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不能完全滿足智能時代的要求,需要通過數字化轉型來更新教育理念,推動個性化、靈活化的學習方式。幼兒園數字化轉型是否必需以及如何推進是個值得探討的主題,首先需要了解幼兒園數字化建設進展如何。對1216位幼兒園教師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九成的被調查幼兒園已具備數字化建設的基礎設施;幼兒園所處地區、教師對于數字化資源的態度和日常教學中數字化資源的使用效果構成影響幼兒園基礎建設的主要因素;教師的態度對于幼兒園數字化建設非常關鍵;教師的年齡、教師對于數字化資源的認識、幼兒園的數字化資源建設與使用情況、教師的數字化資源利用能力和日常教學中數字化資源的使用效果對教師的數字化資源態度有顯著影響;教師基本特征、教師對于數字化資源的態度、基礎設施條件和當地的限制條件都對幼兒教師數字化資源利用能力有顯著的影響。
隨著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不能完全滿足智能時代的要求,需要通過數字化轉型來更新教育理念,推動個性化、靈活化的學習方式,更有效地整合和共享教育資源,縮小城鄉、區域之間的教育差距,實現教育公平。我國高度重視教育數字化轉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規劃,如《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等,為教育數字化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引。幼兒園數字化建設也是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議題。2018年頒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提出“實施數字鄉村戰略”,為鄉村帶來了新動力與新機遇,鄉村教育振興旨在通過數字化基礎設施“賦智”、數字資源使用“賦權”和數字紅利實現“賦能”,著力彌合城鄉教育“數字鴻溝”。從而提高鄉村民眾的數字素養,實現數字鄉村戰略助力鄉村教育的全面振興,鄉村幼兒園數字化建設面臨著時代的機遇和挑戰。
學者們普遍認為,數字化建設對于提升鄉村幼兒園的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鄉村幼兒園數字化建設的內涵經歷了從硬件設施的配備到教學資源的數字化再到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的過程。其中,張慧君(2024)認為教育數字化背景下的智慧幼兒園建設是推進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的重要方向。鄉村幼兒園數字化建設的主要內容應包括硬件設施的完善、教學資源的數字化、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提升以及家園合作的數字化。
本調查旨在了解鄉村幼兒園數字化轉型建設情況,重點關注數字化資源利用的情況,揭示現今幼兒園數字化轉型面臨的問題與挑戰,為鄉村幼兒園數字化轉型建設決策提供建議。調查的主要內容有:①幼兒園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情況;②幼兒園利用數字化資源的情況;③幼兒教師對數字化資源的認識與態度;④幼兒教師數字化資源利用能力;⑤幼兒教師開展數字化活動遇到的問題;⑥影響幼兒園數字化資源利用的因素;⑦數字化教育愿景。
1 調查方法
1.1 調查對象
被研究采用整體隨機抽樣選取各地幼兒園中任職教師1274人,有效答卷1216份。被調查有效樣本中,男教師26人,女教師1190人。樣本來源地區有新疆494份,占40.63%;廣西429份,占35.28%;江蘇244份,占20.07%;內蒙古24份,甘肅16份,四川9份。其中,教師年齡處于18~24歲251人,占20.64%;25~34歲626人,占51.48%;35~45歲339人,占27.88%。教師學歷:高中學歷19人,中專學歷12人,大專學歷352人占28.95%,本科學歷792人占65.13%,本科以上學歷38人。教育對象為托班10人,小班340人占比27.96%,中班334人占27.47%,大班369人占30.35%,其他工作140人占11.51%,如表1所示,本次研究抽取對象覆蓋面廣數量大教學年級均衡,能夠較好地代表整體。
1.2 問GPG9rLSlsF+3anLxY9V0Sg==卷結構
問卷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調查者的基本情況,包括性別、地區、年齡、學歷、任教年級、所學專業及工作內容等7個變量;第二部分是教師對于數字化資源的認識和使用情況;第三部分是幼兒園的數字化建設情況;第四部分是社會支持情況以及家長看法。筆者結合相關文獻、訪談結果及指導教師的意見,在每一個二級指標下設置5~10個題項,形成32個題目組成的問卷。
1.3 數據處理及統計方法
調查收集到的數據采用SPSS27.0進行描述性統計和推斷統計,數量化描述幼兒園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幼兒園利用數字化資源的情況;幼兒教師利用數字化資源的情況,并推斷影響幼兒園數字化建設的因素。
2 幼兒園數字化建設情況
2.1 幼兒園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現狀
89.82%的被調查者報告所在幼兒園能夠上網,90.00%所在的幼兒園班級內配有數字化教學設備,60.00%的幼兒園配有管理和維護數字化教學設備的專職人員或兼職人員。幼兒園班級內配備的數字化教學設備多樣化。16.00%的班級配有掃描儀,29.00%的班級配有投影儀,70.00%的班級配有電子白板,小部分的幼兒園班級內沒有數字化設備。70.00%以上的幼兒園會使用數字化資源,極少數幼兒園從不使用數字化學習資源。38.00%的幼兒園有專有的學前教育資源庫,65.57%的幼兒園能使用網絡資源平臺,極少數的幼兒園不能提供數字化資源支持。大多數被調查者所在地區的教育管理等部門給予過幼兒園數字化建設支持。71.00%的被調查者表示政府提供過基礎設施的建設支持,63.00%的被調查者表示政府提供過線上學習資源,20.00%的被調查者表示政府提供過資金支持。
2.2 幼兒園利用數字化資源的情況
(1)數字化資源作為幼兒園特色
在“您所在的幼兒園哪類資源最具特色”的12個選項中,有41.22%的被調查者選擇了數字化多媒體資源,如有聲讀物或者數字故事,此選項被選率排在幼兒園內的自然環境(80.94%)、幼兒園創設的室內環境(72.85%)、繪本等圖書資源(48.90%)、幼兒教師(46.91%)、幼兒家長(43.11%)之后,領先于幼兒園社區資源和數字化設備。由此得知,數字化學習資源或將成為幼兒園發展自身特色新的關注點。
(2)數字化活動開展情況
在被調查的幼兒教師中,有58.68%的教師開展過基于數字化資源的主題活動,有32.63%的教師開展過基于數字化資源的項目活動,有63.57%的教師開展過基于數字化資源的自主游戲,有59.48%的教師開展過基于數字化資源的集體活動,有50.00%的教師有基于數字化資源進行家校共育的經驗,有37.33%的教師參與過基于網絡的教研活動,只有16.07%的教師開展過基于網絡的項目協作。
(3)利用數字化資源情況
有13.37%的被調查者報告每次教學活動都會使用數字化資源;有31.64%報告每天會使用,有22.95%報告每周使用,27.64%報告有時使用,只有1.70%報告從不使用數字化學習資源。被調查者中有64.87%在幼兒園中使用教育app;有52.79%在幼兒園中使用學前專業網站;有44.91%在幼兒園中使用在線課程;有53.99%在幼兒園中使用學前教育資源庫。二成的家長可以熟練操作數字化學習設施,七成的家長能夠使用基本的一些設施,一成的家長對于數字化學習設施的相關操作不熟練。
2.3 幼兒教師利用數字化資源的情況
(1)幼兒教師對資源的認識與態度
接受問卷調查的幼兒教師中八成都認為數字化資源對于課程活動開展非常重要。近九成教師都認為有必要讓孩子使用幼兒園提供的數字化資源。90.00%的教師認為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和教學形式,85.00%的教師認為多樣的形式更好地吸引幼兒專注于課堂,77.00%的教師認為其營造了生動的教學情境,71.00%的教師認為提高教師自身數字化素養,73.00%的教師認為這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70.00%的教師認為這啟發幼兒思考,開拓幼兒思維空間,60.00%的教師認為這加深幼兒對于所學知識的理解。八成的教師認為資源利用是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課程的重要目標、是課程特色的體現、是課程設計的重要內容,只有三成的教師認為沒有數字化資源課程將無法進行。58.00%的教師認為在幼兒園日常生活中使用數字化學習資源的效果非常好,35.00%的教師認為效果一般,2.00%的教師認為數字化學習資源沒有效果甚至不建議使用數字化設備。
(2)幼兒教師數字化資源利用能力
三成的教師可以熟練操作數字化學習設施,六成的教師能夠使用基本的一些設施,一成的教師對于數字化學習的相關操作不熟練。被調查者中有43.71%利用數字化多媒體資源,如有聲讀物或者數字故事實施過幼兒主題/項目活動;有24.45%使用過智能手機;有22.55%使用過計算機軟件,如思維導圖;有23.95%使用過手機app。
(3)幼兒教師利用數字化資源方面遇到的問題
被調查的教師在數字化教育活動中遇到過許多問題,大多為幼兒園的資金不足、設備落后、缺少支持和教師的技術有限、專業能力不足、不知道如何利用數字化資源開展活動這兩方面。在數字化活動遇到問題時,教師會通過多種方法去解決。45.00%的教師會選擇自己去面對,88.00%的教師會選擇去與同事交流,62.00%的教師會選擇與伙伴園教師交流解決,70.00%的教師會去互聯網上尋找解決辦法,52.00%的教師會在學前教育專業資源庫中尋找解決辦法,小部分教師會選擇相關的專家求助。
2.4 對影響幼兒園數字化資源利用的因素的認識
限制幼兒園數字化資源利用的原因有多種。65.00%的教師認為資金限制,60.00%的教師認為受到了自身數字化素養水平的限制,15.00%的教師認為幼兒教育本身不適合用數字化設備,50.00%的教師認為是所處地域的經濟水平限制了幼兒園數字化資源利用。
3 討論
3.1 影響幼兒園基礎設施建設情況的因素
幼兒園數字化基礎設施可能會受到教師的基本情況中地區因素、教師對于數字化資源的態度、數字化資源在日常教學中的使用效果和當地的限制條件這四個因素影響,筆者對上述四個因素進行卡方檢驗,結果顯示這四個因素pearson卡方檢驗的P值分別為0.01**、0.000***、 0.01**、0.01**,均<0.05,即這些因素都對幼兒園數字化基礎設施有顯著的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幼兒園的地區因素、教師對于數字化資源的態度和數字化資源在日常教學中的使用效果構成影響幼兒園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因素。由于地區因素對數字化基礎設施有顯著影響,建議政策制定者和幼兒園管理者在規劃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時,充分考慮地域差異,針對不同地區實際情況制定差異化的政策和措施。教師對于數字化資源的態度直接影響到數字化基礎設施的使用效果。因此,應加強對教師的數字化培訓,提升他們的數字化素養,使他們能夠積極利用數字化資源進行教學創新。數字化資源在日常教學中的使用效果也是影響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因素。建議幼兒園加強數字化資源的管理和更新,確保資源的有效性和實用性,同時鼓勵教師積極探索和創新,提高數字化資源的使用效率。
3.2 影響教師數字化資源態度的因素
教師對于數字化資源產生不同的態度可能會受到教師的基本情況、教師對數字化資源不同的認識、幼兒園基礎設施建設和數字化資源在日常教學中產生的不同的效果這四個因素的影響。
對變量間是否存在顯著性差異進行卡方檢驗,結果顯示教師的基本情況中的地區、性別、學歷的pearson卡方檢驗的P值分別為0.186、0.410、0.338,均>0.05,即盡管教師基本情況中的地區、性別與學歷有較大的不同,但是對于資源的態度上沒有顯著的影響。而教師的年齡、教師對于數字化資源的認識、幼兒園的數字化資源建設情況與使用情況、教師的數字化資源利用能力和幼兒園日常教學中數字化資源使用效果的pearson卡方檢驗的P值分別為0.046**、0.000***、0.000***、0.003***、0.000***、0.005***。由此發現,這些因素都對教師對于數字化資源的態度有顯著的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在教師的基本情況中,地區、性別和學歷因素在教師對數字化資源的態度上沒有顯示出顯著的影響。這可能說明,這些基本情況對于教師的看法或使用意愿的影響是有限的,并不能構成主要因素。
研究結果還顯示教師的年齡、教師對于數字化資源的認識、幼兒園的數字化資源建設情況使用情況、教師的數字化資源利用能力和幼兒園日常教學中數字化資源的使用效果構成影響教師對于數字化資源的態度的主要因素。教師的年齡和對數字化資源的認識對教師的態度有顯著的影響,這提示我們,不同年齡段的教師可能由于教育背景和成長環境的不同,對數字化資源有不同的接受度和使用習慣。同時,教師對數字化資源的理解和認識也直接影響其態度,這強調了培訓和提升教師數字化素養的重要性。
幼兒園的數字化資源建設情況、使用情況以及教師的數字化資源利用能力,都顯著影響了教師對數字化資源的態度。這說明良好的基礎設施、頻繁的資源使用以及教師具備的使用能力,都是激發教師積極態度的關鍵因素。數字化資源的實際使用效果對教師的態度影響的顯著性最大,這意味著此因素起到了關鍵作用。這表明數字化資源是否在實際生活的使用中能有效支持教學、提升教育質量,是教師評估其價值并形成態度的核心因素。
3.3 影響幼兒教師數字化資源利用能力的因素
幼兒教師數字化資源利用能力出現差異的原因可能來自教師基本情況、教師對于數字化資源的態度、基礎設施條件和當地的限制條件這四個因素影響,通過卡方檢驗來檢驗變量間是否存在顯著性差異??ǚ綑z驗結果顯示這四個pearson卡方檢驗的P值分別為0.018、0.003、0.01**、0.001,即這些因素都對幼兒園教師數字化資源利用能力有顯著的影響。
鑒于教師的基本情況和對數字化資源的態度對數字化資源利用能力有顯著影響,幼兒園和相關教育機構應加大對教師的數字化培訓力度。結合上文揭示的教師在使用數字化資源時遇到的問題類別,教師培訓的內容應涵蓋數字化工具的基本操作、教學應用以及教育技術的最新發展等,以提升教師的數字素養和教學能力。
基礎設施條件是數字化資源利用的基礎。幼兒園應確保教師有足夠的數字化設備和資源,如電腦、投影儀、網絡、教育軟件、資源庫等,并定期對設備進行檢查和更新,以保障設備的穩定性和性能。此外,幼兒園還可以建立數字化資源共享平臺,方便教師獲取和使用各種數字化資源。
為了激發教師利用數字化資源的積極性,幼兒園可以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如設立數字化教學獎項、提供數字化教學資源開發支持等。這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數字化教學熱情,還可以促進教師間的交流和合作。幼兒園還應定期對教師數字化資源利用能力進行跟蹤和評估,了解教師在數字化教學中的實際需求和困難,并根據評估結果及時調整培訓內容和方式。同時,幼兒園還可以收集教師的反饋和建議,不斷優化數字化教育環境和服務。
3.4 地區因素是影響幼兒園數字化轉型建設的重要因素
地區因素對幼兒園數字化轉型建設具有顯著影響,這主要體現在經濟發展、教育政策、科技發展以及文化觀念四個方面。經濟發達地區因財政支持充足,幼兒園能更容易獲取和維護數字化設備,同時高收費帶來更充裕的資金,減輕轉型成本壓力。相較之下,教育政策的不同導向也導致數字化轉型的推進力度不一。一些地區將教育數字化作為戰略重點,通過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提供教師培訓和技術支持,加速轉型進程。而科技發達地區則因信息技術和網絡設施先進,為幼兒園數字化轉型提供更優技術支持。相反,偏遠或欠發達地區可能因網絡覆蓋不足、技術落后等問題,限制了數字化轉型的速度。文化和教育觀念上的差異同樣關鍵。在傳統觀念較重的地區,對網絡教育的認識和接受程度較低,影響幼兒園上網情況的改善。而開放接受新教育理念的地區,則能更快地推動數字化轉型,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也相對較高。因此,地區因素通過多方面作用于幼兒園的數字化轉型建設。
在推進幼兒園數字化轉型時,必須充分考慮這些地域差異,并制定相應的策略和措施。經濟發展水平、基礎設施、教育政策導向、科技發展水平以及地域文化和教育觀念等因素共同作用,影響著幼兒園數字化轉型的進程,只有深入了解并尊重這些差異,才能有效促進數字化轉型的順利進行。
3.5 教師態度對于幼兒園數字化建設非常關鍵
教師對于數字化資源重要性的看法,對數字化效果如何的認識以及是否有必要讓孩子使用有著顯著的影響。這種影響主要源于教師作為教育過程中的關鍵角色,他們的態度和認知將直接反映在教學方法和策略上,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體驗和效果。
一方面,當教師認為數字化教育資源重要時,他們更可能積極探索和實踐數字化的教學方法。他們會更傾向于利用這些資源來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并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因此,他們對于數字化教學的效果往往持更加積極的態度,認為數字化教育資源能夠帶來更好的教學效果和學習體驗。
另一方面,教師的態度也會影響他們對于孩子使用數字化教育資源的看法。如果他們認為數字化教育資源重要且有益,那么他們就更可能鼓勵和支持孩子使用這些資源。他們可能會在課堂上引入數字化教育資源,或者指導孩子如何在課后利用這些資源進行自主學習。這樣,孩子們不僅能夠接觸到更多的學習資源,還能在教師的引導下更有效地利用這些資源。
反之,如果教師對數字化教育資源持懷疑或否定的態度,那么他們可能不太愿意嘗試和實踐數字化的教學方法。他們可能認為傳統的教學方式更為有效,或者擔心數字化教育資源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如孩子過度依賴電子設備、影響視力等。因此,他們對于數字化教學的效果和孩子使用數字化教育資源的必要性可能會持保留或否定的態度。
4 結論
問卷調查研究的結果顯示,大部分被調查教師所在的幼兒園已具備數字化建設基礎設施;大部分教師都對數字化資源持積極態度;地區、教師態度和數字化資源使用效果構成影響幼兒園基礎建設的主要因素;年齡、對數字化資源的認識、數字化資源建設與使用情況、教師能力和數字化資源使用效果對教師態度有顯著影響;而教師數字化資源利用能力受到教師的基本情況、教師態度、幼兒園基礎設施條件和當地的限制條件的影響。地區因素或將通過經濟發展水平、基礎設施、教育政策導向、科技發展水平以及地域文化和教育觀念等多個方面,對幼兒園數字化建設產生潛在影響,值得更進一步探討。
本文系江蘇省教育規劃課題“高質量發展視域下江蘇省學前教育質量提升機制研究”(編號:JSZX/2024/03)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前教育學院)
通訊作者:郭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