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20年修訂版)》學業質量水平二要求高中學生能在書面表達中有條理地描述自己或他人的經歷,闡述觀點,表達情感態度,描述事件發生、發展的過程,續寫語篇,選擇體現邏輯關聯性的詞匯和語法結構,確切表達意思。下面,筆者以2024年高考英語全國卷讀后續寫題為例,探討在寫作教學過程中,如何結合閱讀文本分析設計層層鋪墊的問題鏈來引領學生進行讀后續寫續文的高效寫作。
一、閱讀部分的文本分析
2024年高考英語全國卷讀后續寫閱讀文本內容分析:“我”原計劃飛往Vienna(維也納),隨后搭乘大巴去Prague(布拉格)參加會議。但由于遭遇暴風雨,航班延誤了一個半小時,在最后一班開往Prague的大巴出發前30分鐘才抵達Vienna。一下飛機,我慌忙跳上第一輛出租車,與司機Gunter在溝通上大費周折后,終于到達車站卻發現自己既沒有帶現金,也無法刷銀行卡,就連候車大廳入口處的自動取款機也顯示機器故障。眼看著排隊上車的人越來越少,最后一班車馬上就要開走,我心急如焚。
依據第一段段首句:I ran back to Gunter and told him the bad news.以及第二段段首句:Four days later, when I was back in Vienna, I called Gunter as promised.結合“問題鏈”形式引導學生來進行合理的情節設計。
故事人物的設定:“我”努力工作,遇事比較冷靜,遇問題想辦法解決;司機Gunter話語不多,但友善、熱心助人。
人性的自然表現:“我”看到排隊上車的人越來越少,最后一班車就要開走時的心急如焚,請求Gunter的幫助,對Gunter的無私幫助的表達感激之情;Gunter聽到我說取款機故障時的失望和驚訝,對我的守信表示高興和欣慰,拒絕我多付他的錢卻愿意接受我為他買的咖啡或者啤酒,既是他慷慨善良的表現又是對我信守承諾的肯定。
故事發展的因果規律:Gunter對我的幫助與信任使我順利到達Prague參加會議;對我影響很大,使我對人性有了新的認識,充滿了信心。
故事的主題意義:善良、慷慨、信任、關心他人、我對人性的新理解。
順理成章而又比較圓滿的故事結局:司機Gunter同意“我”四天之后再付車費,使“我”順利坐上最后一班到Prague的班車;“我”能夠遵守承諾,四天后如約付車費,“我”對Gunter的慷慨心懷感激。
寫作線索(Writing Clues):第一段:Gunter 聽到“我”的壞消息后的反應→我對這事的反應→“我”如何向Gunter解釋這事并請求他同意我四天后再給他付車費→Gunter同意我的建議并交換電話號碼→我順利坐上最后一班車。
第二段:Gunter 接到“我”電話時的反應→“我們”敲定見面地點以及見面后雙方的反應→“我”兌現諾言→這事促成了“我們”的友誼→正是GuESH2toGkx9kdYUDz5ipnYQ==nter老師的慷慨幫助與信任使“我”對人性充滿了信心。
二、讀后續寫教學問題鏈的設計原則與實踐
有效的“問題鏈”能夠幫助學生梳理讀后續寫的寫作線索、明晰故事情節發展,在設計讀后續寫問題鏈時要注意以下八點原則:第一、問題能巧妙設置續寫故事所需的情境,如What was the deal? What was the news about?等。第二、問題能啟發對句意的理解如What did sb.think of...?How did he understand “harmony”?等。第三、問題能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如What happened to sb.? What and Why did sb.do sth? How did I explain Gunter to delay paying?等。第四、問題能厘清故事中的人物關系如Who was...? Why did sb.do so? What made sb.do...?第五、問題能凸顯故事中的人物性格。第六、問題能顯示故事中的背景環境如Where would be the best place for the meeting? What was the environment/ scenery of the campsite?等。第七、問題能揭示故事中的人物的心理活動如How did sb.feel? What was one’s feelings?等。第八、問題能體現故事主題。
續寫第一段:How did Gunter react to the bad news?How did I feel?How did I explain Gunter to delay paying?What was the deal?How did Gunter react to my suggestion?How did I feel?What did I do then?續寫第二段:How did Gunter react to my calling him?Where would we meet?What did Gunter and I do and say when we met again?What was my feelings?What did I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What effect did the experience have on me?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