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調查靜脈血栓栓塞癥(VTE)信息化系統防治下規范化培訓護士的深靜脈血栓形成(DVT) 預防行為現狀及影響因素。方法:收集使用信息化系統防治后2021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醫院的VTE風險評估率、預防行為執行率;采用便利抽樣,選取2023年9月1日~12月31日某三甲醫院的規范化培訓護士,收集規范化培訓護士一般資料、DVT預防行為。采用單因素分析及多重線性回歸分析規范化培訓護士DVT預防行為的影響因素。結果:院內VTE風險評估率、中高危患者預防行為執行率均呈上升趨勢,其中高危患者的預防行為執行率由97.45%上升至99.99%;規范化培訓護士DVT預防行為得分為(65.02±7.28)分;單因素方差分析顯示,性別、所在科室、醫院管理者對VTE的重視與支持程度、臨床醫生的配合程度、培訓形式及參與培訓頻率是規范化培訓護士DVT預防行為的影響因素(Plt;0.05);多重線性回歸分析顯示,醫院管理者對VTE的重視及支持程度、所在科室及培訓形式為主要影響因素(Plt;0.01)。結論:VTE信息化系統防治下規范化培訓護士DVT預防行為基本達到中高危住院患者全覆蓋,同時醫院管理者應重視并完善信息化系統,關注高危科室及采用多元化方式對規范化護士進行培訓,以提高風險評估率及預防行為水平,降低DVT的發生率。
【關鍵詞】靜脈血栓栓塞癥;信息化系統;規范化培訓護士;預防行為
中圖分類號:R192.6"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24.21.003" 文章編號:1006-7256(2024)21-0011-05
Current Situation of Behavior of Nurses Receiving Standardized Training in Prevention of DVT under the Information-based System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VTE and Analysis of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ehavior of nurses receiving standardized training in prevention of deep vein thrombosis(DVT)under the information-based system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and analysis of its influencing factors.Methods:The VTE risk assessment rate and prevention behavior execution rate of the hospital after the use of the information-based system were collected from January 1,2021 to December 31,2023.At the same time,the convenience sampling was used to select nurses who were receiving standardized training in a Grade Ⅲ-A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1 to December 31,2023,and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and DVT prevention behavior of standardized trained nurses were collected.The single factor analysis an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VT prevention behavior of standardized trained nurses.Results:The risk assessment rate of in-hospital VTE and the preventive behavior implementation rate of high-risk patients showed an upward trend,and the preventive behavior implementation rate of high-risk patients increased from 97.45% to 99.99%.The score of DVT prevention behavior of standardized trained nurses was(65.02±7.28).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showed that gender,department,the degree of attention and support for prevention of VTE by hospital managers,the degree of cooperation of clinicians,the form of training and the frequency of participation in training wer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DVT prevention behavior of standardized trained nurses(Plt;0.05).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the degree of attention and support for prevention of VTE by hospital managers and departments and training forms(Plt;0.01).Conclusion:The DVT preventive behavior of standardized trained nurses under the information-based system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VTE basically reaches the full coverage of medium and high risk inpatients.Meanwhile,hospital managers should keep on the improvement of information system and pay attention to high-risk departments and adopt diversified methods to provide standardized training for nurses,so as to improve the risk assessment rate and preventive behavior level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DVT.
【Key words】
Venous thromboembolism;Information system;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nurses;Preventive behaviors
深靜脈血栓形成(DVT) 和肺血栓栓塞癥(PTE) 合稱為靜脈血栓栓塞癥(VTE),成為繼急性心肌梗死和腦卒中的第三大血管性疾病[1]。基于醫院質量監測系統顯示,我國2021年確診為VTE住院患者120.88萬人,其中DVT患者為100.85萬人[2]。DVT起病隱匿,臨床癥狀不典型,容易漏診、誤診,一旦發生其致殘率、致死率高[3]。近年來,我國制訂了多部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其防治能力較早年有所改善[4-5]。2016年《新入職護士培訓大綱(試行)》頒布,大部分醫院的新入職護士規范化培訓規培時間為1~3年,處于該階段的護士稱為規培護士[6],是護士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規培階段是規培護士的專業理念及能力形成的關鍵時期[7]。目前,我國DVT護理研究現狀多集中在風險評估和患者教育等方面,而針對于其預防行為方面的研究較少[8]。因此,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了解規培護士的DVT預防行為水平及其影響因素,為DVT預防行為規范化發展和相關培訓政策制訂提供參考。現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方法,選取2023年10月~12月在廣東省某三甲醫療機構的臨床規培護士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護士證書》,并能在全國護士電子注冊系統中查詢;②在院規培護士,臨床護理工作1~2年。排除標準:調查期間不在崗(如休假,外出學習)。方積乾[9]認為多重線性回歸的樣本量一般取自變量數的5~10倍,本研究中取自變量數的10倍。其中自變量為15例,計算樣本量為150例。考慮到10%的問卷無效率,本研究所需樣本量為165例。本研究獲得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SYSKY-2023-689-01)。
1.2 住院患者VTE信息化防治系統的建立與應用 根據《醫院內靜脈血栓栓塞癥防治與管理建議》[10]中的闡述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院內VTE防治體系。除此之外,在護理部牽頭下成立VTE護理小組,結合臨床實踐研發與醫院電子系統相結合的信息化防治體系,并在預防VTE方面取得顯著效果。
1.3 調查工具
1.3.1 一般資料和DVT知識及預防行為量表 本研究采用自行設計的一般資料調查問卷,包括、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等。采用由北歐學者Al-Mugheed等[11]2017年編制,后經國內學者褚瑋[12]漢化的DVT知識及預防行為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知識量表的Cronbach′s α為0.803,重測信度0.762,內容效度為0.71~1.00,Kaiser-Meyer-Olkin為0.761,該量表共3個維度,36個條目,每個條目有“對”“錯”與“不確定”3個選項,答對記1分,答錯或選擇不確定均不得分,得分為0~36分;預防行為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 0.756,重測信度0.815,內容效度為0.71~1.00,KMO為0.708,該量表共15個條目,每個條目得分范圍為1~5分,分別代表從不、偶爾、有時、經常、總是。得分范圍為15~75分,得分越高表示預防行為水平越高。
1.3.2 VTE風險評估率與VTE中高危患者護理評估單及預防行為執行率 統計VTE信息化防治系統使用后(2021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的各項指標。包括:①風險評估率(%)=評估VTE出院患者(不包含有計劃的24 h出入院患者)/總出院患者數×100%,根據指南[5]提示有計劃的24 h出入院患者,可不進行風險評估;②護理評估單執行率(%)=評估為中高危患者并啟用DVT護理評估單出院患者/評估為中高危出院患者×100%,護理評估單包括監測雙下肢的腿圍、溫度、疼痛及活動等內容;③預防行為執行率(%)=評估為高危患者并啟用護理評估單、采取護理措施的出院患者/高危出院患者×100%,護理措施包括基本預防、物理預防及藥物預防三方面內容;④DVT院內診查率(%)=DVT院內確診例數/總出院患者×100%;⑤PTE院內診查率(%)=PTE院內確診例數/總出院患者×100%。
1.4 資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采用問卷星方式進行問卷調查。研究者使用統一的指導性語言解釋調查目的、問卷填寫要求等,由醫院VTE護理管理小組及護理部統一發放給科室護士長,再由護士長分發給相應臨床規培護士填寫。問卷有詳細的填寫說明,采用不記名問卷填寫;設置漏項不得提交問卷,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全部問卷回收后,由2名研究者分別對數據進行核對,人工剔除無效問卷。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電子問卷,從問卷星后臺直接下載原始數據,采用SPSS 25.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定量資料采用x±s進行描述,定性資料采用頻數、百分比進行描述。采用t檢驗、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關性分析進行統計推斷,規培護士DVT預防行為現狀的影響因素采用多重線性回歸分析。
2 結果
2.1 VTE信息化防治系統使用后各項評價指標結果 見表1。
2.2 規培護士一般資料與DVT知識、預防行為的單因素分析 DVT知識總分為(30.45±3.47) 分,基礎知識、危險因素及預防知識3個維度的得分分別為(4.00±0.87)分、(18.75±2.40)分、(7.77±1.33) 分。見表2。規培護士的DVT預防行為得分為(65.02±7.28) 分。其中13個條目的平均分超過4分;鼓勵患者采用分級壓力長筒襪和教導患者正確使用分級加壓襪2個條目的得分較低,見表3。將DVT知識得分與預防行為得分進行Pearson相關分析,相關系數r=0.176,P=0.025,說明知識與預防行為相關性一般。
2.3 規培護士DVT預防行為影響因素的多重線性回歸分析 以規培護士DVT預防行為總分為因變量,單因素分析(Plt;0.05) 的變量為自變量,包括性別、所在科室、醫院管理者的重視及支持程度、臨床醫生配合程度、學習形式及參與培訓頻率。其中性別、科室、培訓形式啞元化后進行分析。采用逐步法進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α入=0.05,α出=0.10)。結果顯示共有3個變量進入使用意愿的線性回歸方程,分別是醫院管理者的重視及支持程度、所在科室及培訓形式。
3 討論
3.1 VTE信息化防治系統的使用有助于住院患者的風險評估率及預防行為執行率的提升 本研究的風險評率及預防措施行為執行率逐年上升,與尹世玉等[13]研究結果相似,且略高于彭德清等[14]研究的預防行為執行率。信息化應用的優勢包括:①風險評估量表嵌入醫院電子病歷及護理系統,系統對患者進行初步評估,再由醫護人員結合臨床情況進行確認,既能實現對住院患者全覆蓋,又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量[13]。②根據病歷己有的信息提取關鍵詞及時間節點進行彈框提醒,提高評估的準確性、及時性。③避免醫護學習多個軟件的用法,節省了時間、精力,還可以降低信息收集難度,方便管理部門定期質控并不斷改進。本研究收集的風險評估率等為全體護士數據,未來研究應完善信息系統以達到數據細化。與此同時,管理者及醫護人員也要意識到信息化技術只是輔助管理的手段,預防行為的落實更為重要[15]。應在信息化系統的輔助下進行臨床實踐、不斷落實與持續改進DVT的防治措施,降低其發生率。
3.2 VTE信息化系統防治下規范化培訓護士DVT預防行為基本達到中高危住院患者全覆蓋 本研究中,規培護士DVT預防行為得分與潘姝丞等[16]的研究結果相似,高于以往研究平均水平[12,17]。目前,根據患者的風險級別進行物理和藥物預防多方面的診療指南己經完善,但是其預防不規范依舊是個全球性問題[18]。信息化防治系統通過實時風險評估、智能預警提醒,增強醫護人員評估依從性和評估意識,改善醫護人員繁重的評估工作,避免遺漏。同時開發醫護交互系統,使醫護之間能實時看到對方防治醫囑及措施實施情況,避免造成信息傳遞的遺漏[19]。當護士未執行措施時,會持續彈框發揮二次警示的作用,以確保干預措施下達、核查與落實。Gregg等[7]認為護士規培階段是非常重要的時期,在這時期護理操作的規范性及自身職業道德水平基本成型。因此在規培護士的專業理念、能力及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地理論與技能的學習,可以提高護理操作執行力[20]。護理部及臨床科室應分階段、動態考核與評估規培護士的DVT預防行為水平,作為臨床評價指標之一,幫助規培護士獲得臨床經驗,保障患者安全。
3.3 醫院管理者對VTE的重視及支持程度越高,規培護士DVT預防行為水平越高 隨著國家衛生健康委大力推動院內VTE防治項目以來,國內大部分三級醫院均積極建設院內VTE防治管理體系[14]。院內患者風險評估率、預防措施實施率等反映VTE防治能力的關鍵指標有所改善。從管理及組織層面:我院由分管副院長負責,明確各部門責權,有效的管理機制和組織機構保證多學科間的組織協調及質量控制[10];制度及理論層面:參考國內外指南、專家共識及其他大型綜合醫院的經驗[4,14]作為理論支撐,制定科學、可行的院內VTE防治管理規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培訓及實踐方面:每年定期對全院人員進行全面、嚴謹的相關知識培訓,使其充分認識到VTE的危害性以及評估、預防的益處,并掌握預防的方法。同時強化實踐技能培訓練習以幫助規培護士獲得實操經驗,從而降低DVT的發生率[21]。醫院管理者應完善制度建設、加強過程管理、促進措施落實并持續改進結局指標不斷提升醫院整體及醫護個人的深靜脈血栓預防行為防治水平。
3.4 不同科室的規培護士DVT預防行為水平不同 有研究表明,長期臥床和住院治療本身就是DVT的高危因素,且醫院內各個科室的風險水平不同,多種風險因素混雜。外科系統的規培護士DVT預防行為得分最高,與褚瑋[12]的研究結果一致,可能與創傷、手術是血栓形成發生的重要因素有關。我國外科最早開始重視患者DVT的預防,與此同時護理也參與到DVT的防治工作中,并于2013年中華護理學會全國外科護理學術會議上進行護理規范的現狀調查[22],不斷推動防治護理工作的開展。同時,不同科室對DVT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等認知存在差異,如外科系統更常用間歇充氣加壓裝置、壓力襪、肝素等預防措施,而內科系統傾向于使用藥物預防,還可能與一些臨床科室未配備機械預防設備有關[19]。醫院應增加重點科室的機械預防設備的投入,以進一步提高機械預防落實率。醫療機構需及時采取措施來辨別中高危患者,結合D-二聚體及臨床表現加強了早期發現,及時篩查與干預才有效實現DVT的預防。
3.5 采用多元化培訓的途徑有助于提高規培護士DVT預防行為水平 本研究結果與趙紅樂等[23]的研究結果相似,經DVT項目培訓的臨床護士DVT技能水平顯著提高。劉婷等[24]的調查發現,我國DVT預防的研究起步較晚,早期臨床實踐中機械設備的選擇、使用方法和治療時間缺乏具體、可實施的標準、人員使用方法不規范等實際問題。僅測量腿圍這一項在不同科室不同護士存在較大差異,培訓途徑單一且培訓效果相對較差[22]。有研究顯示,超過60%以上規培護士對崗前培訓方式的選擇仍傾向于線下講授[25]。這種培訓方式更多的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和技能,但能避免輪轉不同科室時漏學或多次培訓及培訓師資差異,同時線下培訓過程的答疑及互動有效地保證了培訓效果[26]。網絡信息平臺打破了時間、空間等方面的限制,實現培訓資料的資源共享,使規培護士可以合理分配培訓時間并多次學習,但容易流于形式[27]。培訓應注重方式的選擇,以適應現代護理發展。多元化的培訓能綜合各培訓途徑的優點,并有效解決了規培護士由于教育背景及個人能力的差異,更快、更好地由學生轉變為專業的護理人員,勝任臨床工作[28]。因此為護士提供高質量DVT培訓內容以及多元化培訓途徑,有助于提高規培護士DVT預防行為水平。
綜上所述,VTE信息化系統防治下規范化培訓護士DVT預防行為基本達到住院患者全覆蓋,主要影響因素包括醫院管理者的重視及支持程度、所在科室及培訓方式。醫院及護理管理者應重視并完善VTE信息化防治體系的構建,加強重點科室VTE的防治,達到更智能化、精華化的防治管理。采用多元化培訓方式,以全面提高規培護士DVT預防行為水平,促進預防行為的落實,降低DVT的發生率。本研究收集的風險評估率等為全體護士數據,未來研究應進一步完善信息系統以達到數據細化。且僅為單中心研究,未能涵蓋所有的規培護士,尚需進一步擴大樣本量,以提高調查對象的代表性及全面性。
參 考 文 獻
[1] Khan F,Tritschler T,Kahn SR,et al.Venous thromboembolism[J].Lancet,2021,398(10294):64-77.
[2]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021年國家醫療服務與質量安全報告[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22:560-581.
[3]Bikdeli B,Wang Y,Jimenez D,et al.Pulmonary embolism hospitalization,readmission,and mortality rates in US older" adults,1999-2015[J].JAMA,2019,322(6):574-576.
[4]專家委員會中國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中國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J].中華醫學雜志,2018,98(36):2861-2888.
[5]浙江省肺栓塞和深靜脈血栓防治聯盟.浙江省醫院靜脈血栓栓塞癥防治管理規范專家共識(第二版)[J].加速康復外科雜志,2023,6(3):97-109.
[6]丁炎明,吳欣娟,劉飛,等.三級綜合醫院新護士規范化培訓的現狀調查[J].中華護理雜志,2020,55(3):331-336.
[7]Gregg MF,Wakisaka T,Hayashi C.Nurse managers′ strategie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newly graduated nurses into" clinical units in Japan:a qualitative exploratory study[J].Open Nurs J,2013,7:157-164.
[8]馬娜,張成歡,曹青剛,等.骨科深靜脈血栓形成物理預防實施現狀調查[J].護理學雜志,2019,34(1):27-31.
[9]方積乾.生物醫學研究的統計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0]李擁軍,孫藝紅,門劍龍.醫院內靜脈血栓栓塞癥防治與管理建議[J].中華醫學雜志,2018,98(18):1383-1388.
[11]Al-Mugheed KA,Bayraktar N.Knowledge and practices of nurses on deep vein thrombosis risks and prophylaxis:a descriptive cross sectional study[J].J Vasc Nurs,2018,36(2):71-80.
[12]褚瑋.對護士DVT知識及預防行為測評量表的漢化及應用研究[D].湖州:湖州師范學院,2020.
[13]尹世玉,王穎,熊甜,等.住院患者靜脈血栓栓塞預警信息化系統的構建與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22,22(10):1462-1465.
[14]彭德清,司菲,呂梅葉,等.防治醫院獲得性靜脈血栓栓塞癥信息化系統的建立與實踐[J].中華護理雜志,2023,58(14):1719-1725.
[15]寧艷婷,劉富德,丁俊琴,等.骨科住院患者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護理質量指標體系的構建[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2,19(14):2118-2124.
[16]潘姝丞,卞麗芳,駱華芳,等.護士深靜脈血栓形成風險知識與預防實踐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學報,2023,30(8):7-12.
[17]方麗芬,陳志云,洪丹妮,等.護士深靜脈血栓形成防范意識教育實施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20,26 (8):87-89.
[18]Cohen AT,Tapson VF,Bergmann JF,et al.Venous thromboembolism risk and prophylaxis in the acute hospital care setting (ENDORSE study):a multi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tudy[J].Lancet,2008,371(9610):387-394.
[19]虞正紅,張琦,徐建鳴,等.醫護合作靜脈血栓栓塞管理信息化平臺用戶體驗調查[J].護理學雜志,2018,33(16):55-57.
[20]陸琦,邵阿末,蔡英華,等.新護士規范化培訓體系的構建及臨床實踐[J].護理研究,2016,30(5):615-617.
[21]郝敏江.手術室護士預防患者術中發生靜脈血栓栓塞癥的知信行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D].西安:山西醫科大學,2020.
[22]徐園,楊旭,王曉杰,等.國內深靜脈血栓預防護理現狀的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10):1222-1225.
[23]趙紅樂,代玲玉,呂夢,等.基于信息化平臺院內靜脈血栓栓塞風險管理系統的構建及應用[J].護理學報,2018,25(24):9-12.
[24]劉婷,趙順瑩,王靈聰,等.腦出血患者靜脈血栓栓塞機械預防的證據總結[J].中華護理雜志,2019,54(6):935-939.
[25]林欽梅,黃曉紅,吳力君.新護士崗前培訓方式的選擇[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8):65-66.
[26]鄧作勇,徐蓓,張世群,等.兒童血液腫瘤科規培、實習護士化療藥物防護知識調查及培訓效果評價[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12):8-10.
[27]王婷,周蓉,馬玉紅,等.信息化平臺在護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學報,2017,24(23):9-12.
[28]王薇,丁莉,盧祝華,等.新護士技能培訓“三階梯”方案構建和應用[J].浙江醫學教育,2019,18(4):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