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分析產前四維超聲技術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價值,為臨床提供參考。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婦幼保健院接受產前超聲篩查并發現疑似胎心異常的138例孕婦的臨床資料,孕婦均完成二維及四維超聲檢查。以分娩或引產隨訪結果為金標準,統計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發生情況,比較二維、四維超聲檢查對不同類型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檢出情況,分析二維、四維超聲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價值。結果 金標準診斷40例為陽性,98例為陰性;二維超聲診斷35例為陽性,103例為陰性;四維超聲診斷39例為陽性,99例為陰性。二維、四維超聲檢查對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檢出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種檢查方法對不同類型胎兒先天性心臟病檢出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一致性分析結果顯示,二維超聲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靈敏度為77.50%,特異度為95.92%,準確率為90.58%,陽性預測值為88.57%,陰性預測值為91.26%,Kappa值=0.762;四維超聲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靈敏度為92.50%,特異度為97.96%,準確率為96.38%,陽性預測值為94.87%,陰性預測值為96.97%,Kappa值=0.911。結論 產前應用四維超聲技術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安全無創,且靈敏度、準確率較高。
【關鍵詞】產前檢查;四維超聲;胎兒先天性心臟病;一致性分析
【中圖分類號】R714.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4.22.0004.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22.002
胎兒先天性心臟病是指胎兒在發育過程中,心臟結構或功能發生異常的一種疾病,涵蓋室間隔缺損、房間隔缺損、大動脈轉位或法洛四聯癥等一系列的心臟結構異常,不僅影響胎兒在母體內的生長發育,還會在出生后對患兒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1]。產前診斷對于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通過產前診斷可及時發現胎兒心臟發育異常,并根據具體情況為孕婦提供專業的建議和指導[2]。產前診斷通常采用超聲檢查方法,二維超聲診斷具有無創、便捷、安全性高的優點,但可能受孕婦腹壁厚度、胎兒體位和羊水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圖像質量不佳,從而影響診斷的準確率[3-4]。四維超聲技術通過實時動態的三維成像,迅速對容積圖像進行儲存、處理,能夠清晰顯示胎兒心臟的三維立體圖像,從而更準確地診斷各種心臟疾病[5]。基于此,本研究進一步分析產前四維超聲技術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臨床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婦幼保健院接受產前超聲篩查并發現疑似胎心異常的138例孕婦的臨床資料,孕婦均接受二維及四維超聲檢查。孕婦年齡22~43歲,平均年齡(30.45±5.26)歲;孕周14~26周,平均孕周(20.10±4.33)周;孕次1~4次,平均孕次(2.35±0.66)次;產次1~3次,平均產次(2.35±0.62)次。本研究經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婦幼保健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⑴孕婦均接受二維、四維超聲檢查;⑵均為單胎妊娠;⑶18歲≤孕婦年齡<45歲;⑷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⑴合并妊娠期高血壓、糖尿病等并發癥的孕婦;⑵合并心、肝、腎等臟器功能嚴重障礙孕婦;⑶合并凝血功能障礙孕婦;⑷有先兆流產癥狀的孕婦;⑸合并感染、免疫、內分泌疾病孕婦。
1.2 檢查方法 二維超聲檢查:孕婦取仰臥位或側臥位,采用超聲診斷儀(三星麥迪遜有限公司,國械注進20192062077,型號:WS80A)掃描孕婦的腹部,設置探頭頻率為3.5 MHz,常規測量胎兒的生長、發育情況;隨后將探頭置于胎兒胸腔中央稍偏左處,進一步觀察心臟的四個腔室及心臟的瓣膜發育情況。四維超聲檢查:同上使用超聲診斷儀,將探頭切換為四維超聲探頭,將其放置于孕婦的腹部,對胎兒心臟進行掃描,先獲取二維圖像(操作方法同上),初步觀察胎兒心臟的形態和結構,保存清晰的心臟圖像;隨后,將模式切換至四維模式,采用心臟三級順序分段法,觀察四腔心切面外;獲取滿意的透聲窗后,進一步觀察胎兒的心胸比例、瓣膜活動狀態、心腔內部結構及胎兒的房室瓣、心房心室和肺動脈、主動脈的狀態,獲取更加立體的心臟圖像。超聲檢查結果由2位具有豐富經驗的影像學醫師進行獨立診斷。若診斷結果不一致時,邀請上級醫師進行聯合診斷。隨訪至孕婦分娩或引產結束。
1.3 觀察指標 ⑴分析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發生情況。以分娩或引產隨訪結果作為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診斷金標準[6],統計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發生情況,確診先天性心臟病為陽性,未發生先天性心臟病為陰性。⑵比較二維、四維超聲檢查的診斷結果。⑶比較二維、四維超聲檢查對不同類型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檢出情況。⑷分析二維超聲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一致性。若二維超聲顯示室間隔上出現回聲失落區、房間隔的連續性中斷(卵圓孔未閉或繼發孔型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肺動脈瓣狹窄導致的肺動脈主干變細及右心室壁增厚等判定為陽性,反之為陰性。分析二維超聲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一致性。靈敏度=[真陽性例數/(真陽性例數+假陰性例數)]×100%;特異度=[真陰性例數/(真陰性例數+假陽性例數)]×100%;準確率=[(真陽性例數+真陰性例數)/總例數]×100%;陽性預測值=[真陽性例數/(真陽性例數+假陽性例數)]×100%;陰性預測值=[真陰性例數/(真陰性例數+假陰性例數)]×100%。⑸分析四維超聲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一致性。若四維超聲顯示心臟位置異常、心室和心房結構異常、大血管異常、瓣膜異常則判定為陽性,反之為陰性。分析四維超聲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一致性,計算公式同⑷。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發生情況分析 金標準確診40例為陽性,98例為陰性,其中單間隔缺損10例、單心房單心室5例、三尖瓣反流8例、法洛四聯癥4例、右位主動脈弓5例、永存左上腔4例、無名靜脈異常走形4例。二維超聲診斷35例為陽性,103例為陰性;四維超聲診斷39例為陽性,99例為陰性。
2.2 二維、四維超聲檢查的診斷結果比較 二維、四維超聲檢查對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檢出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二維、四維超聲檢查對不同類型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檢出情況比較 兩種檢查方法對不同類型胎兒先天性心臟病檢出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4 二維超聲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一致性分析 一致性分析結果顯示,二維超聲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靈敏度為77.50%,特異度為95.92%,準確率為90.58%,陽性預測值為88.57%,陰性預測值為91.26%,Kappa值=0.762,見表3。
2.5 四維超聲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一致性分析 一致性分析結果顯示,四維超聲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靈敏度為92.50%,特異度為97.96%,準確率為96.38%,陽性預測值為94.87%,陰性預測值為96.97%,Kappa值=0.911,見表4。
3 討論
胎兒先天性心臟病是一種胎兒在胚胎階段發生的心臟結構異常,該異常可能源于遺傳、環境或兩者共同的影響,包括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和大動脈轉位等多種類型,不僅會導致胎兒心臟負擔加重,還可能引發心力衰竭、肺部感染等一系列的并發癥,對胎兒的生長、發育造成消極影響[7]。產前檢查在臨床篩查和診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超聲檢查可觀察胎兒心臟結構和功能狀態,及時發現異常情況,保障胎兒的生存質量[8]。
本研究結果顯示,金標準確診40例為陽性,98例為陰性;二維超聲診斷35例為陽性,103例為陰性;四維超聲診斷39例為陽性,99例為陰性。二維、四維超聲檢查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檢出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產前超聲檢查可有效輔助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分析原因為,二維超聲成像提供的平面圖像可顯示心臟的各個部位,如心房、心室、瓣膜和血管等[9],臨床可以通過二維圖像評估心臟的體積、形狀和各部分之間的空間關系。另外,二維成像技術分辨率理想,可清晰顯示心臟結構的細節,是診斷先天性心臟病的基礎[10]。而四維超聲成像則在此基礎上增加時間維度,不僅可以提供心臟結構的圖像,還能顯示心臟的動態變化,有利于臨床進一步觀察心臟的功能,檢測心腔的血液流動情況,明確心臟缺損程度[11]。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兩種檢查方法對不同類型胎兒先天性心臟病檢出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提示產前進行二維和四維超聲檢查均有利于醫師明確胎兒先天性心臟病類型。分析原因為,超聲技術通過其高分辨率的成像能力,清晰顯示胎兒心臟的內部結構,可直接觀察到心臟的房室間隔、瓣膜和血管等結構的完整性和連通性。另外,本研究結果還顯示,二維超聲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靈敏度為77.50%,特異度為95.92%,準確率為90.58%,陽性預測值為88.57%,陰性預測值為91.26%,Kappa值=0.762;四維超聲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靈敏度為92.50%,特異度為97.96%,準確率為96.38%,陽性預測值為94.87%,陰性預測值為96.97%,Kappa值=0.911,提示四維超聲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率均高于二維超聲。分析原因為,四維超聲不僅能展現胎兒心臟的三維結構,還可實時追蹤和記錄心臟的動態變化,實時的四維成像技術可以更精確地觀察心臟的細微部分及其關聯。二維超聲雖然能顯示心臟的基本結構和功能,但因其圖像缺乏立體感,導致某些復雜的心臟畸形難以被準確識別;而四維超聲的立體成像技術可以直觀地展現心臟的內部結構和動態變化,更容易發現心臟的異常情況。
綜上所述,產前應用四維超聲技術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安全無創,且靈敏度、準確率較高。
參考文獻
于文蘭,鄭興惠.遵義市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流行病學調查及危險因素分析[J].重慶醫學, 2021, 50(6): 937-940.
谷孝艷,王靜怡,范佳祺,等.胎兒超聲心動圖指征在先天性心臟病產前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 2022, 38(10): 993-995.
楊永霞.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對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產前診斷的臨床意義[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 2022, 6(15): 128-130.
李向京,李建玲,郭惠銜.超聲斷層顯像技術聯合二維超聲在產前篩查胎兒先天性心臟病中的應用[J].臨床醫學工程, 2022, 29(8): 1059-1060.
黃澤嫦,黃喬.胎兒先天性心臟病四維超聲STIC技術篩查結果分析[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 2020, 28(9): 1137-1139.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心血管學組,中國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先天性心臟病專家委員會,《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胎兒先天性心臟病診斷及圍產期管理專家共識[J].中華兒科雜志, 2015, 53(10): 728-733.
吉曉理,羅江賓,馮旭霞,等.三亞地區嬰幼兒先天性心臟病的流行病學調查及其父母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 2020, 28(3): 367-369.
李波,羅瑩,高華,等.產前超聲檢查在胎兒先天性心臟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基層醫學論壇, 2021, 25(2): 242-244.
梁娟.產前超聲篩查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價值及發病的危險因素分析[J].大醫生, 2023, 8(15): 102-104.
劉昕,王會霞,徐林英.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在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國實驗診斷學, 2019, 23(9): 1574-1575.
韓霞,張莉,周茜,等.孕早中期超聲篩查胎兒先天性心臟病診斷準確性研究[J].中國循證兒科雜志, 2023, 18(4): 303-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