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宜有效的開展校本課程能讓學生拓寬視野,也能夠讓校園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同時,有助于傳統文化的滲透和傳承,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
一、剪紙校本課程開發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校本課程的開展能夠讓學校的獨特辦學魅力呈現出來。開展屬于自己學校的獨特課程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也比較符合教學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實際學情。
(一)剪紙作為校本課程開發的重要性。剪紙校本課程的開發要以學生個性和能力的發展為出發點及最終目標,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提升熱情,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構建輕松愉快的互動教學氛圍,進而讓課堂充滿活力和創造力,讓學生對紙質課程充滿期待。另外,可以讓校園文化特色展現出來,使學校的教學質量得到不斷提升。依據教育部相關指導思想優化教學,才會加速實現目標。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優秀的傳統文化與教育教學過程進行融合。借此,通過傳統文化方面的教育引導,讓學校的辦學和教學實際質量與社會發展需求相融合。切實有效通過傳統文化與教育教學過程的連貫性引導,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正確思想。同時,積極將立德樹人思想落實其中。最終,在教育實踐中為學生正確思想意識的形成搭建堅實階梯。
(二)剪紙作為校本課程開發的可能性。學校地處客家地區,客家文化傳承著中華優秀遺產的基因。傳統文化體現了民族文化底蘊,是一個民族的精神之根和靈魂之源。因此,挖掘優秀傳統文化可以開拓學生的心智,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深厚的民族自豪感。藝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綜合活動將qWIvR6VuOgqXBocIu+1qfco0E/uKomI40o3DA8lJyc8=單一技能培養轉變為多技能、多層次的知識培養,旨在提高學生的感性思維和形象思維能力,促進其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
二、剪紙校本課程開發的目的
(一)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在剪紙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創作,優先鼓勵學生合作,并提高他們的興趣,增強學生的信心與交流。不但學生積極探索的愿望得到了加強,也使學生產生了許多想法和創意,讓他們在腦海中創造許多主題,如“動物樂園,年度盈余,海底世界,十二生肖,多彩生活,歡度佳節,花的海洋,雙喜臨門”。剪紙是學生手與腦協作下的產物。在完成剪紙時學生會積極的思考,形成完善的思維意識,也會讓學生形成創造力。同時,讓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學習思考能力不斷形成,體現了對學生的培養和綜合引導。另外,學生在剪紙時會相互探討、相互協作,在溝通交流中提升水平。
(二)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教師是課程的實施者和創設者。因此,借助校本課程可以提高教師的參與意識和實踐能力,并有助于促進教師之間的合作,完善教師的知識結構。
三、剪紙校本課程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
開發剪紙校本課程對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與應用價值。剪紙是中華民族的特色文化之一。體現了民間文化的獨特魅力,與此同時會起到裝飾生活、美化環境的作用。剪紙用一種親切、直觀、鮮明、漂亮的形式,體現了藝術美,抒發了真情實感。剪紙藝術處處與我們的生活密切聯系,與民間習俗結下不解之緣。經濟水平的提升和社會的發展使得剪紙的應用領域在逐漸擴大。剪紙是比較容易掌握的一種藝術形式,不會受到年齡的限制,容易獲得成功的喜說,借此可以滿足學生的需求,推動學生的發展。另外,在剪紙過程中會充滿趣味性,所使用的材料成本也較低,比較適合在學校中開展教學。借此,在教學中會促進學生綜合學習效果和水平的提升。學校立足農村中學實際情況,開發剪紙校本課程。設立學生剪紙小天地,提供給喜歡剪紙的學生。開設作品展示長廊,為學生提供展示作品的機會。設立校園剪紙節,評選優秀作品,并獎勵優秀作品的創作者。紙質課程增加了學校教學活動的趣味性,使教學活動更加豐富多彩。剪紙課程傳承中華優秀文化,不僅豐富了學生的審美素養、開闊了學生的人文視野,還實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探討剪紙教學中優秀文化的傳承,豐富中學生的審美體驗。從而,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文化自信心和正確心理意識。
【注:本文系廣東客家地區基礎教育師資培養培訓協同育人中心2020年項目的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