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在上跨現有高速公路、鐵路、城市主干道的工程中,鋼箱梁頂推施工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施工方案,可保證高速公路、鐵路、城市主干道正常通車,在一定程度上既節約了工程造價,又能安全、順利完成跨線橋箱梁的架設施工。如何實施鋼箱梁頂推是整個跨線橋施工中的重中之重,該文以晉江市東部快速通道一期工程為例,介紹了鋼箱梁頂推施工技術在跨線橋施工的應用,選擇SLBLJ-450型步履機,順利完成了鋼箱梁的架設,該工程的順利實施可為同類鋼箱梁施工提供技術參考。
關鍵詞 鋼箱梁;頂推施工;步履機;監測
中圖分類號 U44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8949(2024)23-0091-03
0 引言
隨著新時代城市交通建設不斷向綜合立體交通發展,跨越高速公路、鐵路、城市主干道等重要交通干線,已成為當今立體交通建設的必須面對的一個技術難題。如何在保證高速公路、鐵路、城市主干道正常通車的情況下,又能順利完成跨線橋箱梁的架設施工,該文以工程實例為研究背景,針對跨線橋鋼箱梁頂推施工技術進行以下探討。
1 工程概況
晉江市東部快速通道一期工程,主線按一級公路兼城市快速路標準設計,設計速度80 km/h。其中K6+656~K7+025段主線橋上跨環城高速及僑暉路,與地面高差約22 m,采用鋼箱梁形式跨越,分為兩跨(39.17+36.92=76.09 m),鋼箱梁為單箱六室等寬鋼箱連續梁,梁高1.6 m,寬34.5 m,總重量1 446 t。為確保施工時環城高速及僑暉路正常通車,設計采用頂推鋼箱梁施工法進行施工。
2施工步驟
2.1鋼箱梁的制作及分段
鋼箱梁應嚴格按設計圖紙生產,不得擅自進行任何改動,如需調整應征得設計方同意。鋼箱梁節段的劃分應根據道路運輸綜合條件及吊裝頂推工藝考慮,并經設計確認,鋼箱梁分為35節段,其中最長鋼箱梁尺寸為(高×寬×長)1.6 m×5.05 m×16 m,最重約48 t。
2.2 鋼箱梁運輸
運輸車輛采用16 m長平板半拖掛車,運輸前應將運輸方案報交警部門審查。運輸中應保持勻速行進,避免急剎車,防止梁段慣性前沖,同時運輸車輛的前后應安排引導車和監護車隨行,保證能按時、安全到達指定位置。
2.3 鋼箱梁吊裝
2.3.1 吊車及配件的選型
(1)吊車選型。經最大吊裝工況驗算,確定采用一臺400 t履帶吊進行吊裝。
(2)吊耳選型。通過組建模型及布置吊耳位置,經驗算,確定吊耳采用Q345C鋼,板厚30 mm,兩側為兩塊加勁板。
(3)卸扣選型。根據吊耳布置及荷載分布情況,按最不利情況計算,選用現有的額定負載25 t美式弓形卸扣可滿足使用要求。
(4)鋼絲繩選型。經模擬、驗算,最后確定選用鋼絲繩(型號為6×37+1),直徑為φ36 mm,抗拉強度為1.670 kN/mm2。
2.3.2 鋼箱梁吊裝
箱梁運至現場時與吊車并行排列,從運輸車上起吊梁段至拼裝區進行拼裝。頂推前需按階段將單節段鋼箱梁吊裝至拼裝平臺進行分組拼裝,檢測合格并涂裝完成后再進行頂推施工。
(1)拼裝支架架設,臨時支架設置在梁段接口位置,每個接口位置設2組支架,支架上方放置調整墊塊,調整墊塊高度約200~300 mm,高度根據實際測量設置,拼裝支架調整墊塊高于頂推支點約50 mm。
(2)試吊,檢查吊車、吊耳卸扣、鋼絲繩等是否正常,確認無安全隱患后,運輸車方可離開。
(3)吊臂回旋至安裝位置上空后停止,梁段通過鋼絲繩保持穩定后下落至臨時拼裝支架調整墊塊,吊車受力狀態穩定,檢查梁段與調整墊塊是否接觸均勻,用RTK和水準儀分別測量復核梁段軸線和各點高程。若有偏差,則反復調整吊裝至要求位置后,梁段方可落至調整墊塊上并用碼板做臨時固定,梁段放置穩定后吊車方可落索。
(4)吊車回轉為下段梁段吊裝做準備。
(5)梁段拼裝焊接并涂裝完成后,采用步履千斤頂將梁段整體頂起,并升高擱墩,使梁體與臨時支墩完成脫離,準備頂推。
2.4 鋼箱梁的現場涂裝
鋼箱梁底漆、中間漆涂裝在生產廠家完成,現場再組織對鋼箱梁面漆的涂裝。除此外,在鋼箱梁架設前、后應對箱梁出現破損的地方進行修補。涂層應均勻,無起泡、流掛、龜裂、干噴和雜物現象。應對涂層進行檢測,確保涂裝質量。
2.5 鋼箱梁頂推
按鋼箱梁頂推工況驗算,鋼箱梁的主梁以及中橫梁、端橫梁的持久狀況承載能力極限狀態驗算、持久狀況正常使用極限狀態驗算、持久狀況應力均滿足規范和設計要求,支座承載力滿足頂推施工的要求。
2.5.1 步履式結構
根據實際情況,鋼箱梁頂推選用6臺SLBLJ-450型步履機。單臺設備的主要技術參數:垂直頂升力為450 t,
最大頂升高度為150 mm;縱向推力為60 t,最大行程為900 mm;橫向糾偏力為50 t,最大糾偏行程為50 mm;理論頂推速度約為10m/h,綜合平均頂推速度約為6m /h。設備進場時,應分析其功率,運行前對設備同步性進行試推,前后行程最大偏差不宜超過3%,同時在施工中監測步履機同步情況。
2.5.2 步履式頂推支架結構
綜合客觀條件,擬布置6組步履機支架進行鋼箱梁頂推,頂推支架結構如圖1所示:
縱向分配梁上放置步履機,在其前后布置擱墩。步履機上的滑箱與鋼箱梁腹板對應,為了防止產生過大偏心力,在擱墩及步履機豎向千斤頂上都布置了半球形球冠,即可保持球冠上的分配梁與鋼箱梁底板緊密接觸,防止脫離。
2.5.3 步履機的布置
頂推施工應一次性頂推,即待鋼箱梁整體拼裝完成后,將其整體頂推至設計位置。根據施工圖紙和鋼箱梁節段劃分,將步履機位置設置如圖2所示:
2.5.4 頂推施工
采用步履式頂推施工方式,到位后整體落梁方式施工。具體流程如下:
步驟1:場地整平,安裝拼裝支架和頂推臨時墩;
步驟2:在3~6號墩混凝土橋上整體拼裝鋼箱梁及后導梁,前導梁在地上拼裝后整體吊裝至橋上備裝;
步驟3:鋼箱梁頂推17 m和前導梁拼接,4、5#墩支點調整高度;
步驟4:鋼箱梁頂推23 m,前導梁靠近2#墩, 4、5#支點調整高度,拆除6#墩頂推設備至2#墩;
步驟5:整體向前頂推35 m,前導梁靠近1#墩,2、4#支點調整高度,拆除5#墩頂推設備至1#墩;
步驟6:頂推55 m,過程中拆除4#墩頂推設備至0#支墩,至后導梁脫離3#墩支點,調整支點高度;
步驟7:頂推到位并拆除前后導梁,準備落梁;
步驟8:落梁到位。
頂推過程中應做到:同步頂升、同步前進、同步下降、全速后退。若步履機出現嚴重故障導致無法繼續使用時,先將鋼箱梁落在步履機擱墩或永久墩上,拆除該步履機周圍可能影響到步履機拆卸的構件,最后用手鏈葫蘆將步履機吊下平臺進行處理。
2.6 落梁施工
由于拼裝位于混凝土現澆梁上側拼裝,因此頂推到位后鋼箱梁高出就位位置約3 m,需要高位同步落梁。該工程落梁方式采用同步分點起落梁,分層抽換鋼板的方法進行落梁。
落梁裝置包括落梁千斤頂(采用步履機)和落梁保護墩。落梁千斤頂共設置6臺,在每個鋼支架支墩上各設置兩臺;落梁保護墩共設置6個,每個千斤頂側設置1個,保護墩采用鋼板和型鋼組合而成,高度根據落梁保護墩的具體位置尺寸確定,現場進行加工,但應滿足落梁分成抽換的要求。
步驟1:移除支架上部步履機前后臨時擱墩,在永久墩墩頂放置50 cm高與10 cm高的落梁墊塊若干個,此時步履機頂面離梁底距離2 cm;
步驟2:在梁底焊接吊耳,利用手拉葫蘆將步履機提起,移除步履機下部1層50 cm墊塊,并在上方放置4層10 cm鋼墊塊;
步驟3:步履機起頂15 cm,移除永久墩頂上部一層10 cm鋼墊塊;
步驟4:步履機豎向頂回程15 cm,將鋼梁落于永久墩處落梁墊塊上,移除步履機頂上部一層10 cm鋼墊塊;
步驟5:每次落梁10 cm,直至永久墩處上部10 cm高鋼墊塊全部移除;
步驟6:步履機起頂15 cm,移除永久墩上部一層50 cm墊塊,并替換為5層10 cm小墊塊;
步驟7:依次每次落梁10 cm,直至永久墩上部10 cm小墊塊全部移除;
步驟8:依次循環落梁,直至鋼梁整體落于永久墩支座上方。
2.7 頂推糾偏措施
頂推過程中,每次頂推動作完成后應立即檢查鋼箱梁是否發生偏移,避免發生橫向偏移。若偏移距離超出
5 cm,則采用如下措施進行糾偏:
(1)在鋼箱梁前、尾端的中線位置設置控制標志。用RTK實時測量出其各控制點的坐標反算出鋼箱梁所處位置的橫向偏移量,并同步將橫向偏移量提供給步履機操控人員及時進行糾偏[1]。
(2)當發現鋼箱梁偏移后,應立即調整步履機。若前端發生偏移,則需對前端步履機進行局部糾偏;若后端發生偏移,則需對后端步履機進行局部糾偏;若發生整體偏移或者小幅度旋轉,則可通過前后糾偏頂調整偏移距離及偏移角度。在糾偏時,步履機豎向千斤頂處于頂升狀態,兩側糾偏頂帶動步履機上部滑箱進而帶動鋼箱梁向左或者向右偏移。偏移距離可根據糾偏頂行程進行調整。糾偏完成后,糾偏頂回收,豎向千斤頂回落,然后再進行下一次頂推循環,如此反復調整至要求位置。
2.8 鋼箱梁頂推施工監控
(1)拼裝胎架頂面平整度監控。即在胎架上設置長期監控點,如出現偏差,立即停止拼裝,并進行處理。
(2)監測頂推過程中頂推支架的變形情況。即通過在頂推支架上方設置操作平臺監測臨時墩的變形與位移。
(3)頂推同步性監控。應在頂推前進行試推,收集各個步履機頂推數據,對其同步性進行調整。在步履機上安裝位移與壓力傳感器,以便在頂推時實時觀測每臺步履機上的反力與其頂推距離的一致性,進而保證鋼箱梁的不偏位。
(4)主梁應力監控。一般需在鋼箱梁內部貼應變片進行測試,一旦出現異常情況,則應暫停施工,找出原因并采取合理措施保證頂推順利進行。
(5)溫度監測。對施工現場溫度進行實時監測,判斷其是否對施工產生不利影響。若存在較大的影響,則應對預推時間做必要調整。
(6)主梁中軸線位置監測。頂推時應實時觀測主梁中軸線位置,及時糾偏,確保梁軸線位置正確。在觀測步履機的同時應對鋼箱梁腹板位置進行觀測,確保每次頂推時兩側腹板都在步履機滑箱中心線上;通過步履機上的位移傳感器實時監測步履機偏移情況,從而及時對鋼箱梁進行糾偏。
3結果及技術總結
該項目在鋼箱梁吊裝、頂推完成后,對軸線偏位、落梁反力、支點高差及外觀質量等進行檢查,實測值滿足《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2017)規定,且均未發現鋼箱梁主體焊縫存在明顯開裂,故采用的鋼箱梁頂推施工方案切實可行。
4 結束語
該文通過對跨越高速公路、鐵路、城市主干路等特殊場地條件的鋼箱梁橋頂推施工進行探討,針對案例項目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施工方法,因地制宜,有助于降低對既有道路正常通車的影響,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對今后同類型橋梁施工有很好的借鑒和參考意義,可實現節約成本和縮短工期的目標,同時提高施工安全性。
參考文獻
[1]田浩亮,錢克訓,孫寧.基于頂推施工的變截面鋼箱梁設計[J].公路, 2023(7):16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