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的紀律是統一黨的思想、維護黨的團結、完成黨的任務的重要保證。中國共產黨百年高度重視黨紀教育,這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強大韌性的背后力量,也是當下全面從嚴治黨的內在要求。中國共產黨百年紀律教育經歷了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其具體形式、內容和要求緊緊圍繞黨和國家不同階段的中心任務和時代使命邏輯演進,從而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戰斗力,落實黨和國家的各項決策部署,肩負起領導人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使命。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紀律教育;演進邏輯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24)06-0059-03
習近平總書記講:“我們黨是靠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紀律嚴明是黨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也是我們的力量所在。”在全黨深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之際,回望和總結中國共產黨百年紀律教育的演進邏輯,能夠讓我們更加清楚過去我們黨為什么能夠成功,更加明白當下和今后如何繼續成功,以永遠在路上的清醒全面做好黨的紀律教育,以嚴明的紀律管黨治黨,帶領中國人民走上新時代的趕考之路。
一、統一革命思想:從自發探索到初步實踐
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首先將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作為黨的中心任務,在其帶領中國人民抗擊侵略、救亡圖存的過程中深刻認識到以嚴明黨紀統一革命思想的重要性,“凡一個革命的黨,若是缺少嚴密的集權的有紀律的組織與訓練,那就只有革命的愿望便不能夠有力量去做革命的運動。”因此,中國共產黨成立伊始就堅持把黨紀教育作為維護黨集中統一領導、確保革命勝利的重要保障。
一是在黨的重要文件中規范各項紀律,以此作為黨紀教育的基礎性工作。中共一大通過的黨綱僅有15條700余字,但初步提出了黨紀的若干基本要求,規定了多項黨的紀律內容,尤其強調了組織紀律和保密紀律,可見中國共產黨紀律立黨的優良傳統;黨的二大對黨紀要求進行了專章部署,提出了“群眾黨”必須遵守的“兩大紀律”,初步明確了黨紀教育的核心內容、目標方向和原則要求等;黨的三大、四大又對其中的具體條文進行了修改細化,這是以黨章的權威形式對全黨進行特殊的黨紀教育;1923年頒布的《教育宣傳委員會組織法》是黨紀教育的規范化、制度化的萌芽,其第一次明確提出了“黨內教育”的概念;1926年通過的《中共中央擴大會議通告——堅決清洗貪污腐化分子》,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專門針對腐敗問題出臺的第一個黨紀教育文件;其后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七大等重要會議中下發的各類文件也多有提及黨紀教育問題,不僅有利于黨紀教育規范化、系統化的發展,同時也為中國共產黨革命勝利、奪取全國政權創造了有利的組織條件。
二是結合革命形勢發展解決黨內存在的消極問題。土地革命時期針對黨員成分問題,毛澤東同志提出“邊界各縣的黨,幾乎完全是農民成分的黨,若不給以無產階級的思想領導,其趨向是會要錯誤的”。為此古田會議決議中列入“黨內教育”專章,專門論述了黨紀教育的重要意義、工作方法,特別強調要進行有計劃的黨紀教育,肅清黨內非無產階級思想。抗戰爆發后,革命形勢日益嚴峻,鑒于革命需要黨員隊伍不斷擴充,黨員成分復雜導致黨內出現了組織紀律渙散的現象。1938年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同志指明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戰爭中地位重要、責任重大,必須堅持“紀律是執行路線的保證,沒有紀律,黨就無法率領群眾與軍隊進行勝利的斗爭。”
三是圍繞民主革命的任務和要求探索黨紀教育的形式和內容。處于革命戰爭階段的黨紀教育主要以政治紀律、軍事紀律和組織紀律為核心內容,強調工人階級政黨必須以馬克思主義先進理論為指導,黨員干部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規定“任何部隊,在每一次行動前必須進行一次公開的全體的紀律教育”,使黨紀教育在保障軍事勝利上發揮了重大作用;1941年開始的全黨整風運動掀起了黨紀教育的高潮,為奪取抗戰勝利奠定了必要的組織基礎等等。在教育形式上,1927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了首個紀律監察機構——中央監察委員會,為黨紀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機構保障;創造了革命歌曲、板報標語、說唱藝術等多種軍民喜聞樂見的黨紀教育方式,創建了農民運動講習所、軍政大學、黨校公學等日益系統化的黨紀教育陣地;具體教育方法包括出黨報、舉辦訓練班、宣傳小冊子、召開各級黨組織會議等。此外,《中央關于加強各部隊紀律教育的指示》《關于加強軍隊紀律堅決執行城市政策的指示》等眾多黨紀文件的相繼頒布,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紀律教育的高度重視和初步成效。
四是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撰寫了大量黨紀教育的理論文章,為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和奪取中國革命勝利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如毛澤東同志的《反對本本主義》《改造我們的學習》《整頓黨的作風》,周恩來同志的《堅決肅清黨內一切非無產階級的意識》,張聞天同志的《共產黨員的權利與義務》,劉少奇同志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反對黨內各種不良傾向》,陳云同志的《怎樣做一個共產黨員》等諸多理論文章的創作和發表,為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以黨紀教育統一革命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教育資源。
二、建設社會主義:在曲折發展中逐步走向常態化、規范化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轉向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國共產黨開始在全面執政的條件下繼續推進黨紀教育。毛澤東同志講,“為了建設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必須有中央的強有力的統一領導,必須有全國的統一計劃和統一紀律。”雖然此階段黨紀教育經歷過曲折,但在中國共產黨的高度重視下,從未中斷,始終堅持在順應新形勢、認清新方位的歷史實踐中逐步走向常態化、規范化。
一是順應執政黨角色定位的新形勢,以常態化的黨紀教育及時解決執政黨建設的現實問題。一方面,中國共產黨執政之初,針對個別黨員思想作風不正、官僚形式主義、貪污腐敗、居功自傲等問題,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整黨整風、“三反”運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維護黨的團結教育等,實際上都是中國共產黨全面執政形勢下黨紀教育的具體實施。另一方面,中國共產黨全面執政后,著重圍繞執政黨建設的問題,提出了黨紀教育的新要求。反對主觀主義、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宗派主義思想,突出強調反復開展群眾路線的教育要求;反對個人崇拜、為個人歌功頌德的作風,突出強調堅持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制度的教育要求;反對脫離實際、違背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群眾運動,突出強調調查研究、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教育要求等。這些依據執政黨治國理政新要求進行的有針對性、組織性、計劃性的教育有效推動了黨紀教育逐步走向常態化。
二是認清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新方位,以規范化的黨紀教育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中國共產黨真正擔負起領導全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國家建設的任務,在教育內容形式方面,轉變了革命時期以軍事紀律為核心內容自發式的教育方式,而是建立了以政治紀律、財經紀律、生活紀律和廉政紀律為主要教育內容、以黨校為主要基地的教育培訓體系,并有組織地對黨紀教育重點、教育對象、教育形式、教育手段等方面進行規劃。在運行保障方面,1955年后在《關于成立黨的中央和地方監察委員會的決議》的指導下,各地黨紀教育機關的政治地位進一步提升;黨的八大明確了黨紀懲處體系,確保了教育成果的最大化等,在機制體制方面有效推進了黨紀教育的規范化。
三、因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開啟黨紀教育新篇章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向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打開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格局。為適應這種新形勢、新變化,更好發揮中國共產黨在新時期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黨紀教育也由此開啟了新篇章。這一階段中國共產黨始終貫穿黨紀教育這條紅線,并把黨紀教育內容深化和形式豐富放在突出位置,為因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形勢、新要求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教育制度的不斷完善為黨紀教育提供了基本依據,推進了黨紀教育的制度化。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通過的《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作為新時期黨紀教育的規范性文獻,明確提出了黨員干部在思想、政治、組織、生活等方面的紀律要求;黨的十二大黨章中專章論述了“黨的紀律”,并明確提出“中央和地方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要經常對黨員進行遵守紀律的教育”,這一規定在現行黨章中同樣沿用;1994年頒布的《黨風廉政教育工作綱要》明確了黨紀教育的思想原則、政策要求等重大問題;黨的十四大后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新形勢,2005年出臺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特別強調以加強黨員干部紀律教育提升素養、增強黨性的重要性;《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訓改革綱要》進一步明確了黨紀教育的培訓機制體制、教學內容形式、師資投入管理等具體內容等。
二是教育內容和形式更加豐富,推進黨紀教育走深走實。隨著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不斷深入,中國共產黨大力恢復黨紀教育的優良傳統,不失時機地抓好黨員干部教育工作。黨的十二屆二中全會做出了分期分批全面學習教育的決定,以根本扭轉黨內組織紀律松弛的狀況。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后,全黨興起了學習鄧小平理論的熱潮,以黨紀教育提升黨的執政水平和抵御風險能力;通過“三講教育”和大量典型案件解決黨內突出問題,增強黨員干部嚴守黨紀的自覺性;黨的十六大以后,以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為主線,開展了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核心內容的先進性教育;以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為任務,開展了“科學發展觀”學習實踐活動,提出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此外,這一時期的黨紀教育還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如警示基地教育,開展紀律教育周(月)活動,利用板報、戲曲、書畫等有效宣傳載體,推廣案例式、研討式、模擬式、體驗式教育方法等。
四、新時代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的根本保障: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縱深發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中央做出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部署,黨紀教育也由此進入了全方位縱深推進階段:系統闡述新時代黨紀教育的思想理論、全面開展新時代黨紀教育的實踐活動、建立健全新時代黨紀教育的制度體系。
一是系統闡述新時代黨紀教育的思想理論。黨的十八大以來,針對黨內存在的紀律問題和黨紀教育的推進,習近平總書記做了一系列指示批示和重要論述,這是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也是中國共產黨黨紀教育邏輯演進的重要理論基礎,可具體概括為以下四個層面:從黨的紀律、黨紀教育與中國共產黨執政、黨員個人發展的關系闡述黨的紀律的崇高地位和黨紀教育的重要作用;首次從六大紀律體系明確界定了黨的紀律和黨紀教育的科學內涵和具體內容,并將其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要求;從人民立場、黨性修養、黨員作風等方面論述了嚴守黨紀的衡量標準和具體表現;提出了以強化黨紀教育增強黨員黨性修養和提升黨的執政能力的優良傳統、內容形式和實踐理路等觀點。新時代黨紀教育理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推進了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的與時俱進。
二是全面開展新時代黨紀教育的實踐活動。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要深入開展紀律教育,加強學習宣傳教育。”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紀教育實踐活動全面展開,作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有效手段,教育力度持續加大,針對性、持續性不斷增強,方式方法科學改善,教育水平和效果顯著提升,具體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教育內容,有計劃地開展“三嚴三實”“兩學一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學習等系列實踐教育活動;以基地開發、建設和利用為重點,大力整合黨紀教育資源,從中央到地方各類教育培訓中均設置了黨紀教育專題,采取常態分散與短期集中相結合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載體,打造權威教育平臺,拓展黨紀教育陣地和渠道;以正面典型弘揚、負面案例剖析的公開化警示教育方式引發廣大黨員干部共鳴,強化教育效果。
三是建立健全新時代黨紀教育的制度體系。黨的十八大以來更加注重黨紀教育的制度規約,從《中國共產黨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規則》到《關于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意見》,在2018—2022《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規劃》,以及2015年、2018年、2023年三次修訂《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各項規章制度的出臺,不僅及時將新時代黨紀教育的實踐經驗總結升華為規章制度,同時也進一步完善了黨紀教育的制度體系,為新時代黨的紀律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礎。
參考文獻:
[1]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7.
[2]毛澤東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
[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15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645.
[4]中國共產黨黨風廉政建設文獻選編:第5卷[M].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2001:95.
[5]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第一百一十九次會議關于審議中國共產黨廉政準則、黨紀處分條例修訂稿時的講話[R].2015-10-08.
[6]習近平.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R].2016-01-12.
收稿日期:2024-09-30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講好中國共產黨百年故事研究”(21BKS188)
作者簡介:趙金子,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從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張筱蕖,碩士研究生,從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