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是教學體系中不可或缺的學科,其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意志力。但在傳統的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更加關注對運動技能和技巧的傳授,從而忽略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這樣的體育教學是存在漏洞的,為了解決這一漏洞,小學體育教師可以將素質拓展訓練融入到體育中。因此,將素質拓展訓練和體育教學相互融合已經成為體育教學持續發展的趨勢,只有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才能讓學生成長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一、支撐素質拓展訓練融入小學體育教學中的理論
(一)心理學理論。站在心理學的角度,更加關心的是學生的情感需求、情感發展以及心理健康等問題,小學生年齡較小,其身心健康發展對未來成長和生活都有著重要影響。素質拓展訓練融入到體育教學后,可以通過積極的訓練來提升學生的抗壓能力,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都會顯著提高。所以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小學體育不僅是為了讓學生單純的鍛煉身體,還是打造積極健康心態的歷程。
(二)學習理論。素質拓展訓練會根據不同年級的小學生進行調整,因此體育項目和活動都呈現多樣化狀態,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不僅能挖掘其潛力,還可以讓學生感悟到體育活動的魅力。比如,在進行籃球教學時,教師要將打籃球的規則提前告知學生,在逐一訓練學生的籃球技巧,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安排打籃球的位置,在不斷訓練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學習了打籃球的技巧,了解了籃球的規則,還在學習中明白了配合的重要性,進而提升團隊意識。
(三)教育學理論。教育學的終極目標便是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公民,站在教育學角度來看,素質拓展訓練可以為教育學實現終極目標做鋪墊,體育是全面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安排體育課程的主要目的不僅是要培養學生的體育技能,還要為學生制定長久和完善的素質培訓計劃。
二、素質拓展訓練融入小學體育教學的措施
(一)制定明確的訓練目標。體育教師若是想制定出明確的訓練目標,需要在日常教學中觀察學生,對學生進行深度了解,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從而才能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合適的目標。比如,體育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參與團隊合作的活動,在這期間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讓其能夠積極勇敢的應對在生活中和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還能借此形成良好和諧的人際關系。在實際體育工作中,教師要明確自身作用,對學生做出正確的引導,跟隨時代的腳步,及時學習和引入先進的教學理念,從而才能在掌握學生基本情況,結合體育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制定出合適的目標。
(二)更新課程內容。例如,教師在安排學生進行百米賽跑訓練時,首先要掌握學生的體能狀況,針對不同學生的情況制定訓練計劃,體能好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學生增加訓練難度,讓其進行跨障礙百米跑訓練;體能差的學生,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參加慢跑、蛙跳這樣的簡單訓練。只有清楚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教師才能針對不同學生制定不同訓練計劃,讓學生感受到體育課程的趣味,從而積極參與到素質拓展訓練中。
(三)豐富訓練方式。例如,體育教師想要鍛煉學生的肢體協調能力,可以在做體操的基礎上帶領學生做游戲,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想學生講述做游戲的規則,比如“環環相扣”這項游戲,需要學生在保證自己與他人之間連接的基礎上將呼啦圈進行傳遞,這樣的訓練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肢體協調能力,更讓學生明白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因此,在以后的訓練活動中,教師一定要學會豐富訓練方式,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始終保持對體育的熱情。
(四)巧用多媒體教學。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比如跨欄運動,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慢動作跨欄視頻,引導學生觀察運動員的姿勢。在素質拓展訓練中,適當利用信息技術展開教學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也會有參與跨欄運動的想法,教師借此就可以告知學生在訓練中要將動作做標準,從而才能提升自己的訓練效果。
(五)進行安全教育。在每一堂體育課程之前和之后,教師都要對器材室的器材進行檢查,以此來保證體育器材的安全性,若是發現器材存在問題要及時調整訓練活動,任何訓練和學習的前提都要保證學生的安全,只有安全工作做好,才能讓后續工作更順利,因此在素質拓展訓練之前,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將安全意識融入到學生的腦海中。比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安全知識答題賽,既能培養學生的競爭精神,又能讓學生對安全知識進行深刻了解。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