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觀察環泊酚用于無痛胃腸鏡檢查中的鎮靜效果及安全性,為臨床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23年3月至2024年6月于太倉市瀏河人民醫院接受無痛胃腸鏡檢查的61例檢查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30例)與觀察組(31例)。對照組檢查者采用丙泊酚聯合地佐辛進行麻醉鎮靜,觀察組檢查者采用環泊酚聯合地佐辛進行麻醉鎮靜。比較兩組檢查者麻醉情況與鎮靜成功情況、各時間點[入室時(T0)、麻醉誘導完成時(T1)、置入胃鏡時(T2)、操作結束時(T3)]生命體征與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檢查者麻醉誘導時間、麻醉蘇醒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均P<0.05);兩組檢查者胃腸鏡檢查時間、鎮靜成功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兩組檢查者平均動脈壓(MAP)、心率(HR)具有時間、組間、交互效應差異,兩組患者T1、T2、T3的MAP、HR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趨勢,觀察組T1、T2的MAP、HR均更高(均P<0.05);兩組檢查者血氧飽和度(SpO2)無時間、組間、交互效應差異(均P>0.05)。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檢查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更低(P<0.05)。結論 在無痛胃腸鏡檢查中,環泊酚和丙泊酚均能達到鎮靜成功效果,且環泊酚麻醉情況更佳,生命體征更穩定,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安全性較高。
【關鍵詞】環泊酚;丙泊酚;無痛胃腸鏡檢查;鎮靜;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R5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4.22.0047.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22.016
胃腸鏡檢查作為一種重要的消化系統疾病診斷手段,能夠直觀、準確地顯示食管、胃、十二指腸、結腸和直腸的內部情況,并通過活檢取樣進行病理分析,為臨床診斷提供更準確的依據[1]。但該檢查方式屬于侵入性操作,內鏡插入時會造成檢查者強烈的應激反應,出現嗆咳、惡心嘔吐和胃腸道痙攣等情況,嚴重情況會導致心律失常[2]。無痛胃腸鏡技術在檢查前給予適量的鎮靜劑,以確保檢查者在檢查過程中保持放松和舒適。丙泊酚具有起效快、作用時間短、蘇醒快等特點,在臨床麻醉中得到廣泛應用,但部分患者在使用丙泊酚后可能會出現注射部位疼痛、過敏反應、血壓降低與心率減慢等不良反應[3]。環泊酚通過作用于γ-氨基丁酸(GABA)受體介導的離子通道,使氯離子內流,引起神經細胞膜超極化,從而抑制中樞神經,產生鎮靜效果,具有起效和恢復較快的優勢,在無痛胃腸鏡檢查等領域顯示出較好的應用前景[4]。基于此,本研究從鎮靜效果及安全性方面觀察環泊酚在無痛胃腸鏡檢查中的應用,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3年3月至2024年6月于太倉市瀏河人民醫院接受無痛胃腸鏡檢查的61例檢查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30例)與觀察組(31例)。對照組檢查者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齡24~66歲,平均年齡(44.87±6.35)歲;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分級[5]:Ⅰ級16例,Ⅱ級14例。觀察組檢查者中男性12例,女性19例;年齡22~67歲,平均年齡(44.33±6.21)歲;ASA分級:Ⅰ級16例,Ⅱ級15例。兩組檢查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太倉市瀏河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檢查者及其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⑴檢查者符合無痛胃腸鏡檢查指征[6];⑵ASA分級為Ⅰ~Ⅱ級。排除標準:⑴合并重要臟器功能異常者;⑵合并過敏反應者;⑶患有失語等精神疾病或認知功能障礙較嚴重者。
1.2 鎮靜方法 兩組檢查者在檢查開始前均靜脈注射地佐辛注射液(南京優科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27055,規格:1 mL∶10 mg),0.1 mg/kg,最大劑量不超過20 mg/次,注射完成5 min后。對照組檢查者靜脈注射丙泊酚乳狀注射液(廣東嘉博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842,規格:20 mL∶200 mg)1.5 mg/kg(最大劑量不超過4 mg/kg),注射時間30 s。觀察組檢查者靜脈注射環泊酚注射液(遼寧海思科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20017,規格:20 mL∶200 mg)0.4 mg/kg(最大劑量不超過0.9 mg/kg),注射時間30 s。待檢查者改良警覺/鎮靜(MOAA/S)評分≤1分[7]后開始無痛胃腸鏡檢查操作。如MOAA/S評分>1分,對照組檢查者需追加丙泊酚20 mg/次,觀察組檢查者則需追加環泊酚5 mg/次,檢查結束后送恢復室觀察。
1.3 觀察指標 ⑴比較兩組檢查者麻醉情況與鎮靜成功情況。記錄兩組檢查者的麻醉誘導時間(首次注射麻醉藥物至首次MOAA/S評分≤1分的時間)、麻醉蘇醒時間(停止注射麻醉藥至MOAA/S評分為5分的時間)、胃腸鏡檢查時間與鎮靜成功情況(鎮靜成功標準:完成胃腸鏡治療,未使用替代/麻醉藥物,從首次給藥至完成檢查期間的任意15 min內補充劑量次數≤5次為鎮靜成功[8])。MOAA/S評分標準:對正常音調姓名呼喚反應正常計為5分,對正常音調姓名呼喚反應遲鈍計為4分,只有反復或大聲呼喚姓名才有反應計為3分,只對輕刺或搖晃有反應計為2分,僅對斜方肌擠壓引起的疼痛有反應計為1分,對斜方肌擠壓引起的疼痛無反應計為0分[7]。⑵比較兩組檢查者各時間點生命體征。連接動態心電監護儀(石家莊翰緯醫療設備有限公司,冀械注準20212070665,型號:HWM-112W),記錄兩組檢查者入室時(T0)、麻醉誘導完成時(T1)、置入胃鏡時(T2)、操作結束時(T3)的平均動脈壓(MAP)、心率(HR)與血氧飽和度(SpO2)水平。⑶比較兩組檢查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不良反應(低血壓、惡心嘔吐、注射痛、低氧血癥、體動反應)總發生率=各項不良反應發生例數之和/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表示,采用t檢驗,不同時間點結果比較行重復測量方差分析,其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檢查者麻醉情況與鎮靜成功情況比較 觀察組檢查者麻醉誘導時間、麻醉蘇醒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兩組檢查者的胃腸鏡檢查時間、鎮靜成功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 兩組檢查者各時間點生命體征指標比較 兩組檢查者MAP、HR具有時間、組間、交互效應差異,兩組患者T1、T2、T3的MAP、HR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趨勢,觀察組T1、T2的MAP、HR均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兩組檢查者SpO2無時間、組間、交互效應差異,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兩組檢查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檢查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在胃腸道檢查過程中,被檢者由于疼痛不適會產生軀體運動,造成圖像模糊,影響診斷結果,甚至會出現心腦血管疾病等一系列并發癥,而無痛胃腸鏡檢查通過使用鎮靜劑或麻醉劑,減少被檢者在檢查過程中出現的不適感[9]。因此,選擇安全性高的麻醉藥物緩解檢查者疼痛和生理不適是目前臨床關注的重點。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檢查者麻醉誘導時間、麻醉蘇醒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兩組檢查者胃腸鏡檢查時間、鎮靜成功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這提示環泊酚用于無痛胃腸鏡檢查的鎮靜起效時間更快、蘇醒時間更短。分析原因為,丙泊酚能夠快速起到麻醉效果,但在機體內代謝較慢,導致其作用時間較長。環泊酚的化學結構與丙泊酚類似,均是通過與中樞神經系統中的GABA受體相互作用,增強GABA的抑制性,從而產生鎮靜和麻醉效果,且環泊酚的脂溶性較高,使其能夠迅速透過血腦屏障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從而迅速發揮鎮靜作用[10]。同時,環泊酚在肝臟中的代謝速度較快,代謝產物活性較低,因此,檢查者在檢查結束后能夠較快地恢復清醒狀態。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檢查者MAP、HR具有時間、組間、交互效應差異,兩組患者T1、T2、T3的MAP、HR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趨勢,觀察組T1、T2的MAP、HR均更高;兩組檢查者SpO2無時間、組間、交互效應差異,這提示環泊酚用于無痛胃腸鏡檢查對血流動力學影響更小,生命體征更穩定。分析原因為,MAP綜合反映心臟泵血功能和外周大動脈阻力的綜合情況,是判斷患者血壓狀況的重要依據;HR能夠反映心跳的情況,上述指標變化幅度小表示患者生命體征穩定。環泊酚具有快速分布和快速清除的特點,在機體內能迅速達到平衡jFSVuX4H2sQKXP2VTGMN9g==狀態,從而減少心血管系統的負擔。且環泊酚能夠直接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通過抑制大腦皮層和腦干網狀結構,產生鎮靜和催眠效果,而對心臟和血管的直接影響較小;同時,環泊酚對血管平滑肌的直接作用較弱,不會引起顯著的血管擴張或收縮,對血壓的影響相對較小,血流動力學更穩定[10]。此外,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檢查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更低,這提示環泊酚安全性較高。分析原因為,與丙泊酚相比,環泊酚在機體內分布和清除速度快,避免藥物在血管中的累積,減少低血壓的發生風險,且環泊酚的代謝產物活性較弱,對心血管系統的刺激作用較小,可減少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的發生;同時,環泊酚能更具有快速且穩定的鎮靜效果,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較低。
綜上所述,在無痛胃腸鏡檢查中,環泊酚和丙泊酚均能達到鎮靜成功效果,且環泊酚麻醉情況更佳,生命體征更穩定,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安全性較高。
參考文獻
賈鳳娟,湯小偉,張學飛,等.健康體檢人群胃腸鏡檢查的常見疾病危險因素分析[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 2023, 28(1): 41-46.
商澤凱,劉昕,高巨.無痛胃鏡檢查術患者咽喉反流對鎮靜相關不良事件的影響[J].中華麻醉學雜志, 2021, 41(8): 943-945.
楊明玉,楊洋,馬鳳丹,等.不同劑量阿芬太尼復合丙泊酚用于無痛胃鏡檢查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內鏡雜志, 2023, 29(3): 17-23.
張建文,王緒林,楊智虎,等.環泊酚應用于無痛胃鏡檢查中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 2023, 20(6): 174-177.
ENNEKING F K, RADHAKRISHNAN N S, BERG K, et al. Patient-Centered anesthesia triage system predicts ASA physical status[J]. Anesth Analg, 2017, 124(6): 1957-1962.
HASSAN C, EAST J, RADAELLI F, et al. Bowel preparation for colonoscopy: European society of gastrointestinaloscopy (ESGE) guideline - update 2019[J]. Endoscopy, 2019, 51(8): 775-794.
KIM T K, NIKLEWSKI P J, MARTIN J F, et al. Enhancing a sedation score to include truly noxious stimulation: The modified 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 and sedation (MOAA/S)[J]. Br J Anaesth, 2015, 115(4): 569-577.
“環泊酚臨床應用指導意見”專家小組.環泊酚臨床應用指導意見[J].中華麻醉學雜志, 2021, 41(2): 129-132.
黃昕,宋比佳,羅慢,等.無痛胃腸鏡檢查中不良事件及其相關影響因素[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 2022, 51(2): 136-139, 144.
夏中元,姜嘉媛,雷少青,等.環泊酚單藥與丙泊酚聯合瑞芬太尼在無痛胃鏡檢查中的應用效果比較[J].山東醫藥, 2022, 62(26): 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