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月梨種植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技術的研究強調了科學管理對提高梨樹產量和果實質量的重要性。研究表明,通過合理的栽培措施,如適時修剪、施肥和灌溉,可以促進樹體健康和果實優質發育。同時,綜合防治策略對于控制常見病蟲害至關重要,包括定期巡查、使用針對性的殺菌劑和殺蟲劑,以及物理誘捕方法。通過實施這些措施,可以有效減少病蟲害的影響,提升秋月梨的市場價值。持續監測和靈活調整防治策略有助于應對變化的病蟲害環境,從而保障梨樹的高效生產。
關鍵詞:秋月梨種植管理;病蟲害防治;技術策略
秋月梨作為一種優質的梨品種,以其果實甜美、口感細膩而受到廣泛青睞。秋月梨的高產與優質需要科學的種植管理和有效的病蟲害防治技術,隨著氣候變化和環境壓力的增加,秋月梨在種植過程中面臨著一系列病蟲害威脅,影響了其產量和果實質量。為了確保秋月梨的穩產高效,研究和應用先進的種植管理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策略至關重要。本文旨在探討秋月梨的種植管理要點與病蟲害防治技術,以期為果農提供實用的技術指導,提升秋月梨的生產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1區域概況
梨是淮安市栽培面積較多的果樹,面積超1333.33hm2,主要栽培品種有‘秋月’‘蘇翠
①號’‘翠冠’‘中梨1號’和‘早酥梨’,其中秋月梨面積近333.33hm2。漣水縣梨園面積達到544.67hm2,是淮安市梨種植最多的縣,梨園主要分布在連城街道、南集鎮和石湖鎮,是當地果農富民增收的重要產業之一。盱眙縣梨園面積為200hm2,主要分布在穆店鎮和河橋鎮,為當地梨農提供了穩定的收入來源?;搓巺^梨園面積達到66.67hm2,主要分布在馬頭鎮和長江路街道,馬頭鎮是現代農業科技示范鎮、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梨園為市民提供了休閑賞花和采摘佳處?;窗矃^梨園面積同樣超過66.67hm2,集中分布在欽工鎮條沿村,是村民增收的重要產業。梨園的分布和面積數據,反映了淮安市梨種植業的分布情況和種植規模。另外,在2023年度國家梨產業技術研發中心舉辦的第二屆“中華好梨”品鑒推介活動中,淮安區古淮河家庭農場和江蘇省三河農場有限公司的秋月被評為“中華好梨”。各縣區的梨園不僅為當地梨農提供了穩定的收入來源,同時為市民提供了優質健康的梨果,也為淮安市梨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2秋月梨種植管理技術
2.1早期清園
在梨樹的休眠期,也就是早春時節,進行清園工作是至關重要的。這個時期,梨園中會積累大量的枯枝、落葉、病果、僵果以及一些雜草,這些都是潛在的病菌和害蟲的藏身之處[1]。小檗堿是一種廣譜的抗菌劑,常用于植物病害的防治,具有較強的抗菌和抑菌作用。在刮除病斑后,直接將0.5%的小檗堿水劑原液涂抹在處理過的區域。確保涂抹均勻,覆蓋所有病斑區域。使用時應注意藥劑的濃度和施用量,以免對植物造成傷害。使用前可以先在小范圍內試驗,確保植物對藥劑的耐受性。在萌芽前,還需要對果園進行噴灑。首先,噴灑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然后等待7d后,再噴灑0.5%的檗堿(潰腐靈)水劑80倍液。這樣的噴灑方式可以有效殺滅樹體表面的病菌和害蟲,為梨樹的生長創造一個健康的環境。通過這樣的清園和噴灑工作,可以有效地減少梨園中病蟲害的發生,提高梨樹的產量和品質,從而為梨農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
2.2土肥水管理
2.2.1土壤管理
在梨樹的生長季節,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中耕過程可以將土壤中的養分均勻分布,提高根系對養分的獲取效率。同時,翻動土壤還可以促進有機質的分解,從而提高土壤肥力。通過中耕可以打破土壤的硬結層,改善土壤的水分滲透性。這有助于調節土壤溫度和保持適宜的水分水平,為梨樹根系提供更穩定的生長環境。翻耕后的疏松土壤可以更好地支持新根的生長,根系能更容易地穿透土壤,擴展其生長范圍。這對于梨樹的健康成長和果實產量的提高至關重要。最佳的中耕時間通常是在春季或秋季,以便在生長季節開始之前改善土壤條件。可以根據土壤類型選擇適當的耕作工具,避免過度翻動導致土壤結構破壞。促進梨樹在秋季的營養積累。同時,為了保持土壤的適宜酸堿度,需要將土壤的pH常年控制在5.5~8.5,以避免土壤酸化或板結,影響梨樹的生長。通過這樣的土壤管理措施,可以確保梨園土壤的良好狀態,為梨樹的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和水分,從而提高梨樹的產量和品質。
2.2.2肥水管理
在秋月梨的種植過程中,施肥和澆水是兩個關鍵的管理環節,對于梨樹的健康生長和果實品質的提高至關重要。施肥方面,如果采收果實后沒有及時追施基肥,應在土壤解凍后的第二年立即進行補充施肥。梨園通常需要追施優質腐熟有機肥3000kg/667m2,如徹底腐熟的雞糞或牛糞等。在發芽前,應根據梨樹的樹勢、樹齡以及過去的產量情況,有針對性地施加花前肥。施肥方法可以采用放射溝施入法,溝深大約15cm。對于幼樹,每株施入0.2kg尿素;初結果樹每株施入0.25kg;而大量結果樹則每株施入0.5kg?;ㄆ跁r,需要噴灑0.3%的硼砂溶液和0.3%的尿素溶液各1次,以提高坐果率。當新梢生長速度減慢時,應及時補施磷酸二銨以促進健康生長。對于初結果樹,每株施用0.2kg磷酸二銨,而對于大量結果樹,則每株施用0.5kg。施肥前,確保土壤濕潤,施肥方法可以采用撒施或埋施。在撒施時,將肥料均勻撒在樹冠投影范圍內,然后用耕作工具稍微翻耕;而埋施則需在樹冠投影區挖淺溝,將肥料放入溝中,再覆土以幫助肥料靠近根系。應避免過量施用,以免浪費或損害根系,并可以結合其他肥料來滿足植物的全面需求。
2.3修剪管理
在梨樹的修剪管理中,花前復剪和刻芽抹芽是兩個重要的環節,它們對于梨樹的生長和產量有著直接的影響?;ㄇ皬图綦A段的修剪目的是根據梨樹的樹勢、樹齡和花量來合理調節花量[2]。對于花芽過多的梨樹,在修剪時應優先保留飽滿的花芽,同時剪除瘦弱的花芽。應保留健壯或中庸的花枝,以確保果樹的健康成長。如果花枝過于密集,則需要適當疏除,以改善通風和透光條件,從而促進樹體的全面發育和提高果品質量。刻芽處理應在枝條的兩側和背下進行,而背上的芽則不進行處理。此操作有助于刺激枝條上保留的優質芽的生長,提升果實的品質和產量。抹芽則通常在早春芽萌動至開花期間進行,效果最為顯著,因此越早進行越好。通過及時進行抹芽,可以有效地去除多余的芽,減少樹體的營養消耗,集中資源于優質芽的生長,最終提高梨樹的產量和果實質量??傮w而言,這些措施能夠優化梨樹的枝條結構和生長狀態,確保果樹健康、產量穩定。
2.4保花保果
在梨樹的花果管理中,?;ū9褪杌ㄊ韫莾蓚€關鍵的步驟,它們直接關系到梨樹的產量和果實品質。為了提高梨樹的授粉效率和坐果率,在梨園中設置蜂箱(1~2箱/667m2)有助于促進梨樹的自然授粉,提高坐果率。當梨花開放率達到60%~70%時,進一步提升坐果率的一個有效方法是使用超低容量噴霧器噴施混合溶液。此混合溶液的配方如下:用水5kg/667m2,干花粉10g/667m2,硼砂5g/667m2和尿素15g/667m2。將這些成分充分混合均勻后,使用超低容量噴霧器噴施于梨樹的花朵上。噴施時應確保覆蓋均勻,以便花粉和養分能夠充分接觸到花蕊,提升授粉效果和坐果率。這種方法能有效彌補自然授粉的不足,促進果樹的健康發育和高產,進而提高梨樹的果實質量和市場競爭力,以確保每一顆果實都能獲得足夠的營養和空間,從而提高其品質和市場價值[3]。對于樹齡較大的梨樹,應考慮其負載量,并進行適度的果實調整,避免過度負擔影響果樹的正常生長和果實的成熟。樹勢強壯的梨樹可以適當增加留果數量,而樹勢較弱的則應減少留果,以保證每個果實都能得到充足的營養支持。地力優良的土壤條件下,梨樹的生長潛力較大,適合保留更多優質果實;反之,則需減少留果量以確保果實的品質。
3秋月梨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
3.1休眠期
在梨園的病蟲害防治工作中,休眠期(1~2月)的重點應放在刮凈樹體上的病斑及樹皮表層的死亡組織,這有助于去除病原物,減少病害的傳播。隨后,噴灑酒多效滅腐靈100倍液或腐必清、菌毒清,以有效控制黑星病、輪紋病和腐爛病的發生。噴藥后,務必對樹體骨干部位進行1~2遍涂刷,確保藥劑能夠充分覆蓋病害易發區域。梨木虱、蚜蟲及梨星毛蟲通常在休眠期對樹體造成傷害,需通過上述措施來減少它們的滋生源。通過刮除和噴藥的綜合處理,能夠有效控制這些害蟲的數量,減少它們對梨樹的威脅。
3.2花序分離-謝花期
在梨園的4月花序分離到謝花期,病蟲害防治至關重要,以保護花果健康并提高產量。對輪紋病、梨炭疽病和梨銹病等其他病害,也應及時進行處理,保持園區的清潔衛生。使用黃板和殺蟲燈,以監測和捕捉梨木虱、梨二叉蚜、梨網蝽等害蟲。通過這些物理方法,有助于減少害蟲的數量。在始花期,噴灑丙環唑+吡蟲啉+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劑,能夠有效控制病害和部分害蟲[4]。授粉后2~3d,使用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環唑+螺蟲乙酯,以預防潛在的病害和蟲害。在盛花前后避免噴灑農藥,以免影響授粉效果。藥劑的使用要根據具體的病蟲害情況以及天氣條件進行調整,確保防治效果最大化而對果樹和環境影響最小化。
3.3幼果期
在4~5月幼果期,梨樹面臨的主要病蟲害包括黑星病、輪紋病、梨炭疽病、梨木虱、梨二叉蚜、梨網蝽、梨小食心蟲及梨癭蚊等。對天牛蟲孔使用藥棉錐進行堵塞,進一步阻斷病蟲的入侵。其次,掛置梨小迷向絲作為誘捕器,以捕捉和減少梨小食心蟲的數量。具體的藥劑使用方面,4月中旬應施用丙森鋅和甲基硫菌靈混合的殺菌劑,以防治黑星病和輪紋病等病害,同時使用%蟲嗪作為殺蟲劑,對抗梨木虱、梨二叉蚜等害蟲。在5月上旬,推薦使用克菌丹和苯醚甲環唑作為殺菌劑,以進一步控制梨炭疽病及其他病害,并應用蟲啉作為殺蟲劑,以防治梨網蝽和其他害蟲。
3.4果實膨大期
在果實膨大期,對梨樹病蟲害的防治至關重要,以確保果實健康成長。針對梨黑星病、梨炭疽病、輪紋病、黑斑病、梨木虱、梨二叉蚜、食心蟲和蝽象等問題,采取以下防治措施。樹上綁草把以誘殺梨小食心蟲,這可以有效減少這些害蟲對果實的損害。進入5月中下旬時,結合套袋操作,使用代森聯和甲基硫菌靈混合的殺菌劑,這樣能有效預防和控制黑星病、炭疽病等病害。同時,施用螺蟲乙酯和吡丙醚混合的殺蟲劑,以應對梨木虱、梨二叉蚜等害蟲。6月上旬時,應更換為克菌丹和苯醚甲環唑的殺菌劑,這可以進一步控制病害。與此同時,使用蟲嗪和聯苯菊酯混合的殺蟲劑,以對抗各種害蟲。在6月20日左右,采用丙森鋅和戊唑醇的殺菌劑,能夠有效防治梨炭疽病等其他病害。配合使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和阿維菌素的殺蟲劑,進一步增強防治效果。此外,對于梨木虱發生嚴重的圓塊,可以適當添加“畝旺特”,以加強防治。以上措施需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以確保全面控制病蟲害,保障梨樹的健康生長和果實的優質產量。定期檢查病蟲害情況并及時調整防治策略,是維護果園健康和確保豐產的關鍵。
3.5果實采收期
在7月至8月的果實采收期,梨樹的病蟲害防治至關重要,以確保果實的質量和產量。首先,應定期巡查果園,及時人工摘除病蟲梢,并將其帶出果園銷毀,防止病害擴散。同時,刮除果樹上的腐爛病斑,并涂抹藥劑進行保護,以減少病害的進一步發展。對于天牛等害蟲,可采用人工刻挖蟲孔的方法,并填入藥簽或藥棉進行防治。在7月10日前后,建議使用丙森鋅和甲基硫菌靈的混合藥劑作為殺菌劑,以防治多種病害。同時,施用阿維菌素和聯苯肼酯·乙螨唑的混合殺蟲劑,可以有效控制多種害蟲的侵襲。進入7月下旬,繼續使用醚菌酯作為殺菌劑,以進一步控制病害。對于螨類的防治,如發現效果不佳,可以在圓塊中添加殺螨劑,以增強防治效果[5]。同時,使用滅幼劑和甲維的混合藥劑來處理害蟲問題。到了8月中旬,使用克菌丹和吡唑醚菌酯的混合藥劑作為殺菌劑,能夠有效對抗病害。對于害蟲的防治,則建議施用氯蟲苯甲酰胺,能較好地控制各種害蟲的滋生和擴散。通過這些綜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管理梨樹上的病蟲害,保證果實的健康生長和高產。
4結語
在秋月梨的種植過程中,科學管理和有效的病蟲害防治是確保高產優質的重要環節。通過合理的栽培管理,包括適時的修剪、合理施肥和灌溉,可以促進梨樹的健康生長和果實的優質發育。定期巡查果園、使用合適的殺菌劑和殺蟲劑、人工處理病蟲害以及采用物理誘捕等方法。通過這些措施的綜合應用,可以有效控制病蟲害的發生,提升梨樹的產量和果實的市場價值。
參考文獻
[1]譚旭,于云飛,王圣元,等.梨種苗“砧木春早播和斷根移栽”繁育技術研究[J].中國果樹,2022(2):32-37.
[2]王秋萍.山東:費縣建設高效梨標準示范園[J].中國果業信息,2023,40(8):54.
[3]趙廣,許輝,孫成名,等.鄂北地區14個梨品種“雙臂順行式”新型棚架栽培表現[J].中南農業科技,2023,44(11):254-256.
[4]袁亞祥,范紅偉,鄭秀國.上海市梨行業2021年市場信息監測分析和建議[J].中國果業信息,2022,39(12):3.
[5]陽紫凌.我國梨白紋羽病的病原鑒定及其致病力分化分析[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