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0日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為新時代教育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會議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提升教育公共服務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讓教育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優化區域教育資源配置,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逐步縮小城鄉、區域、校際、群體差距。持續鞏固‘雙減’成果,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水平,提高課后服務質量。深入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受益面,提升終身學習公共服務水平”。
近年來,北安教育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地推進教育強市建設。教育部門從人民群眾對教育工作感受最強烈的難點、痛點問題著手,通盤考慮,分類施策。學前教育推進普及普惠,擴大公辦學前教育資源,持續增加學前教育學位供給。義務教育聚焦優質均衡,促進優質資源共享,全面鞏固“雙減”成果,切實解決好部分學生家庭經濟負擔和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問題。高中教育以教學質量提升和辦學特色發展為重點,不斷提升辦學實力和品位。職業教育聚焦產業發展目標,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我市生態農業、現代服務業等產業鏈有機連接。
2018年以來,北安市成功承辦了全國優質區域教育現場會、全國優質區域德育發展現場會以及中國高中六校聯盟會議等高規格教育改革研討會議,高中教育質量領跑區域教育。全國首家人民教育家研究院實訓基地、全國第1637個孔子學堂落戶北安。承擔的國家級教育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創建工作全省唯一試點單位高分通過了國家考核驗收,并作為典型經驗在全省進行推廣。深入推進體教融合工作,培養輸送的國家短道速滑運動員曲春雨,在北京冬奧會2000米混合團體接力決賽中與隊友勇奪冠軍。北安市教育局與中國教育報刊社人民教育家研究院、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市教育局、延安市寶塔區教育局、珠海市金灣區教育局以及俄羅斯遠東太平洋國立大學簽訂教育交流合作協議。北安市教育局榮獲第五屆全國教育創新改革優秀獎,并被評為區域教育品質提升先進單位。全國62所知名大學在北安一中建立優質生源基地。“紅色北安、品質教育”在《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人民教育》《黑龍江教育》等國家以及省級教育主流媒體得到廣泛宣傳。
下一步,北安教育將按照北安市委市政府建設龍江北部區域中心城市的總體目標,加快建立與北安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產業結構相適應、規模適當、功能齊全、結構合理、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較高的現代教育體系,力爭實現教育綜合實力躋身全省先進行列,教育發展主要指標位居全省縣級前列,全面推進區域教育優質健康發展,初步建成區域現代化教育強市的目標。
一是全面改善辦學條件。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加大財政投入,優化頂層設計,優先安排、全力支持和保障教育事業發展。進一步優化學校布局調整,學校基礎設施和教育技術裝備達到省定標準,全面完成中小學(幼兒園)基礎設施創優建設和中職學校達標工程建設,打造教學設施更完善的教育新高地。
二是全面優化師資隊伍。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加強教師培訓管理,提高教師待遇,進一步激發教師內生動力,讓廣大教師安心從教、熱心從教。全市教師的年齡、知識及學科結構優化合理,達到與各學段各學科相適應的教師人才發展需求。建立100名素質高、業務精、能力強的名師隊伍和10名專家型校長梯隊,打造師資水平更優的教育新高地。
三是全面治理教育生態。對標先進地區、省內一流,創新教育模式,深化教育研究,創建教育標準,全市教育評價體系完善,“雙減”“五育并舉”等成效明顯,教育生態風清氣正,群眾對教育的獲得感、滿意度得到全面提高,打造教學管理更嚴的教育新高地。
四是全面提升教育質量。進一步激發教育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率先建成質量更加優質、結構更加優化、保障更加全面、服務更加高效的教育體系。全市學前教育三年毛入園率90%以上、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90%,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52%以上;義務教育鞏固率達100%,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達到100%;高中教育整體水平全面提高,打造發展活力更強的教育新高地。
五是全面加強教育供給。發揮教育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全力打造更多優質學校。創建高品質示范園2所、高品質示范義務教育學校4所、高品質示范高中2所,讓北安教育資源成為最突出的優勢,教育質量成為最有力的供給,教育魅力成為最矚目的凝聚,讓每個孩子都有學上、上好學,打造引領動力更足的教育新高地。
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為我們提供了行動指南和強大動力。北安教育將錨定“優質”這一總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動教育教學質量邁上新臺階,全力促進教育公平,全方位優化教育生態環境,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實現業興景美民富人和的新北安,提供強有力的教育支撐和人才保障。
(本文作者系北安市教育體育局局長)
編輯/楊馥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