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導報訊 記者王小靜 11月13日,記者從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的“推動高質量發展 深化全方位轉型”系列主題第十六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山西省人社系統創新思路舉措、主動擔當作為,推動各項人社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化全方位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撐。
具體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堅持就業優先,穩住高質量充分就業基本盤。山西省人社系統不斷完善就業優先政策,推動出臺《山西省就業困難人員認定管理辦法》,制定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14條舉措,延續實施失業保險援企穩崗政策,打出減負穩崗擴就業組合拳。印發了《關于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精準實施離校未就業畢業生“1131”幫扶行動,多措并舉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狠抓勞務品牌建設,推動建立勞務品牌聯盟,全省打造勞務品牌122個,帶動近80萬人就業,涌現出了呂梁山護工、榆社古建工等一批享譽全國的勞務品牌,在促進就業增收、推動鄉村振興和產業發展上發揮了積極作用。今年5月,山西省人社廳會同天津市人社局在津舉辦了“技動三晉、藝展渤海”省際勞務合作對接會,進一步拓寬農民工就業渠道。截至10月底,全省城鎮新增就業43.33萬人,提前完成國定目標,完成省定目標的96.29%,全省就業形勢保持穩定。
健全社保體系,扎牢民生保障安全網。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制度在山西省全面落實落地,在國務院首次考核中被評為A級,受到國家通報表揚。失業保險、工傷保險提前一年實現省級統籌目標。深入推進全民參保計劃,社保覆蓋范圍持續擴大,全省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2743.18萬人、567.34萬人、677.31萬人。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惠及全省324萬退休職工。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待遇水平穩步增長,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實現“三連調”。加強社保基金安全監管,建立追回違規領取社保待遇廳際聯席會議制度,突出打擊欺詐騙保、套保和挪用貪占社保基金的違法行為,守護好老百姓的“養命錢”“保命錢”。全面優化社保服務,推行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的居民服務“一卡通”,實現在人社、醫藥、交通、文化等領域的應用,群眾辦事滿意度持續提升。
深化人才改革,激發人才干事創業新活力。圍繞“四鏈”融合,深入落實全省“1+N”人才政策體系,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培育力度。編制2024年山西省人才需求目錄,加快“三晉人才”一體化線上服務平臺建設。深入實施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培訓高層次急需緊缺人才2500余人。出臺《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行動計劃》,推行“新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崗位)序列,拓寬技能人才職業發展通道。高質量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截至10月底,全省組織培訓39.46萬人,新增技能人才21.3萬人,新增高技能人才9.11萬人。建設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7個、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25個。
強化綜合治理,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深入實施勞動關系“和諧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全省2個單位、8名代表獲評全國和諧勞動關系創建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印發《山西省規范勞動用工管理 提高安全生產水平三年行動方案》,開展勞動用工系列專項整治,全省勞動用工環境持續優化。持續鞏固根治欠薪工作成果,切實維護了農民工勞動報酬權益。在國務院專項考核中連續6年取得A級的優異成績。推出互聯網平臺企業勞動用工管理新規,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政策體系日益完善。積極推動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全面排查化解勞動關系領域風險隱患,營造安全穩定的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