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作為老一輩石油人在我國石油工業開發建設光輝歷程中孕育出的革命精神與優良傳統,以“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為基本內涵,四方面相互補充、互相支撐、有機統一,集中展現了我國工人階級的崇高品質與精神風貌。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是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探尋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基本內涵與新時代好青年“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四重要求之間的內在契合,是激發青年傳承紅色基因和厚植愛國情懷,強化青年增強歷史自信與歷史主動,使青年在學思踐悟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基礎上,更加堅定地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應有之義。
“愛國”,即為國爭光、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新中國成立之初,面對國家內部石油工業基礎薄弱、外部實施石油禁運、妄圖扼殺紅色政權的嚴峻形勢,大慶油田的橫空出世,打破了外國專家“中國貧油”的論斷,中國石油工業翻開了歷史性的新篇章。在大慶石油會戰中,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英雄模范立志讓祖國“把貧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他們洋溢出的不甘落后、知難而進,高速度、高水平拿下大油田,開發好、建設好大油田,決心改變我國石油工業落后面貌的團結精神,所展現出的那種不畏艱難、勇于拼搏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石油人“我為祖國獻石油”的愛國初心與情懷,有益于引導新時代青年堅定理想信念,心系“國之大者”,深刻理解并把握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的宏偉戰略部署,進而投身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中,為國家和民族爭光爭氣。
“奉獻”,即胸懷全局、為國分憂的奉獻精神。在會戰的關鍵時刻,老一輩石油人堅定不移地將國家利益置于首位,始終胸懷大局、著眼長遠,心系國家之需,甘愿為祖國能源事業傾盡全力。“這困難那困難,國家缺油是最大的困難;這矛盾那矛盾,國家沒油是最大的矛盾。”“鐵人”王進喜心中滿溢著對工作的極度熱忱與迫切,他帶領鉆井隊伍抵達大慶,他們心無旁騖,對個人的飲食起居毫不在意,首要關心的就是鉆機是否已到位,井位在何處,以及當前的鉆井紀錄是多少。“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這是王進喜的錚錚誓言,也是他身體力行的真實寫照。建設過程中為了阻止石油井噴,他縱身一躍以身體攪拌泥漿的畫面深深烙在一代代石油人心中。大時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呼喚大胸懷,這就要求新時代青年養成將個人價值融合到國家前途命運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堅持胸懷天下、躬身入局,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努力發揮青春動能,在問題中找思路,在思路中找出路,在行動中貢獻智慧和力量。
“創業”,即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艱苦創業精神。吃得苦中苦,“人拉肩扛、干打壘、五把鐵鍬鬧革命、縫補廠、回收隊、修舊利廢”,在極其艱難的創業進程中,廣大石油人戰天斗地、以苦為樂,在極其艱苦卓絕的環境中,他們憑借著頑強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成功創造出“六個傳家寶”的寶貴精神財富,并創下了前所未有的輝煌業績。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同學們的回信中對“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的體會給予了充分肯定,強調新時代中國青年就應該有這股精氣神。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最終使人生由苦至甜。攻克難中難,莫看毛頭小伙子,敢笑天下第一流。大慶石油人在探索和掌握油田開發的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大搞科學試驗和技術攻關,最終實現核心技術突破,解決了世界油田開發上的重大技術難題,保證了大慶油田的長期穩產。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拿不來、買不來、討不來,唯有堅定走自主創新之路,才能牢牢把握住發展主動權,不僅要“補短板”,也要凝聚合力“筑長板”,牢牢把握科技創新這條“生命線”,堅持在關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
“求實”,即講究科學、“三老四嚴”的求實精神。會戰中石油人以黨的科學理論為指導,把革命精神和科學態度緊密結合起來,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矛盾分析的方法,逐漸鑄就了“當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度、嚴明的紀律”的優良作風,不僅彰顯了他們對革命事業的無比忠誠與極端責任感,更體現了他們一生為油田建設盡心竭力的堅定信念。幸福是靠奮斗出來的,新時代青年在奮斗過程中要發揚科學求實精神,秉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問題導向,聚焦實踐遇到的新問題,實事求是地分析問題、破解問題,不斷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要堅持守正創新,在尊重客觀規律和實踐的基礎上,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在求真務實中勇毅前行,用行動繪就絢麗多彩的時代畫卷。
基金項目:中國高等教育學會2023年度高等教育科學研究規劃課題“高校校際合作交流組織、平臺與制度建設研究”(課題編號:23XJH0205)。
【作者單位: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