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很少有教師將相關聯的知識進行整合教學,大多數教師都是按部就班地實施單課時教學,雖然能達到精講細學的作用,但并不利于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而大單元具有將小、散、點分布知識,進行全面整合教學的特征,可促使學生達到深度學習的效果,有效發展學生的學科素養。因此,在素養導向下,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應積極探尋大單元教學的實施路徑,以此為道德與法治課堂增色添彩,全面提升教學的品質。
一、素養導向下小學道德與法治大單元教學的價值
1.有利于拓展道德與法治教學資源。教材是教與學的主要工具,在大單元視角下,教師通過進一步梳理教材知識,并進行相關知識點的整合,以及拓展延伸其他的教學資源。可有效豐富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元素,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運用多種方法和教學手段實施教學,不僅能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致,還能豐富學生的學習認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以此提升學科教學的品質。
2.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在以往的課堂中,教師按照教材的編排有順序的完成教學,這種有條理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收獲。然而,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無法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間的聯系,也難以構建完整的知識網格。而大單元教學,基于教材內容內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剖析,并進行知識整合教學,可讓學生清晰知識間的聯系,有效深化學生的學習認知,從而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發展。
3.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道德與法治課程要培養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政治認同、道德修養、法治觀念、健全人格、責任意識。在大單元教學模式中,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不僅能夠深化學習和掌握道德與法治學科內容的知識的,還能夠培養和提高其核心素養,這種模式也有助于學生形成全面、均衡的素質結構,為學生的未來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素養導向下小學道德與法治大單元教學的路徑
1.素養導向下整合教學內容,確定大單元教學目標。例如,在開展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4課“團團圓圓過中秋”的課程教學時,教師可設定全新的大單元教學目標,使教學工作更具針對性的開展,即:(1)讓學生充分了解中秋節與新年、春節的歷史背景,傳統習俗與文化內涵,掌握相關的道德和法治知識;(2)充分體悟教材中呈現的知識內容,結合家庭的實際情況,說一說是如何慶祝節日的;(3)讓學生遷移生活經驗,講講我國都有哪些傳統節日?是如何慶祝或者度過的?各個地方都有什么特色?”此種將知識內容整合,確定大單元教學目標的方式,可為教學工作的有序進行做好鋪墊,使學生更好地沉浸于大單元的學習課堂。
2.素養導向下立足學生學情,提出大單元思考問題。例如,在開展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2課“我們的班規我們訂”這一課程教學時,為更好地實施大單元教學,教師應認真研讀教材內容,并與之前所學的相關舊知,即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6課“班級生活有規則”進行聯系,而后向學生拋出問題“同學們,在之前的學習中,我們已經知道了在班級中生活處處有規則,我們必須要遵守班規,那你們能說一說都應該遵守哪些班規嗎?”通過關聯舊識,啟發學生思考,為開展新知識的大單元教學做好準備。接著教師繼續提問“如果現在讓你來制定我們班的班規?你會如何制定呢?有哪些注意事項呢?請說一說?”通過關聯舊知,向學生提出問題,有效啟發了學生的思考,并順利引出了新知,構建了新舊知識關聯的大單元教學模塊,這時既能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知識框架,也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學科能力發展。
3.素養導向下引領學生發展,設計大單元驅動任務。例如,在開展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法律保護我們健康成長”這一教學內容時,教師可關聯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我們的守護者”中“感受生活中法律”的舊知內容,為學生設計層層遞進的學習任務,任務一:讓學生結合已經學過的知識,說一說在日常生活中,應遵守哪些法律規定,讓學生踴躍發言,從而明確法律規范著人的行為,保護著人的權利,時常伴在我們左右。任務二:在學生大膽表述后,教師就可引入本單元所學知識,讓學生自愿結成小組討論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了解主要規定,以及如何知法守法,用好法律,依法維權。此種設計驅動任務的方式,也能確保大單元教學工作高效性的開展。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