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質和高尚道德情操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擔負的使命和任務。教師要充分利用道德與法治課豐富的內容,加強對學生的品德教育,引導學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翱圩印保屗麄儚男淞⒖茖W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并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一、加強感恩教育
學會感恩,對于現在的小學生來說尤其重要。因為現在的學生太都處在一個家庭的中心位置,不少學生因為從小過于被父母溺愛,所以他們心目中只有自己而難容別人。讓學生學會感恩,其實就是要教育引導他們學會懂得父母的養育之恩、師長的教誨之恩、朋友的幫助之恩,以及讓他們感恩黨、感恩政府、感恩社會、感恩大自然等等。
如我在教學小學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家是最溫暖的地方》時,積極引導學生理解父母對自己的默默地愛,對父母的做法或行為更多一些理解,讓學生知道父母是最愛自己的人,從而鼓勵學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表達對父母的愛,爭做一個讓父母欣慰甚至驕傲的人。通過課本中的內容,趁早在學生心田播下感恩的種子,教育學生要永遠懷有一顆感恩之心,這樣他們才會對生活產生熱愛之情,并從小樹立熱愛學習、將來更好地報答父母、社會、祖國的信心和決心。
二、加強誠信教育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人只有講誠信,才能贏得別人的信賴和尊重。當前,社會上誠信缺失現象大有人在,這種現象也給小學生成長帶來了極為不利的影響,一些小學生言而無信的舉動,都讓成年人感到震驚。因此,培養小學生的誠信意識刻不容緩,教師要教育學生,成長為一個大寫的“人”,具有誠信的品質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講誠信的人,才能在社會上立于不敗之地,才能有所作為。為此,教師要充分利用《道德與法治》教材,結合教學內容,善于抓住時機,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寓誠信人物、事件于課堂教學之中,全面加強對學生的誠信教育。如在教學三年級下冊《我很誠實》這一課時,我向學生講述了“狼來了”的故事,故事中的小男孩兩次故意撒謊騙人,最后失去了別人對他的信任,才導致他被狼吃掉了的可悲下場,讓學生懂得一個不具備誠信品質的人,最終只會害了自己,讓學生牢記“誠信是無價的”,然后我自然而然地在班里出示“如何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學生”的主題,讓學生討論,學生深受啟迪。
三、加強勵志教育
近年來,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社會日益關注的話題。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小學生心理抗壓、抗挫能力相對較差,在學習、生活、交友等方面碰到小小的挫折也足以使他們中的一些人難以承受,且遇到困惑難于找到排泄方式,容易誘發各種心理疾病,以致出現心理異常,甚至自暴自棄,諸如叛逆、沉迷手機、自閉、離家出走等,對人生失去信心,嚴重的甚至可能出現自殺等極端行為。這足以表明,社會、家庭和學校,不要只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只有重視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勵志教育,才能更好地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這樣學生才會更加懂得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所謂勵志教育,就是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勉勵學生樹立志向并積極創造條件實現遠大志向的教育?!皠钪尽币鉃檎褡骶?,奮發志氣,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為實現人生遠大的目標而奮斗。
四、加強創新教育
加強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當前教學改革的重點和核心。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從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不斷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又稱創造性思維,體現于小學生在探求知識方面的新思路、新發現。教師只有不斷開啟學生思維的開關,積極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才會逐漸得到提高。同時,小學生對新事物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在學習過程會不斷“見疑”“會疑”,引導學生對未知事物進行質疑探索,就一定會點燃學生的創造欲望。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教學的巧妙設計,提出一些啟發性問題,激發學生探索問題的動機,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責任編輯 羅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