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同課異構”在高職思政課中的應用,要求授課教師對同一教學內容進行多樣化教學設計,并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來實施教學,從而落實核心素養教學目標,對教師教學技能和思政課教學效率都有顯著的提升效果。因此,文章從同課異構概念出發,對其類型特點進行簡要介紹,并通過同課異構視角下的高職思政課教學探究,對同課異構進行實踐應用,以期提高思政課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職;思政課教學;同課異構;概念;類型
Explo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ame Course,Different Structures”
Lu Qingqing
(Zhejiang Industri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haoxing,Zhejiang 312000)
Abstract:The application of “Same Course,Different Structure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requires teachers to design diverse teaching approaches for the same content and use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This approach not only helps in achieving the core competency teaching objectives but also significantly enhances teaching skills and the efficienc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erefore,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and types of “Same Course,Different Structures” and explores i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with the aim of improving teaching efficiency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Same Course,Different Structures;Concept;Type
在素質教育時代背景下,思政教育被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高職思政課作為實施思政教育的主陣地,是發展學生政治認同、法治意識、科學精神等核心素養的重要學科,所以對高職思政課教學進行改革、優化,是所有一線高職思政課教師的責任?;诖?,本文將聚焦于“同課異構”視角,在同課異構理論支撐下,對高職思政課進行實踐探究,從而推動高職思政課教學的創新與改革。
一、同課異構的概念與類型
(一)同課異構概念
通過對多篇有關“同課異構”文獻的閱讀發現,目前對“同課異構”學術界并未給出一個統一的介紹。但是在“同課異構”的實際應用過程中,大多數學者認為同課異構是指針對同一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師有相同的教學目標,但是不同的教師會結合自己的理解和教學實際設計出不同的教學方案,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教學方式也是不同的。[1]還有部分學者則是從字面上對同課異構進行解釋的,即“同課”就是指同一個課程或同樣的教學內容;“異構”則是指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構造出不同的教學方案。
綜合多位學者的解釋,本文認為同課異構是指不同的教師針對同樣的教學內容,會采取不同的呈現方式,而所采用的不同的教學方法和策略都是為了實現同樣的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活動。所以同課異構的“同課”是指相同的課程和教學目標;“異構”是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因此,在同課異構教學過程中,同課是基礎,指明了教師要教授什么內容,異構是手段,指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所需要采用的不同教學方法和手段。
(二)同課異構的類型
結合同課異構的概念,同課異構教學可以分為三種不同的類型,一是教師不同,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相同的“同課異構”,類似于集體備課和教學,能夠讓教師在交流互動中取長補短,有利于教師自身專業水平的提升。二是教師、授課對象不同,教學內容相同的“同課異構”,這需要教師根據自己對教學內容、課標的把握,并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實施教學,能夠達到“因材施教”的效果。三是教師和教學內容相同,但是授課對象不同的“同課異構”,該類型體現了“教學有法、但無定法,”需要教師結合班級實際情況和學生學習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以確保最終的教學效果。
二、高職思政課教學中同課異構應用價值
針對高職思政課教學中同課異構的應用價值,本文將從如下兩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是同課異構在高職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能夠豐富教學活動形式,實現教學模式的改革優化。高職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思政學習對其身心發展有著重要作用,但是目前高職學生對思政課程學習興趣不高,所以高職思政課必須實現教學形式的優化、改革,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達到思政教育目標。而同課異構本身就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活動,加上其能夠增加教師之間的交流互動,要求教師結合學生的學習需要靈活采用教學策略,無論是對師生個人的成長,還是對教學效率的提升,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能夠實現教學活動的創新。二是同課異構在高職思政課中的應用能夠突出學生主體性,提高學生學習效率。通過上文對同課異構類型的描述可知,無論是哪一種類型的同課異構,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注重“因材施教”。所以同課異構在高職思政課中的應用,能夠讓教師以學生為主體,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差異性來開展教學,如此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思政學習效率,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綜上,同課異構在高職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具有提高教、學效率,展現教育“因材施教”特點,以及實現教學形式優化改革等重要價值。
三、同課異構視角下高職思政課教學策略
(一)同課異構視角下高職思政課前期準備
常言道:“不打無準備的仗”,教學也是如此,想要打一場漂亮的“仗”,課前準備是基礎,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教學環節。因此,同課異構視角下的高職思政課教學應該在“同課”“異構”的基礎上進行充分的課前準備。
1.主題篩選,確定“同課”內容
在“同課異構”教學模式下,確定“同課”內容是思政課教學的前提,所以教師應該利用好教材,挖掘出具有教育價值的主題。針對主題的篩選,筆者認為需要遵循如下原則,一是情境化原則,即主題是與教材情境相關的,能夠讓學生“身臨其境”,從而產生共情。二是適宜化原則,即同課內容不能打亂原來的教學,且教學內容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三是生活化原則,即要融入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一些片段。四是問題化原則,即能夠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和思維能力。[2]以思政課教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為例,在主題篩選時,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從“堅持黨的領導”“始終站在時代前列”“百年大黨與中國之治”等主題出發,構建出學生感興趣,且有利于其政治素養和身心品質發展的“同課”內容。如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策略主題下,教師可以確定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等“同課”內容,幫助學生全面理解和認識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戰略,及其意義和價值。
2.備課研討,完成特色教學設計
選定了具體的“同課”內容之后,想要思政課同課異構教學達成有效的教學效果,就應該以學生的學情為基準,對教學進行特色化設計。因此,在前期備課階段,教師要先進行自主備課,再進行集體備課。[3]例如,在進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自主備課時,首先教師要對課標要求和教材內容進行深度解讀,以此把握所教學知識點前后的聯系,以及在整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通過分析可知,該章節屬于教材中第十章第一節中的內容,通過本小節的教學,能夠讓學生知道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原因和要求,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我們要建設一個什么樣的文化,既是下面小節的邏輯起點,也是上面的邏輯延伸,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其次,教師要分析學情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以及教學內容。高職學生自我管理意識比較差,并且缺乏對國家大事的關注,但是其具備了相關的歷史知識基礎,加上高職學生學習水平處于較低的位置,所以在教學時可以立足學生生活實際,利用歷史史料或者一些視頻來引導學生探究,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在自主備課結束之后,同學科組可以組織集體備課,組織教師進行更加深度的探討和交流,一方面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學思路,另一方面可以給出一些自己的教學建議,如對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是否把握準確,教學方法是否合適等等。這樣能夠做到集思廣益,讓教師對自身的教學設計進行不斷優化,從而打造出一份具有個人特色的教學設計方案。
(二)同課異構視角下高職思政課課堂實施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同課異構教學更應該聚焦于“核心素養”培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有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因此,在同課異構視角下高職思政課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尋找核心素養的培養方法,對多種教學方法進行靈活應用。首先,教師要結合思政課學科特點,采用能夠突顯其綜合性特點的教學方式;其次,思政課中有很多具有爭論性的議題,教師可以構建活動型思政課,[4]讓學生在議論、交流中獲得綜合能力的發展;最后,要以學生的興趣為依據,打造充滿趣味性的課堂活動,以此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內在學習動力,讓同課異構教學發揮更大的作用。針對此,本文以思政課教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一節為例對教學活動進行設計,具體內容如下:
1.新課導入階段,探尋人民的足跡
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人民”相關的圖片,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法院等等,并向學生提問:從這些圖片中你們找到的共同點是什么?除了這些地方,在現實生活中哪些地方還能找到“人民”二字?給予學生兩分鐘時間自主交流,說一說看到的有“人民”二字的嘗試。預設:人民檢察院、人民政府。追問:那為什么我國這些國家機關都有“人民”這兩個字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今天的課程,共同揭秘這個問題。該教學利用圖片讓學生聚焦“人民”,再通過提問引導學生發現更多的“人民”,不僅能夠有效引出本課主題,讓學生充滿學習積極性,還能讓學生對人民的重要性有初步認識。
2.新課講述階段,理解人民的價值
在新課講述階段,筆者選擇了以學習任務群的方式組織學生對本節課重難點知識進行探究學習,其學習任務主要有:任務一:探尋人民的地位,讓學生閱讀相關資料,如憲法,讓學生思考為什么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同時,出示抗疫、人民戰爭勝利、衣食住行等圖片,進一步引發學生思考討論,體會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任務二:依靠人民創偉業,組織學生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國家是如何依靠人民進步和發展”為議題進行討論,之后向學生列舉具體的實例,進一步講述國家是如何依靠人民進步和發展。任務三:堅持人民至上,利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讓學生分享對新時代的看法。任務四,人民至上初體驗,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自選角度,對“國家是如何做到人民至上的”進行實例交流。任務五,人民至上落到實處,要求學生閱讀教材,并提供相關的學習資料,讓學生進行小組探究,解決“國家是如何將人民至上落到實處”的問題。該教學階段利用學習任務群推動學生學習,不僅能夠突顯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還能讓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有效培養,充分展現了同課異構教學的價值。
3.課堂總結環節,感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組織學生總結本課所學,并要求學生以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呈現,進一步鞏固課堂教學效果。
(三)同課異構視角下高職思政課總結反思
新一輪課改要求教師要學會反思,成為一個反思型教師。所以在同課異構視角下高職思政課需要教學與聽課同時進行,即授課教師在授課的同時,評課教師在臺下聽課。在常規教學模式下,雖然也會組織教師聽課,但是往往流于形式,導致最后的實際效果不佳。所以為了保證聽課的作用,一方面需要教師擁有正確的聽課態度,切忌散漫、懶惰,另一方面學校應該加強引導,如邀請專家引導,組織教師高效聽課;再如,在聽課前,邀請聽課教師對聽課教材進行仔細研讀,這樣才能對授課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從而生出不同的理解。
除此之外,還應該建立、全面多元化的評課機制,首先,教師需要進行自評,即教師在與聽課教師進行交流、互動之后,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回顧,對教學各個環節進行反思、優化,以此實現對教學設計的再構,從而設計出具有個人特色的教學方案。同時,教師還要對學生進行評價,力求做到結果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相結合,如學生課堂表現、學習成績等方面,這樣能夠幫助教師進一步了解同課異構的實際效果,以及教學設計存在的不足。其次,聽課教師評價,聽課教師可以根據評價記錄表或者自己的理解,從授課教師教學安排的合理性、活動開展效果和“異構”活動方面進行評價,如教師教學重難點是否把握到位、突出,問題設置是否合理,教學設計是否有新意,教學活動是否達到了預期效果等等多個方面進行評價,有助于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做到真正的“同課異構”。
四、結語
在新課改背景下,“同課異構”有助于高職思政課教學形式和教研模式的創新,能夠從學生和教學的實際出發,異構出聚焦于同一個目標的不同教學方案,能夠滿足更多學生的實際需求,有助于高效優質課堂的打造。因此,本文聚焦于“同課異構”,對高職思政課教學策略進行了重新審視,希望能夠推動高職思政課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莫海婷.同課異構在高中思政教師專業發展中的應用研究[D].??冢汉D蠋煼洞髮W,2022.
[2]李珂.高中思想政治課同課異構教學實踐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22.
[3]許婷.“同課異構”教學活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實施研究[D].洛陽:洛陽師范學院,2022.
[4]李松妍.新課改視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課“同課異構”教學活動研究[D].西寧:青海師范大學,2021.
(責任編輯 蔚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