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替雷利珠單抗聯合白蛋白紫杉醇用于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療效,并分析其對患者T淋巴細胞水平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9年10月至2023年10月常州市武進人民醫院收治的80例NSCLC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治療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40例,接受白蛋白紫杉醇聯合卡鉑治療)和研究組(40例,接受白蛋白紫杉醇、卡鉑聯合替雷利珠單抗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療效、T淋巴細胞和血清糖類抗原19-19(CA19-9)水平、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水平、細胞角質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腫瘤復發情況。結果 研究組患者整體療效優于對照組,客觀緩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對照組(均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CD4+T淋巴細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均高于治療前和對照組(均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VEGF、CA19-9和CYFRA21-1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組均更低(均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腫瘤復發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白蛋白紫杉醇、卡鉑聯合替雷利珠單抗治療NSCLC的效果較好,并可改善T細胞和腫瘤標志物水平,降低腫瘤復發率。
【關鍵詞】替雷利珠單抗;白蛋白紫杉醇;非小細胞肺癌;T淋巴細胞;復發
【中圖分類號】R73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4.22.0062.04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22.021
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確診時多處于Ⅲb~Ⅳ期,臨床主要治療方案為化療,而鉑類聯合化療是目前采用的標準治療方案[1]。白蛋白紫杉醇聯合卡鉑能夠提高患者生存率,抑制疾病進展,但部分患者受化療不良反應影響而使治療依從性降低,致使療效受到影響[2]。替雷利珠單抗是腫瘤免疫治療藥物,可增強免疫能力和滅殺腫瘤細胞能力,在多種惡性腫瘤中發揮良好治療效果[3]。基于此,本研究分析白蛋白紫杉醇、卡鉑聯合替雷利珠單抗治療NSCLC患者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0月至2023年10月常州市武進人民醫院收治的80例NSCLC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治療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齡55~82歲,平均年齡(69.57±7.43)歲;病程1~3年,平均病程(1.90±0.48)年;臨床分期[4]:Ⅲb期25例,Ⅳ期15例。研究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53~80歲,平均年齡(69.24±7.35)歲;病程1~3年,平均病程(1.94±0.53)年;臨床分期:Ⅲb期 26例,Ⅳ期1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常州市武進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⑴符合NSCLC的診斷標準[4],經病理檢查確診且至少存在1個可測量病灶;⑵預計生存期>3個月;⑶臨床分期為Ⅲb~Ⅳ期;⑷既往未接受抗腫瘤治療。排除標準:⑴對本研究使用藥物過敏者;⑵伴有其他惡性腫瘤者;⑶合并免疫、代謝性疾病者;⑷合并重要臟器功能異常者;⑸合并凝血功能異常者;⑹合并精神異常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于每個化療周期的第1天予以260 mg/m2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83378,規格:100 mg/瓶)與100 mL氯化鈉注射液混勻后靜脈滴注,30 min內滴注完;取50 g/L卡鉑注射液(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27083,規格:15 mL∶150 mg)與500 mL葡萄糖注射液混勻后靜脈滴注。以設定藥時曲線下面積(AUC)(mg/mL·min)×[肌酐清除率(mL/min)]+25計算卡鉑使用劑量(mg),其中AUC=5 mg/mL·min。在此基礎上,研究組患者予以200 mg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廣州百濟神州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190045,規格:100 mg(10 mL)/瓶]與200 mL氯化鈉注射液混勻,在化療前30 min靜脈緩慢滴注,1次/21 d。 21 d為1個化療周期,兩組患者均治療4個化療周期。在開始化療的同時隨訪8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⑴比較兩組患者療效。病灶消失且持續≥4周為完全緩解(CR);病灶減小≥50%且持續≥4周為部分緩解(PR);病灶減小<50%或增大≤25%且持續≥4周為病情穩定(SD);病灶增大>25%或有新病灶出現為疾病進展(PD)[5]。客觀緩解率=[(CR+PR)例數/總例數]×100%;疾病控制率=[(CR+PR+SD)例數/總例數]×100%。⑵比較兩組患者T淋巴細胞水平。采集患者靜脈血3 mL,制備成細胞混懸液,采用流式細胞儀(濟南中科瑞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魯械注準20222221264,型號:CasCyte-S7)檢測CD4+、CD8+T淋巴細胞百分比,并計算CD4+/CD8+比值(于治療前、治療4個化療周期后檢測)。⑶比較兩組患者腫瘤標志物水平。抽取患者治療前、治療4個周期后靜脈血3 mL,靜置,采用離心機離心10 min(轉速為3 000 r/min,半徑為13 cm),取血清,以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細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糖類抗原19-19(CA19-9)。⑷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白細胞減少+胃腸系統反應+骨髓抑制+肝功能異常+皮疹+甲狀腺功能異常)例數/總例數]×100%。⑸比較兩組患者復發情況。通過門診復查進行6個月的隨訪,記錄兩組患者腫瘤復發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行χ2檢驗或秩和檢驗;計量資料以(x)表示,行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患者整體療效更優,客觀緩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更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T淋巴細胞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各項T淋巴細胞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CD4+T淋巴細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均高于治療前和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兩組患者CD8+T淋巴細胞百分比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各項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各項腫瘤標志物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組均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兩組患者復發情況比較 隨訪期間,研究組患者復發率為15.00%(6/40),低于對照組的35.00%(14/4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值=4.267,P<0.05)。
3 討論
目前,對于晚期NSCLC主要治療目的是延長患者生存期,以卡鉑為基礎聯合紫杉醇的一線治療方案雖可控制疾病進展,但5年生存率較低[2]。替雷利珠單抗可通過改善免疫微環境,達到抗腫瘤效果,在晚期NSCLC中有良好效果[3]。替雷利珠單抗作為一種免疫治療藥物,其安全性得到有效驗證,表現為治療相關不良事件的發生率處于可控范圍內,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平衡療效與安全性,從而提升治療的整體耐受性與患者的生活質量[6]。基于此,本研究探討白蛋白紫杉醇、 卡鉑聯合替雷利珠單抗治療NSCLC的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患者整體療效更優,客觀緩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更高,CD4+T淋巴細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均更高,這提示聯合治療利于控制病情進展,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提升療效。分析原因為,白蛋白紫杉醇可激活小窩蛋白,使藥物進入腫瘤細胞而達到抗腫瘤效果;卡鉑可通過阻止腫瘤分裂達到抗腫瘤效果;替雷利珠單抗可解除程序性死亡受體1/程序性死亡受體-配體1(PD-1/PD-L1)通路介導的細胞免疫抑制,逆轉腫瘤免疫微環境,恢復T細胞增殖、分化和殺傷作用,提高T細胞功能,提升滅殺腫瘤細胞效果,而聯合治療能夠通過多機制發揮作用,抑制腫瘤細胞轉移、分化等,繼而提升療效[7-8]。
VEGF高表達與NSCLC的進展及淋巴結轉移緊密相關,預示預后不良。CA19-9雖特異性較低,但在部分NSCLC患者中升高。而CYFRA21-1作為NSCLC的敏感指標,其血清水平反映疾病狀態,高濃度預示疾病進展與預后不良,是評估療效與監測復發的有力指標。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腫瘤標志物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組均更低,這提示研究組方案降低腫瘤標志物的效果更優。分析原因為,當紫杉醇與卡鉑聯合使用時,兩種藥物能夠產生協同作用。兩種藥物作用機制不同,通過不同的途徑共同作用于腫瘤細胞,從而增強對腫瘤細胞的殺傷效果。而替雷利珠單抗可阻斷PD-1/PD-L1通路,提高免疫功能,進一步降低血清VEGF、CA19-9和CYFRA21-1水平[9]。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無差異,這提示研究組方案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能是因為聯合治療可有效控制病情,且經過替雷利珠單抗治療后患者免疫功能有所改善,免疫殺傷力增強,可有效滅殺腫瘤細胞,并且藥物不良反應較輕,可保障治療安全性[10]。另外,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隨訪期間腫瘤復發率低于對照組,這提示聯合治療方案可有效減少腫瘤轉移、復發。可能是因為聯合治療可提高免疫功能,抑制腫瘤增殖,繼而減少腫瘤轉移、侵襲和復發的風險[11]。
綜上所述,白蛋白紫杉醇、卡鉑聯合替雷利珠單抗治療NSCLC患者的效果較好,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和降低腫瘤復發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史湖波,徐祎慧.非小細胞肺癌新輔助治療的進展[J].中國醫藥導報, 2021, 18(3): 43-47.
裴士杰,邵強,葉永青,等.貝伐珠單抗聯合白蛋白紫杉醇和卡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23, 39(23): 3375-3378.
王維,張振華,李文娟.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對非小細胞肺癌療效及腫瘤標記物的影響研究[J].中華保健醫學雜志, 2023, 25(6): 650-653.
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中華醫學會雜志社.中華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18版)[J].中華腫瘤雜志, 2018, 40(12): 935-964.
EISENHAUER E A, THERASSE P, BOGAERTS J, et al. New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urs: Revised RECIST guideline (version 1. 1)[J].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2009, 45(2): 228-247.
李小雪,張毅,姚舒洋,等.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治療Ⅲb~Ⅳ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24, 40(3): 335-339.
王卉卉,劉穎,李愛英,等.替雷利珠單抗注射液聯合白蛋白紫杉醇和卡鉑對晚期NSCLC患者腸道菌群和SⅡ、PNI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24, 24(2): 338-342.
付海琴,南陽光,李春燕,等.白蛋白紫杉醇與卡鉑聯合替雷利珠單抗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效果[J].西北藥學雜志, 2023, 38(4): 164-168.
李改英,李薇,蘇延軍.程序性死亡受體1抑制劑治療晚期肺癌患者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J].癌癥進展, 2023, 21(11): 1246-1248, 1260.
陳方,梁海,程剛,等.替雷利珠單抗聯合鉑類治療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近期療效和安全性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23, 22(6): 583-587.
陳志斌.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吉西他濱和順鉑用于治療晚期肺鱗癌患者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23, 39(16): 2306-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