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旨在探討數字經濟如何引領新疆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在厘清數字經濟如何引領新疆新質生產力培育內在邏輯的基礎上,詳細分析數字經濟引領新疆新質生產力培育的成效,提出相應的發展建議,為新疆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
關鍵詞:新疆 數字經濟 新質生產力
一、引言
2024年1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新質生產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并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提供了科學指引。隨著全球數字化浪潮的推進,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新疆正面臨著從傳統經濟向數字經濟轉型的重大機遇。深入研究數字經濟如何引領新疆新質生產力的培育,不僅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更對新疆乃至全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二、數字經濟引領新疆新質生產力培育的內在邏輯
(一)數字經濟促進了新疆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共同推動了新疆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為新疆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首先,數字經濟推動了新疆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在傳統產業中,數字技術的應用日益廣泛,如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電子商務等。這些技術的應用不僅提高了傳統產業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還拓展了其市場空間和銷售渠道。其次,在數字經濟時代,新疆正積極培育和發展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這些新興產業不僅具有高度的創新性和成長性,還為新疆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同時,在數字經濟時代,不同產業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跨界融合成為趨勢。通過數字技術的融合應用,新疆的農業、工業、服務業等傳統產業可以與數字經濟實現深度融合,形成新的產業生態和商業模式。這種融合不僅有助于提升新疆產業的整體競爭力,還可以推動其經濟結構的優化和升級。
(二)數字經濟為新疆新質生產力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
數字經濟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深度應用,為新疆新質生產力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首先,大數據技術使得新疆的企業和機構能夠實現對海量數據的收集、存儲、分析和挖掘,從而為決策提供更為準確、全面的信息支持。云計算技術則為新疆的企業提供了靈活、高效的計算資源和服務,降低了企業的信息化成本,提高了企業的運營效率。其次,物聯網技術的普及和應用,使得新疆的工業、農業、交通等領域實現了智能化、網絡化的升級。通過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生產設備的互聯互通、生產過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進而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同時,物聯網技術還可以幫助新疆實現農業的精準化管理和智能化決策,提高農業生產的可持續性和效益。此外,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可以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智能化和數字化,提高生產效率和靈活性,為新疆的新質生產力提供了更加智能、高效的生產手段。
(三)數字經濟加速新疆新質生產力的創新步伐
數字經濟作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對新疆新質生產力的創新步伐起到了關鍵的推動作用。首先,數字經濟為新疆的創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術支撐。通過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的應用,新疆的企業和科研機構能夠更高效地處理和分析數據。這種技術支持使得新疆的創新活動更加精準和高效,加速了新質生產力的涌現。其次,數字經濟為新疆的創新活動創造了開放和協同的環境。通過數字平臺,新疆的企業、科研機構和高??梢愿奖愕剡M行跨界合作和知識共享。這種合作模式不僅拓寬了創新的視野,也聚集了更多的創新資源,推動了新疆的創新活動從單點突破向系統集成的方向發展。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電子商務的發展,新疆的消費者對于個性化、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日益旺盛,這種市場需求的變化促使新疆的企業和科研機構不斷創新,以滿足市場的新需求。
三、數字經濟引領新疆新質生產力發展成效
(一)利用數據要素釋放新質生產力潛力
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與新質生產力的本質屬性緊密相連,兩者相互促進、共生共融。數據要素以其開放性、跨越時間和空間限制及廣泛的共享特性,在數字經濟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依托5G、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前沿科技構筑的新型基礎設施,新疆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促進信息流動,優化各類資源分配,有效提升整體生產效能,從而為區域內新質生產力的蓬勃發展提供強勁動能。截至2023年4月,新疆地區的5G基站累計數量突破3.9萬個,這意味著每萬人平均擁有15個5G基站,實現了所有縣(區)主城區的5G室外無縫連續覆蓋以及鄉鎮主要區域高達99.16%的基本覆蓋率,這為堅實構筑“數字新疆”的基石奠定了扎實的基礎①。依據自治區發展規劃藍圖,新疆通信行業將繼續深化5G與傳統產業基礎設施的深度融合,積極推動5G站址資源的共建共享機制,助力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全面釋放新質生產力的巨大潛力。
(二)借助科技創新探索新質生產力新路徑
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不僅孕育了一大批新興行業與創新型企業,而且恰好與新質生產力所依賴的新產業載體相得益彰。諸如共享經濟、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在數字經濟的浪潮中應運而生,憑借其智能化程度高、運行效率優等特點,已然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關鍵驅動力。與此同時,數字經濟的發展浪潮中涌現出大量的創新型企業,它們堅持技術創新為核心理念,充分利用數字技術優勢,堅持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雙向互促,不斷創新產品與服務,探索科技創新賦能新質生產力的新路徑。近年來,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尖端技術在新疆實現了深度集成與融合創新,取得顯著成果。智慧礦山管理、遠程醫療服務、遠程畜牧監控等新型數字應用場景已經在新疆的工業、醫療、交通等行業發揮賦能效應,規模化應用加力提速。數字技術的廣泛溢出與帶動效應愈發顯著,在穩定投資、促進消費、推動產業升級等方面展現出巨大的潛能。
(三)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契合新質生產力發展目標
數字經濟有力驅動傳統產業向高效綠色模式轉型升級,與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目標高度契合。當傳統產業融入數字化進程,其生產流程、管理體系以及市場營銷等各個方面得以深度優化與革新,進而提升整體運營效率,減少資源消耗,減輕環境負擔,在市場競爭中贏得更強的優勢地位。同時,數字經濟通過在線平臺的構建,消弭了傳統產業原有的地域邊界,促進了不同地區之間、不同產業之間的深度協作與有機融合,推動新質生產力不斷涌現。數字技術作為創新引擎,有力地激發了科技創新活力,推動關鍵核心技術快速突破,加速相關技術迭代升級,進一步破除了南疆與北疆之間、疆內與疆外間的信息壁壘,為全面提升新疆數字化治理能力和產業發展水平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新疆新質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思路。
四、數字經濟促進新疆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議
數字經濟是支撐新質生產力實現“新”與“質”的底層邏輯,是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新賽道。面對挑戰和機遇,我們應當積極應對,不斷完善發展環境,加強創新能力,提升新疆數字經濟發展水平,進一步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一)強化頂層設計,夯實新疆新質生產力新發展基礎
一是政府層面加大對數字經濟模式的探索力度。緊扣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與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要求,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細化和完善符合新疆實際情況的數字經濟頂層發展規劃,明確新疆數字經濟增長的關鍵突破口,培育新形態生產力的發展路徑。加強數據保護措施,完善個人信息保護法律法規體系,確保數字要素市場的健康發展。
二是加強基礎理論探究,提升政府、企業和學研界之間的協同互動效率。支持數字經濟核心企業聯合高校院所、高端人才實施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通過學校與企業共建現代產業學院、技術研發合作、委托訂單培養、技術技能培訓等多種形式開展數字化人才培養。
三是匯聚社會各界力量共同打造優質數字生態環境。作為技術創新和應用的主要載體,企業要積極投入研發,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創建優質的數字化產品和服務,同時堅持誠信經營,尊重和保護消費者權益。社會組織和公眾要積極融入數字生活,提出需求和建議,監督數字環境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并通過提高數字素養,共同維護良好的數字生態環境。
(二)提高數字經濟發展水平,激發新疆新質生產力新動力
一方面,大力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在“一帶一路”倡議深入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帶來疊加發展機遇的大背景下,進一步加快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提升物聯網等交通網絡設施的質量,積極構建智慧城市、區塊鏈和工業互聯網等創新應用場景,建立健全數據資源體系,設立新疆大數據交易中心,促進商業數據流通、跨區域數據互聯互通和政企數據融合應用,借助數字技術顯著提升實體經濟的運作效率和效能。
另一方面,努力促進區域數字經濟的協調發展。加大對農村地區、南疆地區的政策和資源支持力度,有效縮減各地州縣市間的數字鴻溝。以烏魯木齊市為核心,聯動克拉瑪依市、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阿克蘇地區等南北疆數字經濟表現突出的城市,帶動周邊地區共同發展。同時,鼓勵新疆各地州市依據自身資源特點和地理位置優勢,主動融入援疆省市及疆內發達地區的數字經濟生態圈。
再者,注重優化數字經濟內部結構合理性,加快數實融合發展。不斷提升新疆數字化產業層次,增強本地企業對數字經濟的認知與參與度,引導企業投身數字產業建設,利用數字技術促進產業鏈上下游的全要素數字化升級、轉型和再造,將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等過程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積極拓展數字技術在工業、農業、服務業和新興戰略產業等多領域的廣泛應用。
(三)加快數字化變革驅動社會發展,挖掘新疆新質生產力新方向
一是構筑智能化、高效率的數字政務服務體系。積極推動數字政務領域的制度與規則創新,強化政務數據的有效整合與開放共享機制,實現跨部門、跨層級的政務事務高效協同運作。有計劃地統籌規劃并實施一體化政務服務系統的整體建設,著力推進技術、業務與數據的高度融合,持續助推新疆數字政府建設,提升數字化政務服務水平,力爭實現一網通辦、一網通管、一網協同等服務目標,推進“互聯網+”在交通建設、公務執法、衛生醫療、教育等主要行業管理中的應用。
二是致力于構建包容普惠、便捷高效的數字社會環境。系統性地推進智慧城市、智慧農村、智慧社區以及智能家居的協調發展,促進數字公共服務普惠化、數字社會治理精準化、數字生活智能化。充分運用先進的數字技術手段,對公共安全保障、城市精細化管理、基層社會治理等領域給予強有力的技術支撐,以此提升數字社會治理的綜合效能。
同時,加快居民數字化技術的普及,推動新疆本土居民共享數字經濟發展成果,引導公共資源流入我國邊緣地區,提高資源分配的均衡性,以確保各族群眾能夠適應并積極參與到數字化轉型進程之中。
參考文獻:
[1]庹俊飛,陳兵,孫景兵.新疆數字經濟發展與對策研究[J].新疆社科論壇,2023(4):45-52.
[2]張森,溫軍.數字經濟賦能新質生產力:一個分析框架[J].當代經濟管理,2024(4):45-52.
[3]周文,葉蕾.新質生產力與數字經濟[J].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24(3):17-28.
[4]焦方義,杜瑄.論數字經濟推動新質生產力形成的路徑[J].工業技術經濟,2024,42(3):3-13+161.
[5]王飛,韓曉媛,陳瑞華.新質生產力賦能現代化產業體系:內在邏輯與實現路徑[J].當代經濟管理,2024(2):12-19.
[6]翟緒權,夏鑫雨.數字經濟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機制構成與實踐路徑[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4(1):44-55+168-169.
[7]劉友金,冀有幸.發展新質生產力須當拼在數字經濟新賽道[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4,27(1):89-99.
[8]翟曉葉.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的現實意義及對策[J].北方經濟,2021(4):45-48.
[9]景國文. 智慧城市建設能否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J].財經理論研究, 2024(4):25-36.
(作者單位:新疆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責任編輯:康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