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義務教育英語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應能欣賞、鑒別美好事物,形成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和正確的價值觀。”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通過英語文學閱讀教學對學生實施美育,“引導其鑒賞作品的語言美、意象美、價值美等,培養其審美思維,發展其審美情趣,提高其審美素養,是英語課程任務之一,也是學科核心素養背景下英語教學應探討的課題。”
一、美育與初中英語文學教學相融合的教學實踐
1.融入現代藝術媒介,打造文學作品的直觀美
【教學片段1】本節課中,教師在引入部分播放了一段視頻。通過視頻向學生展示《愛麗絲漫游仙境》前三章的相關內容,不僅增強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而且為學生帶來了更生動、更直觀的學習體驗。因此,融入現代藝術媒介,可實現文學作品的直觀美。在此過程中,學生的閱讀熱情和內在潛能都將得到激發。
2.借助思維導圖,體現文學作品的邏輯美
【教學片段2】本課例中,教師借助可視化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對作品前三章的故事進行概括。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按照故事發展的順序,討論梳理出故事結構,并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將其邏輯性表現出來。
3.品讀文學語言,體會文學作品的語言美
【教學片段3】(1)詞匯賞析。如教師為了加強學生的理解,設置了如下問題:①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word “promising”? in paragraph 13 on page 7?②Why do you think the word is used properly? (2)好句賞析。教師通過示例,引導學生找出體現毛毛蟲特點的句子,從而進行好句賞析。
4.聚焦故事情節,感受文學作品的情感美
【教學片段4】(1)情節梳理。教師利用圖形幫助學生梳理故事情節,并引導學生理解故事的起始、發展、高潮和結局,把握故事的整體結構和情感走向。(2)情感詞匯教學。教師引導學生尋找文中描述情感的詞匯,讓學生能夠在討論和寫作中更準確地表達對故事情節的感受。學生根據老師指引,不難找出形容情感的詞匯,如angry, confused, in silence等。(3)情感體驗活動。教師設置疑問:Have you ever been angry? What made you angry? Share your story.通過這樣的情感體驗活動,讓學生分享自己類似的經歷,以增強情感共鳴。
5.分析人物形象,賞析作品人物的性格美
【教學片段5】(1)探尋人物性格特點。教師通過具體的示例,指導學生分析文本中對人物的描述,如人物的言行、內心獨白、其他角色對人物的看法等,進而欣賞人物的性格美。教師提出問題:“What do you think of Alice?”讓學生到文章找信息。如:“Alice replied politely.”和“Alice replied patiently.”等句子,并歸納出Alice的性格特點,即polite, patient, brave等。
6.探究主題意義,感悟文學作品的價值美
【教學片段】 (1) Theme
appreciation (主題欣賞): What should we learn from Alice?組織學生就作品的主題進行討論,鼓勵他們發表觀點。(2)主題與現實的聯系。教師引導學生將作品主題與現實生活相聯系。如:If we meet problems, what should we do?If we meet something impolite, what should we do?
二、美育與初中英語文學教學相融合的思考
1.推動教育創新,落實立德樹人
新課改背景下,“美育與學科教育的融合是‘五育融合’的重要內容,也是基礎教育發展的必經之路。”美育的學科融合為教師課堂創新提供了新的切入點。以美育促進學科創新,以美育融合初中英語教學改革和創新,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措施。
2.實現寓教于樂,寓教于美
美育與英語學科的融合,將為學生打造英語趣味課堂,更是為學生發展開創了一個快樂的平臺。學生在老師引導下,在學習活動中充分感受作品的各種美并盡可能地去創造美,從而實現輕松愉快地學習。
3.“美”的教師育“美”的學生
新時代背景下,教師要努力改變英語教學中美育缺失的現狀,首先要主動學習研究,豐富自身的教育理論,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同時,教師應不斷思考教學工作,努力創新教學方法,積極探索美育與英語學科教學相融合的方式。通過此過程,教師將自己培養成“美”的人,最終培育出“美”的學生。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