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鄉村振興背景下,受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村人口結構變化的影響,西部農村人力資源尤其是農村女性人力資源水平有所提高,對當地農村女性的行為帶來深遠的影響。這些影響不僅體現在農村女性的個人發展上,還涉及家庭、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本文從多維度分析了鄉村振興背景下西部農村女性人力資源水平對其行為的影響,探討農村女性人力資源開發的對策,以更好地促進西部農村整體發展,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關鍵詞:鄉村振興;西部農村;女性人力資源;行為;影響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為西部農村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遇和空間,不斷改善了農村人力資源結構,為西部農村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1西部農村女性人力資源水平現狀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經過數年的發展落實,西部農村女性人力資源水平狀況得到了顯著的改善,主要體現在西部農村尤其是經濟較發達的西部沿海地區農村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提高,教育資源逐漸向農村傾斜,為提升西部農村女性人力資源水平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在職業技能培訓方面,西部農村女性獲得更多的學習機會,掌握了更多實用且適用的技能,不斷提高就業競爭力和適應力,通過務農或就業等各種渠道提高了經濟收入,提升了社會和家庭經濟地位。同時,隨著醫療保障制度逐步完善,醫療水平提高,西部農村女性的健康意識提升,健康水平得到了明顯改善;西部農村女性參與社會事務和鄉村治理的愿望增強,活動增多,越來越多的鄉村女委員、女干部、女企業家、知識女性參與到鄉村治理和建設的方方面面,西部農村女性的影響力和貢獻日漸增強。種種變化無論是對農村女性自身、家庭還是社會中的行為都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不僅影響了農村女性的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還影響到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整體發展和建設的進程[1]。
2西部農村女性人力資源水平對其行為的影響
2.1對自身行為的影響
2.1.1就業選擇與職業發展
隨著西部農村女性人力資源水平的不斷提升,其知識和技能更加豐富,適應市場需求變化的能力明顯提高,職業選擇由原來依賴于地域特點的傳統農業、漁業、養殖業轉向更多非農職業,這些技術含量高、收入水平高的職業,實現了西部農村女性個人價值的最大化:她們能夠運用新型技術從事農業或漁業生產勞動,利用學到的知識將科學種植、養殖技術參與到農、漁產品精細化管理,通過種植、養殖、深加工、包裝等環節提升農、漁產品附加值;她們進入制造業工廠或食品加工廠成為產業工人、文員等;隨著鄉村旅游持續升溫,農村女性可以從事導游工作、經營民宿、擔任農家樂服務員等,利用土生土長的優勢,為游客提供優質服務;可以從事家政服務,為嬰幼兒、老年人、病患提供護理照顧;在農村電商領域,她們可以進行農村特色產品、手工藝品、特色旅游產品的網絡推廣和銷售、店鋪運營和客戶服務、分享鄉村生活等,拓寬產品銷售渠道,更好地適應現代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推動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參與鄉村治理和建設,擔任村干部等職務,推動新農村經濟與文化振興發展[2]。隨著農村女性有更多機會接受職業技能培訓和教育,人力資源水平不斷提升,為農村女性職業發展奠定基礎,她們能夠在職業生涯中做好管理和規劃,有更多晉升的機會,承擔更重要的職責和角色,能夠追求個人事業上的成就,實現自我價值。
2.1.2教育與自我提升
隨著女性人力資源水平的不斷提升,西部農村女性更加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也盡可能獲得更多優質的學習資源和機會。相較過去,當代西部農村女性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更樂于接受和學習包括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新知識、新技能,對提升自身文化素質和知識水平有較迫切的需求。受教育水平高的農村女性通常會獲得更多機會和途徑參與到各種新興的經濟活動中,她們通過參加現代農業技術培訓、特色農產品種植加工銷售培訓、養殖技術培訓、家政服務培訓、電商培訓、民間手工藝制作培訓課程和線上自主學習等方式不斷強化自己的知識技能,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增強適應社會發展變化的能力,既拓寬自己的就業途徑又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2.1.3婚戀觀念與自我認知
越來越多的農村年輕女性希望打破傳統婚姻家庭觀念對自身的束縛,不愿意被局限在婚姻家庭中。對于高水平的農村女性人力資源來說,隨著她們人力資源水平的愈發提升,婚戀上的選擇權越發變大,對父權和夫權的依賴隨著她們的能力和收入水平的提升日益薄弱,她們在婚戀觀念和行為選擇上有更多的話語權。教育水平和人力資源水平的提升使她們自我意識不斷覺醒,她們不再認為女性的工作只能在家務勞動和生兒育女中,她們意識到自身的能力和作用能在家庭以外發揮更大的作用,她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不斷增強。隨著收入渠道的拓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農村女性的個性化消費需求也日漸明顯,圍繞女性消費、理財需求形成的“她經濟”現象反映了女性在社會和經濟中的地位提升,她們在消費市場中的影響力日益增強,她們的消費行為不僅能夠促進當地市場的繁榮,還能夠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2.2對家庭行為的影響
2.2.1家庭地位
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觀念和行為模式下農村女性通常比男性承擔更多的家務勞動和子女教育責任,但隨著西部農村女性人力資源水平不斷提升使她們能從事更多樣化的工作,獲得更高的收入來改善家庭生活水平。廣西壯族自治區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廣西調查總隊聯合發布的《2023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3年廣西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8656元,同比增長7.0%。農村女性經濟收入在其中占了很大比重,收入的提高令其家庭分工和家庭地位發生變化,她們對家庭管理和規劃擁有更多話語權。
2.2.2子女教育
母親在子女成長過程中發揮的作用遠比父親大,女性人力資源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她們更有效地促進子女的全面發展,她們能為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資源和學習指導,能利用自身的知識輔助子女教育和成長,能通過自身的學習和奮斗經歷來激勵和熏陶子女,對子女各方面發展產生積極影響。人力資源水平高的女性其子女在身體素質、知識獲取、性格養成、人際溝通等方面通常更優秀,未來的發展潛力和競爭力也更強,這有助于提升西部農村下一代人力資源的綜合素質,為家庭的長期發展奠定基礎,也為鄉村振興貢獻源源不斷的高質量人力資源[3]。
2.2.3家庭關系
鄉村精神文明建設離不開優良家風,農村女性作為家庭的重要成員,她們的一舉一動、待人接物會對家庭成員產生深遠的影響。人力資源水平高的農村女性由于自身素質較高,在處理家庭矛盾、調節家庭成員關系,以及促進鄰里關系和諧等方面更游刃有余。她們可以通過自身在家庭的地位影響家人,傳承和弘揚優秀的家風,培養家庭成員尤其是子女后代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為推動鄉村精神文明建設、維護鄉村社會穩定和傳承優秀家風文化作出貢獻。
2.3對社會行為的影響
2.3.1民主政治參與
隨著社會發展和進步,越來越多農村女性參與到政治活動中,她們通過選舉成為村兩委委員,為人民服務;參與鄉村事務的討論和決策,為西部農村進步發展帶來更多元化和民主化的聲音。西部農村女性參與政治能為農村發展帶來多元化視角,女性通常更能夠關注到教育、養老、醫療等民生問題中涉及女性、兒童和老人的深層次需求,農村女性的參與能為這些弱勢群體帶來更多的社會關注以及更多政策的傾斜。女性參與政治,能為農村社會發展建言獻策,促進鄉村治理更加民主化、公平化、科學化[4]。
2.3.2文化傳承與創新
農村地區有豐富優秀的傳統文化遺產,農村女性長時間浸潤在傳統文化氛圍中,成為農村優秀傳統文化重要的傳承力量。農村女性積極參與當地的手工藝、民俗文化傳承與創新,在諸如編織、刺繡、剪紙、雕刻、民族歌舞、民間傳說等文化形式方面既提供了大量傳承的生力軍又為文化的創新發展注入新鮮的視角和思路,讓農村的優秀傳統文化和手工藝以更豐富的形式和用途廣泛傳播,使傳統文化和手工藝品的文化價值和商業價值不斷提升,更好地傳承和創新農村優秀傳統文化。
2.3.3經濟發展與創業帶動
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促進了西部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農村勞動力資源得到優化配置,農村女性獲得更多的就業和創業機會。人力資源水平高的農村女性充分發揮自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利用新型農業技術開展智能化種植、養殖,以及參與到特色農業、農村電商、自媒體等各種新興的經濟活動中,通過創業或參與農村產業發展活動培育農村特色品牌,不僅自己實現創業致富,還激勵并幫助其他村民開展創新創業活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帶動農民就近就業,一起發家致富[5]。農村女性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進一步促進了西部農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繁榮穩定。
3西部農村女性人力資源水平提升對策
盡管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推進后,西部農村女性在多方面獲得改善提升,但和城市地區及其他發達地區的女性人力資源發展水平相比,在教育、就業、培訓、健康、文化觀念等方面仍有一定的差距,仍需要全社會高度重視西部農村女性人力資源的開發和管理,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相關政策措施的實施,進一步促進西部農村女性人力資源的快速發展。
3.1教育方面
3.1.1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質量
政府繼續加大對西部農村教育資金和教育資源的投入與支持,改善農村學校的基礎設施,為農村女性提供更好更便利的學習環境。同時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吸引并留住到西部農村任教的優秀教師,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女性人力資源水平的提升。
3.1.2推廣普及教育,優化課程設置
加強對農村家庭教育的宣傳和引導,提高家長對女性教育的重視程度,鼓勵他們支持女兒接受教育,針對農村貧困家庭的女性學生設立專項教育基金,杜絕有女性學生因經濟困難而輟學;針對成年農村女性進行基礎文化知識和技能學習培訓,提高她們的文化水平;除了基礎教育外,還應提供職業技能培訓課程,通過優化課程設置,提供多樣化技能培訓選擇,提高西部農村女性的整體受教育水平。
3.2就業創業方面
根據當地產業特色和就業需求,提供職業技能培訓和實用知識課程,如新型農業技術、特色手工藝品制作、家政服務、電子商務等,提高西部農村女性的綜合素質和就業能力;通過與周邊企業合作,開展訂單式培訓,提高農村女性的就業技能,增加就近就業的機會。另外,政府和社會組織聯合舉辦創業培訓班,為有創業意愿的農村女性提供創業知識和技能培訓,尤其是創業成本不高的農產品帶貨、手工藝品制作銷售等創新創業方式,吸引更多農村女性的參與;多種優惠政策舉措吸引人才返鄉創業,政府為農村女性提供創業扶持政策,如小額貸款、創業補貼等;當地龍頭企業提供創業技術項目和基金扶持等,共同幫助農村女性實現創業夢想,拓寬農村女性人力資源就業渠道[6]。
3.3健康方面
加大對西部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投入,提高當地醫療條件和醫療服務水平,加強農村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培養更多的鄉村醫生,為農村女性提供基本的醫療保健服務;定期為農村女性進行免費體檢,及時發現和治療疾病,提高女性身體健康水平;開展各種健康教育活動,普及衛生知識和健康生活方式,增強農村女性的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從而提高女性人力資源質量水平。
3.4文化觀念方面
加強男女平等的宣傳教育,消除對農村女性的歧視和偏見,通過法律法規來保障農村女性的合法權益,促進男女平等;加大培養和選拔農村女性干部力度,鼓勵農村女性參與政治活動和鄉村治理事務,為她們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和平臺;組織各種形式的社會活動,如民俗文化活動、體育活動、社區志愿服務等,鼓勵農村女性積極參與,提高她們的社會參與度和自信心,展現農村女性人力資源的強大影響力。
4結語
鄉村振興背景下西部農村女性人力資源水平的提升對她們個人、家庭、社會的行為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但也需要政府和社會各組織多舉措聯合行動,齊心協力幫助和促進西部農村女性人力資源水平的提升,以推動農村社會的全面進步和發展,實現鄉村振興的偉大戰略目標。
參考文獻
[1]黃雯.西部農村女性人力資源開發研究[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8.
[2]何爾佳.中國西部人力資源水平區域差異的影響因素分析[D].杭州:浙江大學,2011.
[3]寇慶男,邢衍,單子涵.鄉村振興視角下提升農村人力資本水平研究[J].大眾標準化,2021(23):173-175.
[4]劉一芹.廣東省農村人力資源發展水平評價[J].現代商業,2021(27):89-93.
[5]徐燦.農村居民自身教育消費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基于湖南省閾視野[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9,40(3):74-75.
[6]宮曼露.鄉村振興背景下人才培養的模式成效、問題表征及路徑研究[J].南方農機,2024,55(7):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