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針對5G通信環境下無人機路徑規劃優化問題進行了研究。考慮到5G信號的寬帶特性和通信衰減模型的影響,提出了一種結合信號衰減和無人機續航能力的路徑規劃方法。在仿真分析中,首先建立了5G信號的衰減模型,并利用該模型對飛行路徑進行優化,同時引入適應度函數對路徑規劃的質量進行評估。結果表明,通過5G信號環境下的優化策略,無人機能夠有效應對信號衰減的挑戰,實現最優路徑規劃,提升任務完成效率。期望該研究能夠為無人機在5G網絡環境下的應用提供理論支持,為未來的通信技術和無人機協同作業提供實踐參考。
關鍵詞:5G通信;信號衰減;路徑規劃;無人機
引言
隨著5G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低延遲和高帶寬的優勢使其在無人機領域的應用成為可能。特別是在電力巡檢、監控等任務中,無人機不僅需要處理復雜的飛行路徑規劃問題,還要面臨通信信號覆蓋和穩定性的挑戰[1]。傳統的無人機路徑規劃多依賴于固定的通信環境,而在5G網絡環境下,信號的衰減效應和帶寬的影響對路徑規劃有著重要的制約作用[2]。本研究通過仿真分析,深入探討了5G通信對無人機路徑規劃的影響,并提出針對性的優化方法,為未來無人機在5G網絡環境下的應用提供了理論指導[3]。
1. 電力巡檢場景下5G信號質量分布建模
隨著5G技術的廣泛應用,在電力巡檢中對信號質量的要求更為嚴格,因此,本文深入探討了5G信號的帶寬、信號傳播損耗、網絡覆蓋性能等方面[4]。具體來說,本文研究了在城區宏站(urban macro,UMa)場景下的5G信號傳播模型,考慮了視距傳播(LOS)與非視距傳播(NLOS)的結合,并分析了帶寬和模型寬度如何影響信號的覆蓋與路徑損耗。5G信號的傳播模型主要通過以下公式進行描述,即
式中,LdB為路徑損耗(單位:dB),d是信號傳播的距離(單位:米),n是路徑損耗指數,A是常數項,代表其他環境因素的影響。在5G信號的傳播中,信號質量不僅受到傳播距離的影響,還與網絡帶寬的要求密切相關,帶寬越大,信號的衰減越明顯。
式中,BW為信號的帶寬,C為信號的容量,SNR為信噪比。該公式表明,在同樣的信噪比條件下,帶寬越大,信號的容量也越大,意味可以傳輸更多的數據。然而,帶寬的增加也可能導致更高的路徑損耗,因此,在5G網絡部署中需要平衡帶寬和信號強度,以確保穩定的通信質量。通過分析不同帶寬需求對信號質量的影響,可以更精確地預測電力巡檢場景下的信號覆蓋情況,并根據實際需求進行優化調整。例如,在變電站區域內,由于信號傳播可能受到建筑物、設備等遮擋,非視距傳播會顯著增加[5]。
2. 信號約束下的多無人機電力巡檢路徑規劃
針對多無人機電力巡檢路徑規劃問題,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遺傳算法的路徑優化方法,結合5G信號質量和飛行路徑約束條件,如圖1所示。
在電力巡檢的實際應用中,無人機的航跡規劃不僅需要考慮飛行距離,還須充分考慮信號質量、帶寬需求和網絡覆蓋等因素,尤其在使用5G網絡進行實時數據傳輸時,信號的穩定性和帶寬的要求對路徑選擇有重要影響。遺傳算法是一種基于自然選擇和遺傳機制的優化算法。在考慮信號約束的情況下,適應度函數可以表示為
式中,PathLength是無人機飛行的總距離,PathLoss是信號衰減,反映了信號的衰減程度,a和β是權重系數,用于調節飛行距離和信號質量對路徑選擇的影響。為計算信號損耗,考慮到5G信號的視距傳播(LOS)與非視距傳播(NLOS)特點,路徑損耗公式可以改為
式中,n是路徑損耗指數,通常取值范圍為2到4,d是變電站設備之間的距離,在5G網絡中,路徑損耗與帶寬需求密切相關,因此,在不同的傳輸條件下,信號質量的衰減程度有所不同。此外,考慮到最大路徑損耗值對信號質量的影響,可以通過以下公式估算信號質量。其中,PLmax是最大允許路徑損耗,用于歸一化信號質量。該公式能夠綜合評估視距傳播和非視距傳播下的信號質量,為多無人機路徑規劃提供了有效的信號質量依據[6]。具體的飛行路程約束計算公式為
式中,Vmax是無人機的最大飛行速度,Tflight是飛行時間,Speed是巡檢過程中無人機的實際飛行速度。通過此公式,可以確保每架無人機在飛行過程中不會超過最大續航時間,避免因路徑過長而導致任務無法完成[7]。最終,綜合的適應度函數可以表示為
式中,γ是續航時間的權重系數,確保路徑規劃不僅滿足信號質量要求,還能在時間限制內完成巡檢任務。這種方法能夠有效地解決在復雜電力巡檢環境下,如何在保證信號質量的前提下優化無人機航跡的問題。Endurance 表示無人機的續航能力,通常由電池容量和飛行功率共同決定。它在路徑規劃中反映了無人機能夠持續飛行的時間長短,是優化航跡時需要綜合考慮的重要參數之一。
3. 仿真分析
本文研究主要聚焦在條件受限時5G通信環境下無人機的路徑規劃問題,特別是在通信帶寬、信號衰減、續航能力的影響下,如何優化無人機的飛行路徑。與傳統的飛行路徑規劃問題不同,5G網絡的信號質量和帶寬限制對路徑規劃有著直接影響,因此,需要引入5G信號衰減模型來綜合評估無人機在不同信號環境下的飛行效果。
3.1 信號衰減模型與路徑規劃
在5G通信環境中,信號衰減是影響通信質量的主要因素。信號衰減(PathLoss)可以通過以下公式計算,即
式中,PathLoss(d)表示在距離處的信號衰減值,PathLoss(d0)為參考距離d0處的信號衰減值,n為環境因子(通常取值為2到5之間),而d為飛行距離。通過這個模型,能夠模擬無人機飛行過程中,信號隨距離增加而衰減的情況。為保證無人機能夠在5G通信網絡下順利執行任務,需要考慮路徑規劃時的信號衰減和飛行高度的影響。假設無人機的飛行高度與變電站的設備高度相同,那么其通信質量也會受到飛行路徑中信號衰減的影響。為對信號衰減進行評估,還需要考慮飛行路徑的優化,使無人機在路徑規劃中選擇信號質量較好的路線,從而提高任務執行的效率[8]。
3.2 適應度函數
為綜合考慮信號質量和無人機的續航能力,本研究提出了一個綜合適應度函數(fitness function),該函數結合了信號衰減和續航時間(endurance)兩方面的因素。適應度函數可以表示為
式中,W1和W2分別是信號衰減和續航時間的權重系數,PathLossmax為最大允許的信號衰減,Endurancemax為無人機最大續航時間。信號衰減部分通過計算路徑上的每個點的衰減值,結合實際通信需求來進行優化。續航時間部分則考慮了無人機的最大飛行時間,確保路徑規劃不會超過其續航能力。此外,適應度函數中還考慮了其他因素,如飛行速度(Vsalesmen)、角速度((Wsalesmen)、加速度((Asalesmen)等,這些因素會影響無人機的飛行時間和路徑選擇[9]。
3.3 模型參數設定
在進行仿真分析時,需要根據實際的飛行環境和任務需求設定一系列系統參數,這些參數對路徑規劃的優化至關重要。本次仿真所使用的關鍵系統參數如表1所示。
3.4 仿真結果分析
通過設定以上參數,仿真結果可以幫助評估在不同信號條件下無人機飛行路徑的合理性。特別是在5G網絡環境中,通信帶寬和信號衰減對路徑規劃的影響尤為重要。根據實驗結果,信號衰減較大的區域會導致無人機飛行速度和續航時間的下降,從而影響整體任務的完成效率。最終,適應度函數的優化過程不僅保證了路徑的最優性,同時也確保了任務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和電量限制內完成[10]。
4. 結果
通過5G信號衰減模型計算,發現信號衰減在遠距離和高樓層環境中顯著增加,影響無人機的飛行效率和通信穩定性。實驗中,使用Pathloss模型估算信號衰減,在信號衰減較大的區域優化飛行路徑。適應度函數結合了信號衰減和無人機續航能力,通過優化權重系數找到最優路徑。仿真結果表明,優化后的路徑有效減少了信號衰減的影響,確保任務順利完成。在信號較差區域,適應度函數增加續航能力權重;在信號良好區域,選擇較短路徑提高效率。優化后的路徑規劃不僅提高了飛行效率,還確保了信號質量和任務完成率,尤其在5G網絡環境下,考慮信號衰減使路徑規劃更加精準。
5. 案例分析
國網河南省駐馬店供電公司采用5G技術優化無人機巡檢路徑。在該案例中,通過對不同區域信號衰減情況的分析,得出了如下信號強度與飛行路徑的優化數據。優化路徑涉及信號衰減模型和遺傳算法的結合,具體應用過程如下:在前文所述公示為遺傳算法優化提供基礎數據的前提下,通過自由空間傳播模型(FSPL)計算每個區域的信號衰減,并根據衰減程度調整路徑。例如,區域D的信號衰減較大(9dB),通過路徑調整,使飛行時間減少28%。模型公式為
L(d)=20log10(d)+20log10(f)+20log10(4π/c)
式中,L(d)表示信號衰減,單位為dB。d表示信號傳播距離,單位為米,f表示信號頻率,單位為Hz,c表示光速,值為3×108m/s。在該案例中,重點在于單一區域內的信號衰減具體計算及路徑調整策略。使用自由空間傳播模型(FSPL)的公式。主要為了針對不同飛行距離d、信號頻率f和光速c下,準確評估信號衰減值L(d),從而直接指導路徑優化的局部調整。
遺傳算法通過模擬自然選擇優化飛行路徑,減少不必要的飛行。通過信號衰減計算和遺傳算法優化路徑,任務效率提高。優化前后的數據對比如表2所示,數據表明,特別是在信號損失較大的區域(如區域D),優化后的路徑減少了23%的巡檢時間。
信號衰減模型和遺傳算法的結合使得巡檢任務的效率顯著提升,優化后的路徑有效減少了飛行時間,并確保信號穩定,展示了算法的實際應用效果。
結語
本文研究通過結合5G通信技術,探索了在5G信號環境下的無人機路徑規劃優化問題。通過建立信號衰減模型,并引入適應度函數對飛行路徑進行優化,研究表明,5G網絡的高帶寬、低延遲特性為無人機提供了更加穩定的通信保障。在信號衰減的影響下,無人機的飛行效率和續航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平衡。通過仿真分析,證明了優化后的路徑規劃能夠在5G通信帶寬下顯著提高任務完成效率與穩定性。本文研究為未來無人機在復雜通信環境下的應用提供了重要參考,也為5G通信技術在無人機領域的實際應用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陳鑫,王路平,陳冕,等.基于BEVFusion算法的電力巡檢無人機研究[J].機械設計,2024,41(S2):30-34.
[2]楊繼陽,歐陽權,叢玉華,等.基于Transformer改進強化學習的無人機電力巡檢規劃[J].機械與電子,2024,42(10):54-60,68.
[3]歐宇航,胡明輝.無人機電力巡檢通信最佳協作中繼選擇方法研究[J].自動化儀表,2024,45(10):70-74,79.
[4]唐陽.基于深度強化學習的電力系統多無人機巡檢路徑規劃[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24(10):134-136,159.
[5]張保平,田啟泉,彭勇.基于改進YOLOv4的無人機電力巡檢障礙物目標檢測研究[J].現代傳輸,2024(4):56-59.
[6]陳博帆,潘可達,陳靜川,等.面向電力巡檢場景的多無人機任務分配與路徑規劃方法[J/OL].南方電網技術,1-9[2024-11-20].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4.1643.TK.20240801.0934.002.html.
[7]楊芳,鄭維龍.基于無人機遙感技術的電力巡檢方案研究[J].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4,17(4):85-88.
[8]尹為松,楊彬彬,范海波,等.無人機路徑規劃在電力巡檢中的應用研究[J].產業科技創新,2024,6(3):118-121.
[9]王鵬飛.5G無人機自動巡線技術在電力輸電線路巡檢的實現策略[J].中國高新科技,2023(10):69-70.
[10]王欣然.電力系統無人機全自動精細化巡檢方案[J].數字傳媒研究,2022,39(5):27-29.
作者簡介:牛磊,碩士研究生,工程師,821659904@qq.com,研究方向:變電運維;宗欣妍,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電氣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