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下稱新《公司法》)正式施行。本次修訂中,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以下合稱董監高人員)的職責及合規義務相較之前的法律規定發生了較大變化,需重點關注。
●忠實勤勉義務
舊《公司法》規定了董監高人員負有忠實、勤勉義務,但沒有規定忠實、勤勉義務的具體內容,僅通過“列舉+兜底”的方式列舉了違反忠實義務的若干情形。
新《公司法》則明確規定,忠實義務是指董監高人員應當采取措施避免自身利益與公司利益沖突,不得利用職權牟取不正當利益;勤勉義務是指董監高人員執行職務應當為公司的最大利益盡到管理者通常應有的合理注意(詳見27頁表1)。
●關聯交易規定
相較于舊《公司法》而言,除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外,新《公司法》首次將監事納入關聯交易規制主體范圍,對監事履行忠實義務提出更高要求,并且將關聯交易的具體情形擴展至以下四類:
1.董監高本人直接或者間接與公司訂立合同或者進行交易;
2.董監高人員近親屬與公司訂立合同或者進行交易;
3.董監高人員或者其近親屬直接或間接控制的企業與公司訂立合同或者進行交易;
4.與董監高人員有其他關聯關系的關聯人與公司訂立合同或者進行交易。
此外,新《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條還新增了關聯交易報告制度(即關聯交易需向董事會或股東會報告,并按照公司章程規定經董事會或股東會決議通過)和關聯董事回避制度(即關聯董事不得參與關聯交易、競業禁止事項的表決),將關聯交易許可決定權的授權主體擴大至董事會,進一步拓寬了董事會的職責范圍(詳見27頁表2)。
●競業禁止規定
新《公司法》同樣將監事納入了競業禁止主體范圍,要求監事需主動向董事會或股東會報告,并按照公司章程規定經董事會或股東會決議通過后,方可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其任職公司同類的業務(詳見28頁表3)。
新《公司法》將監事納入關聯交易規制主體范圍和競業禁止主體范圍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就筆者接觸過的案例來看,由于舊《公司法》未明確限制監事進行關聯交易、實施競業行為,實踐中監事或其配偶、近親屬設立第三方公司與其任職公司交易或競爭的情形并不鮮見。而新《公司法》的規定則為公司加強對監事人員的監管提供了法律依據。
新《公司法》第一百九十一條增加了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因執行職務致他人損害的責任承擔情形。根據該條的規定,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的,受害人有權直接要求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承擔賠償責任。而根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條的規定,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公司承擔侵權責任,公司承擔侵權責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工作人員追償,受害人無法直接要求工作人員承擔賠償責任。
從以上兩類責任承擔方式可以看出,新《公司法》的規定突破了《民法典》的一般性規定,在致他人損害的工作人員是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情況下,應當優先適用作為特別法的新《公司法》。
此外,雖然新《公司法》并未規定公司在此情形下先行賠償后能否向董事、高級管理人員追償,但結合《民法典》一千一百九十一條規定,公司仍可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追償(詳見28頁表4)。
根據《公司法》的立法精神,公司具有獨立法律人格,其與股東的人格及財產是相互獨立的,公司股東應遵循所有權與經營權分立的原則,未經依法授權不得直接介入公司經營管理。但實踐中,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利用特殊地位架空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實際行使董事、高級管理人員職權的情形客觀存在,并且難以向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追究責任,公司利益及債權人難以得到有效保障。
新《公司法》第一百九十二條針對上述情形進行了規制,強化了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獨立合規履職的義務,增加了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幕后掌控公司經營權的法律成本。但該條規定并非單獨要求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承擔責任,而是以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承擔賠償責任為前提,規定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與被指示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承擔連帶責任(詳見28頁表5)。
從公司資本充實原則角度出發,新《公司法》強化了董監高人員對維持公司資本充實的責任,明確規定了董事的催繳出資義務,并將董監高人員需承擔法律責任的場景從瑕疵履行出資義務(責任主體僅限董事)、股東抽逃出資,拓展至公司違規提供財務資助、違規分配利潤、違規減資的情形。且新《公司法》并未詳細規定董監高人員責任承擔的認定和判斷原則,僅表述為“負有責任”的董監高人員,仍有待司法實踐總結經驗,也為個案處理留出了裁量空間(詳見29頁表6)。
根據《公司法司法解釋(二)》(法釋〔2014〕2號)的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清算責任主體為股東,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責任主體為董事和控股股東。新《公司法》則明確規定董事為清算義務人,與《民法典》第七十條保持一致,同時明確董事未及時履行清算義務給公司或者債權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詳見30頁表7)。
總體而言,董監高人員的職權和獨立性在新《公司法》體系中得到強化,其所負有的忠實、勤勉義務及法律風險也相應得以提高。上文所述的獨立合規履職義務、維護公司資本充實義務、清算義務等既是董監高人員職權的細化和拓展,也是其需嚴格履行忠實、勤勉義務的具體體現。
需注意的是,新《公司法》上述修訂內容基本為新設或新修規定,仍需在實踐中觀察其演化、發展,建議留意相關部門對于新《公司法》修訂內容出臺的司法解釋、實施細則等,以確保合規、防范風險。
作者單位 上海江三角(重慶)律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