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背景下低年級段小學語文作業要實現減負增效,需要在充分尊重低年段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的前提下,研究作業設計體系,通過紙筆作業以外的其他作業形式幫助學生鞏固練習,達到學習效果,提升語文核心素養。非紙筆練習因其靈活性、趣味性和實用性而受到廣泛關注。特別是對于小學低段學生而言,非紙筆練習能夠更好地適應他們的身心發展特點,提高學習效果。筆者從當前小學低段語文教學現狀出發,基于單元整體從作業設計理念、設計原則、設計內容出發,對小學低段語文非紙筆練習的設計策略作一些探索。
一、小學低段語文教學現狀分析
小學低段是學生學習語文的起始階段,也是他們語言能力和文化素養形成的關鍵時期。然而,在當前的小學低段語文教學普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傳統的紙筆練習方式過于單一,缺乏趣味性。二是過分強調知識識記和應試技巧方面的訓練,忽視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綜合能力。三是一些教師在教學中缺乏對學生個體差異的關注。針對以上問題,我們需要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與手段,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
二、基于單元整體的非紙筆練習設計
(一)設計理念。在設計小學低段語文非紙筆練習時,我們秉持著基于單元整體的教學理念,旨在通過整合單元內的知識點和技能訓練,為學生提供一種新穎、有趣且富有挑戰性的學習方式。首先,強調整體性。深入分析每個單元的教學內容,找出其中的內在聯系和邏輯關系,將知識點和技能訓練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這樣,學生在完成非紙筆練習時,就能夠形成對單元內容的整體認識和理解,從而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其次,注重多樣性。采用多種形式的非紙筆練習,如角色扮演、口語表達、動手實踐等,讓學生在不同的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提高他們的綜合運用能力。再次,突出趣味性。注重練習的趣味性和互動性,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練習。例如,通過設計有趣的游戲或競賽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從而更加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最后,關注個體差異。在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學習需求,通過不同層次的非紙筆練習,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二)設計形式。1.口語表達練習。一種形式是角色扮演。設置不同的場景和角色,讓學生扮演并進行對話。例如,模擬購物場景中的顧客和售貨員,或是家庭生活中的父母與孩子。通過角色扮演,學生可以更加投入地練習口語表達,提高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另外一種形式是情景對話。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對話情境,如學校生活、家庭互動等,引導學生根據情境進行對話練習。這種口語練習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還能培養他們的情境適應能力。2.閱讀理解練習。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即利用繪本、連環畫等圖文并茂的材料,引導學生進行閱讀。通過觀察和解讀圖片,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提高閱讀理解能力。也可以通過互動閱讀的方式組織學生進行小組閱讀活動,如分角色朗讀、討論故事情節等。3.寫作訓練練習。以口頭日記的形式,鼓勵學生講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感受,培養他們的觀察力和表達能力。通過拍視頻口頭日記的形式,學生可以學會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或者通過創編故事的方式,提供故事開頭或情境,讓學生發揮想象力續編故事。這種練習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同時鍛煉他們的寫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
(三)設計內容
本文將以一年級為例,從讀、說、玩、聽這四個方面具體探討非紙筆練習的設計內容。
1.讀。即如何以“讀”鞏固語文課所學知識。這其中包括一是讀課文。一讀,初讀課文,預習課文時,讀課文三遍以上;二讀,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當天所學課文三遍以上,讀的形式多種多樣:大聲朗讀、和大人一起讀、和家人分角色朗讀等。三讀,熟讀背誦,一是背誦教材中要求背誦的兒歌或句段。二是讀生字。把田字格和生字條里的生字讀給家人聽。通過反復朗讀,鞏固所學生字詞語。三是讀古詩。低年級學生都有《晨讀晚誦》一書,我們建議學生堅持背誦積累古詩,班群設置專用相冊,供大家分享展示。四是讀課外書。在家堅持每天“課外閱讀”時間不少于十五分鐘。
2.說。識字教學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鞏固所學生字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作業環節。把“抄寫生字”換成“口頭說生字”,用簡單的口語交際方式練習音、字、詞、句,有趣又高效。一是說多音字。說一說生字條里的多音字分別有哪些讀音,每個讀音可以組什么詞語。二是說短語。結合每課的語文要素訓練點,引導孩子們練習說短語。三是說句子。根據課文內容,設計說話練習,例如,語文園地一中,學了很多關于春天的四字詞語,我們會建議學生們搜集更多類似的詞語,并選擇幾個詞語說句子。四是說故事。除了“說句子”,還要“說故事”,把學過的課文故事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來,例如學完語文園地一“口語交際”,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根據連環畫把故事《老鼠嫁女》說給爸爸媽媽聽。學生奇思妙想,興趣盎然,在這個過程中發展了口語交際的能力。
3.玩。低年級學生喜歡做手工、喜歡涂鴉,喜歡通過繪畫來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針對學生的這一特點,我們做了以下的嘗試和探索,例如,在教學《秋天》一課后,指導學生去大自然中、去生活中尋找秋天、感受秋意,學生把收集到的各種各樣的落葉制作成了一幅幅精美的樹葉畫;學完《春夏秋冬》后,建議學生們畫四季圖,將自己眼中的四季用畫筆記錄下來。識字是本冊書的教學重點,在課后建議學生們制作《識字小報》,根據不同的主題,例如:生活識字小報、分偏旁歸類識字小報、數量詞識字小報、我們的節日識字小報等,讓學生把商標、包裝袋、宣傳單等紙質物品收集起來,剪下自己喜歡或新認識的文字、圖片粘貼在A4字上,配上有趣的圖案,繪上可愛的花紋,涂上喜歡的顏色,將生活中認識的字做成漂亮的識字剪貼報……綜合性拓展訓練也是幫助一年級學生拓展提升語文核心素養的好方法。例如,用識字卡片玩“你讀我做”的識字游戲;學習《姓氏歌》時,建議學生和家長一起口頭創編姓氏歌;學習《猜字謎》后,建議學生去搜集更多的字謎,跟家人玩猜字謎的游戲;春天到了,鼓勵學生們擁抱大自然尋找春天,把找到的春天用照片或視頻的形式記錄下來。學生們潛力無限,就等著我們去引導,去激發。
4.聽。建議學生們利用課余時間多聽故事,例如,聽午餐故事屋、睡前故事、成語故事、寓言故事,聽名著等等。如今是信息化時代,有的家長還會借助信息化平臺,讓學生參加線上閱讀訓練,聽故事答問題,例如,叫叫閱讀、斑馬閱讀等。
三、非紙筆練習的實施效果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們發現基于單元整體的非紙筆練習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首先,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明顯提高。非紙筆練習的形式多樣、有趣,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學生在參與練習的過程中,感受到了語文學習的樂趣,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其次,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了顯著提升。非紙筆練習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通過多樣化的練習形式,讓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學生在完成練習的過程中,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學會了如何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綜上所述,基于單元整體的非紙筆練習設計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和語文素養。在未來的教學中,我們將繼續探索和完善這種設計理念,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育服務。
本研究基于單元整體的小學低段語文非紙筆練習設計與實踐,為小學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通過實施一系列富有趣味性和實用性的非紙筆練習,我們成功激發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高了他們的學習效果,并促進了學生語文素養和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在未來對小學低段語文非紙筆練習設計時,將要更加注重取“傳統”之精華,揚“創新”之活力,充分尊重學生的身心特點、個體差異,靈活運用各種資源,不斷豐富作業的形式內容,加強作業與生活的緊密聯系,讓語文作業走進生活、走進社會、走進每位學生的心里,讓學生發自內心地愛上語文!
【注:本文系廣州市海珠區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基于單元整體的小學低段語文非紙筆練習設計與實踐研究”(項目編號:2023C012)階段性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