的正確教學模式[J].體育教學,2021,41(1):4-9.
[6]徐敬爭.中學體育教學“教會、勤練、常賽”的思考[J].青少年體育,2020,88(8):70-71,138.
[7]尚力沛.學校體育教學改革“教會、勤練、常賽”一體化推進探析[J].體育文化導刊,2022,(5):9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