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強調科學管理作業,給師生減負,大數據和算力發展推進智能作業設計和批閱,為差異化作業設計和個性化學習提供了可行路徑。長沙中小學聯合技術企業開發數學和英語學科的人工智能設計與批閱作業系統,以技術賦能作業設計,科學而有效地落實減負要求。
一、智能作業理念
受班級授課制按學齡而非學力標準分班的限制,課堂學習和傳統作業布置面對學力差異的個體需進行人工區分,作業設計和反饋也出現不完整和時滯。由于缺乏對作業質量的有效、及時反饋與監督,教師布置作業時容易一刀切,出現學習能力不同卻作業相同、不能實證區分學生掌握程度而憑經驗確定作業的偽分層作業、教師作業研究不足作業目標不明確而依賴輔導資料的任務式作業等問題,導致個體不匹配而重復機械的作業、作業針對性不強而低效等現象出現。
面對上述問題和現象,基于發展學生學科關鍵能力、堅持作業個性化和精準性、錯題數據跟蹤收集理念,布置智能作業,可依靠大數據的實證辨析和強有力的算力支撐為作業優化和學生減負提供技術路徑。智能作業需要圍繞學生學科關鍵能力展開,實現鞏固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的目標。智能作業需要基于學生學力差異,利用技術賦能增強數據實證與經驗最優結合。智能作業應用技術優勢統計錯題數據,形成學生學習圖譜和自適應路徑。
二、智能作業實施
智能作業系統可智能收集和反饋作業情況。將學生作業拍照上傳到系統內,數秒后系統反饋批改結果,并生成完成情況、正確率等。后臺收集學生的錯題并整理歸類,學生可以隨時下載錯題,重做并反思。教師借助智能作業技術完成作業批閱和后續備課。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可設置提交作業截止時間督促學生按時完成作業,還可根據各學科的實際情況設置答案是否可見。學生借助智能作業系統可完成自主學習優化,通過系統的反饋結果,將完成正確的題目標記√,將錯題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更正,比如審題錯誤、計算錯誤、錯別字錯誤等,學生可以第一時間自己更正,將更正結果再次提交或者由教師檢查批閱。
三、智能作業成效
智能作業通過技術賦能可實現“解放”學生、“解綁”教師、“解憂”學校管理,實現教育質量提升的同時為學生和教師減負。
智能作業給教師提質增效。首先,各科教師通過軟件的數據統計對學生作業完成情況有了實證數據,結合自身教學經驗能夠更好地進行后續教學備課,針對性更強更精準;其次,通過當天作業反饋能夠準確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準確把不教也會、教了才會、教了還不會的學生和知識點借助技術的力量區分出來,更精準地實施教學,實現因材施教,更好地完成個性化指導;最后,減輕教師作業批閱負擔和作業效果統計的人力負擔。
智能作業給學生減負增效。首先,智慧作業解決了優生將時間花在大量簡單重復的作業上、基礎薄弱的學生做與自己實際能力差距較大的作業等問題。其次,智慧作業根據學生某個周期內的錯題形成錯題庫,自適應地生成科學有效的個性化作業。最后,智慧作業可以有效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自信和興趣。通過錯題庫可以因人而異智能生成作業題量和題目難度,學生通過及時反饋,學習自主性增強,可以更好地發展學科關鍵能力。
智能作業能有效促進學校作業管理減負落地。在學校主導和技術企業支持下,智能作業與常規教學結合,成為學校教學管理的重要工具。智慧作業形成自適應的個性化作業題,大大豐富和提升了學習資源庫,同時形成學生日積月累的學習軌跡和知識圖譜,為個性化學習和減負提供了直觀的數據支撐,為學校決策和科學減負提供了實證和經驗基礎,更好地促進學校教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