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社縣人民檢察院鳴奏“黨建領航,政治建院”主旋律,以加強檢察院黨組織建設為主線,以開展主題教育活動為載體,筑牢檢察干警政治靈魂與忠誠擔當。概之體現四個特色:
特色之一: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加強檢察院班子建設。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院黨組把主題教育作為政治任務走深走實。遵循“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要求,錨定“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目標,全面落實“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措施,明確責任分工,層層壓茬推進。院領導領題調研,察實情、出實招、解難題,以實際成效推動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定期向縣委報告工作,按時召開黨組中心組學習會,嚴格落實民主集中制度,確保院黨組把方向、管大事、謀大局;強化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的政治擔當,推動榆社檢察制度優勢向治理效能的有效轉換。
特色之二:以黨建工作為龍頭,全力提升檢察隊伍素能。聚焦政治理論學習。以創建黨建品牌、創建模范機關、創建紅旗支部“三個創建”為切入點,持續抓好黨建工作與隊伍建設有機融合。借助中檢網院、山西干部在線學院等網絡平臺,開展黨建理論教育培訓,開展政治輪訓和理論測試,使干警真正做到學而有思、學而有信、學而有行。聚焦檢察隊伍建設。把專業化作為檢察隊伍建設的核心,健全完善“檢察官教檢察官”及“同堂培訓”教育機制,選聘經驗豐富、業務精尖的檢察人員開展專題業務培訓,與公安、法院、律師開展同堂學習。加強全員工作考核,科學合理設置考核指標,嚴格落實日常考核制度,強化考評結果運用,干警的業務素養為之提升。聚焦清廉機關建設。營造清廉氛圍、培育清廉文化、鍛造清廉鐵軍。堅持“抓前端、治未病”,嚴格落實司法辦案“三個規定”,嚴格規范用權,嚴守紀律規矩;緊盯重要節點、關鍵崗位,管好“班長”,帶好“班子”,以上率下,嚴格自律。
特色之三:以奮力爭先為使命,全面打贏“脫薄”攻堅戰。2021年初,榆社縣檢察院被列為薄弱基層院之后,全院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強基導向”要求,由檢察長帶頭管總,全院干警凝心聚力、奮力爭先,堅持隊伍建設與檢察業務融合發力,變壓力為動力,變被動為主動,倒逼檢察業務和隊伍建設向好發展,全力打贏“脫薄”攻堅戰。通過一年不懈努力,全院各項考核指標逆勢上揚,檢察工作綜合質效為之明顯提升,在山西檢察業務高質量發展59項標志性指標中,榆社縣檢察院綜合排名由2020年的全市末位躍居全市第二名,其中28項指標位居全市第一,如期實現了“脫薄”既定目標,贏得了上級的充分肯定及高度贊譽。
特色之四:以文化建設為目標,筑牢檢察干警政治信念。堅持用黨建引領檢察文化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先后舉辦“巾幗心向黨,建功新時代”主題黨日活動、“黨在我心中”黨史知識競賽活動、“歡度國慶節·喜迎二十大”文藝匯演、赴八路軍總部舊址開展“賡續檢察初心·厚植清廉文化”紅色教育,增強黨員隊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弘揚英模精神,彰顯引領作用。認真開展“評優選樹”工作,榆社縣檢察院郭躍同志榮獲最高人民檢察院“從事密碼工作二十年”通報表揚、胡國艷同志榮獲省檢察院“先進個人”表彰,充分發揮了優秀干警示范引領作用,營造了人心順、院風正、氣象新的檢察人文發展氛圍。
公平公正,司法為民,是黨的司法工作的根本宗旨,也是踐行檢察工作的靈魂所在。榆社縣人民檢察院以“推動檢察工作提質增效”為統領,依法能動履行法律監督職責,著力推進“平安榆社”健康發展。
——依法懲治刑事犯罪,努力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感。榆社縣檢察院積極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依法嚴懲各類刑事犯罪。嚴厲打擊搶劫、強奸等嚴重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的重大刑事犯罪,有力維護了社會安定有序。持續深入打擊治理電信網絡犯罪,積極開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深入推動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堅持打防并舉、源頭治理,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持續加大追贓挽損工作力度,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努力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
——全面加強訴訟監督,努力守護公正司法正義底線。積極推進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聯合市場監管局共建“兩法銜接”信息共享平臺。加強審判活動監督,切實維護司法公平正義。加強刑事執行監督,對2018年至2022年判決生效的17個職務犯罪財產刑部分開展執行檢察專項監督,發出糾正違法通知2份,推動刑事財產執行法治化運行。
——做實行政民事檢察,努力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積極發揮行政檢察“一手托兩家”作用,積極開展行政執法行為檢察監督專項活動,辦理的行政違法行為監督案件,行政機關整改率100%,有效促進了依法行政。深入開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真正實現“案結、事了、人和”。積極開展支持起訴協助農民工討薪專項活動,協助解決欠薪問題。有效辦理醫療事故糾紛、提供勞務者受害糾紛、機動車交通事故受害方支持起訴案件,有力維護了弱勢群體合法訴求。
榆社縣人民檢察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秉持司法為民理念,彰顯司法人文關懷,恪守司法為民的初心,在司法為民的實踐中積極探索四個途徑:
實踐之一: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檢察院開展“呵護民生·守護公益”法律宣傳活動,在生態環境、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以及英烈保護等多個領域持續發力,認真開展“打擊水土保持違法行為·保護黃河中游生態環境”“紅色文化遺址和英雄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專項活動。堅持實施“生態立縣”戰略,認真落實“河湖長+檢察長”工作機制,辦理的一起督促治理濁漳河河道非法采礦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被評為省級涉水典型案例,并在全省予以推廣。圍繞云竹湖開發保護及縣域河道治理開展定期監督巡查,督促開展河道治理,有效筑牢了綠色發展生態屏障。
實踐之二:優化法治營商環境。全面推進涉案企業建設,完善檢企常態化聯絡機制,按照“點單式普法需求”,為企業提供“菜單式”精品法治服務。開展涉案企業改革后,辦理涉企案件4件,其中2件適用整改,依法作出不起訴決定。加大涉企“掛案”清理監督力度,對符合條件的涉企案件進行排查梳理。搭建法律服務平臺,在榆社宏安建筑公司設立法律服務工作站,建立企業和項目建設風險隱患排查預警機制,開展入企座談、法律咨詢及普法宣傳,加強涉企民事執行監督力度,用法治力量為企業經營保駕護航。
實踐之三:強化群眾信訪和司法救助工作。做好“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工作,堅持檢察長接訪和領導包案制度,受理的涉法涉訴信訪案件,全部實現息訴罷訪,實現矛盾化解。全面深化行政檢察監督依法護航民生民利專項活動,深入開展司法救助,堅持“應救盡救、能救則救”的原則,與民政、紅十字、社區等建立救助信息共享機制,形成救助合力,提高人民群眾滿意度。
實踐之四:提升未成年人司法保護質效。著力構建未成年人保護新格局,打造未檢“一站式”辦案機制,對涉罪未成年人,最大限度教育、感化、挽救。嚴厲打擊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嚴格落實強制報告及入職查詢制度,開展密切接觸未成年人行業入職查詢203人次。嚴格落實“法治副校長”工作要求,開展法治進校園講堂19場次,開展“檢愛同行·法治進鄉村”巡講活動5場次,宣傳覆蓋師生千余人。組織民政、教育、衛健、公安、法院、學校等35個單位聯合召開預防侵害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座談會,凝聚社會各界力量,構建立體保護體系。
踐行新時代,奮進新征程。榆社縣人民檢察院在推進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實踐中,做了大量探索性工作,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今后,全院將以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加快推進檢察工作現代化進程,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對檢察司法的新期待,通過抓班子、帶隊伍、爭一流,努力打造一支人民群眾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的檢察鐵軍,推動榆社檢察工作邁向新的發展水平!
(作者:張鴻飛,山西省榆社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