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探討階段性強化教育及正念減壓法對初產婦的影響。方法:選取2018年6月1日~2022年6月30日131例初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65例和觀察組66例,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開展階段性強化教育及正念減壓法。比較兩組干預前后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分娩恐懼量表(CAQ)評分,產程時間,妊娠結局。結果:干預后,兩組HAMD、HAMA、CAQ評分較干預前均降低(Plt;0.05),且觀察組降幅更大(Plt;0.01);觀察組產程時間短于對照組(Plt;0.05),妊娠結局優于對照組(Plt;0.05)。結論:階段性強化教育及正念減壓法應用于初產婦,可有效降低其身心應激反應水平,改善抑郁、焦慮等負性情緒,同時還可縮短產程,減輕產婦分娩恐懼程度,減少妊娠不良結局。
【關鍵詞】初產婦;階段性強化教育;正念減壓法;焦慮;抑郁;恐懼;妊娠結局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24.21.053" 文章編號:1006-7256(2024)21-0165-03
孕婦在妊娠和分娩期間生理與心理變化大,可能出現心理失衡,部分孕婦因此加重心理負擔,產生分娩恐懼。然而,分娩雖是正常生理過程,但初產婦因缺乏經驗和相關知識,易產生分娩恐懼和精神痛苦[1]。重度分娩恐懼導致部分孕婦傾向于選擇剖宮產,這是我國孕婦自要求剖宮產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降低初產婦的分娩恐懼感、緩解其產前焦慮、保障分娩順利,一直是產科醫護人員關注的重點。正念減壓療法可以提高產婦的認知水平,緩解其抑郁情緒,且正念減壓療法便于掌握與練習[2-4]。階段性強化教育可提高產婦分娩鎮痛效果,縮短產程用時,提高產婦的護理滿意度[5]。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階段性強化教育及正念減壓法對初產婦分娩恐懼及妊娠結局的影響,并為初產婦提供更加優質的產前康復和分娩服務。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研究選取2018年6月1日~2022年6月30日131例初產婦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單胎初產婦;年齡≥18歲;妊娠>28周;本地常住居民,可以定期回院復診;理解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正常。排除標準:具有剖宮產指證者;妊娠前已出現抑郁癥、焦慮癥或精神障礙性疾病者;出現流產、胎兒畸形、死胎等情況;合并妊娠綜合征者;臨床資料不完整,或中途退出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65例和觀察組66例。對照組年齡(26.85±5.16)歲;孕周(38.70±1.46)周;孕前體質量指數(BMI)(20.92±2.24);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6例,高中及大專40例,本科及以上19例。觀察組年齡(26.64±5.66)歲;孕周(38.89±1.37)周;孕前BMI(21.27±1.77);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9例,高中及大專39例,本科及以上18例。兩組患者基本特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所有參與者均已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護理,包括飲食指導、胎動監測指導、運動指導、定期檢查等。
1.2.2 觀察組 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開展階段性強化教育及正念減壓法。
1.2.2.1 階段性強化教育 ①分娩前健康教育:孕婦入院后予以熱情接待,向孕婦介紹醫院情況以及妊娠相關知識,指導產婦改善焦慮、抑郁情緒;給予呼吸指導,放松心情,減輕緊張感和疼痛程度,促進順利分娩。②分娩中健康教育:第一產程為產婦播放輕松的音樂,緩解不良心態,轉移注意力;第二產程時可指導產婦呼吸技巧,并幫助其配合醫護人員,同時可讓家屬陪伴;第三產程注意觀察母嬰情況,若出現畸形或性別期望差異,及時安慰產婦,并讓家屬多開導。③分娩后健康教育:根據產婦情況進行健康教育,包括新生兒安全、母乳喂養衛生、飲食等,有情況可及時電話告知。
1.2.2.2 正念減壓法 持續5周,每次1周。第1周:讓孕婦了解正念干預內容、方法等。第2周:軀體掃描,讓孕婦選擇合適的舒適姿勢,閉眼感受。第3周:正念呼吸,讓孕婦選擇合適體位進行呼吸,并觀察其腹部起伏及鼻腔氣流。第4周:聆聽聲音、行走。第5周:對正念減壓法進行反復訓練,直到分娩。產前陪同產婦熟悉產房環境,觀看相關視頻,通過交流及案例分享緩解其緊張情緒。利用模擬分娩室讓產婦體驗分娩過程,增強自然分娩信心。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干預前后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HAMD共24個條目,HAMA共14個條目,得分越高表明初產婦的抑郁、焦慮情緒越嚴重。②比較兩組產程時間,包括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③比較兩組干預前后分娩恐懼量表(CAQ)[6]評分。CAQ含4個維度(孩子健康、疼痛傷害、失控感、醫院環境),共16項,總分64分,得分高表示分娩恐懼程度嚴重。④對比兩組初產婦的妊娠結局,包括胎膜早破、剖宮產、產褥期抑郁癥及產后出血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數據通過SPSS 22.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以Plt;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干預前后HAMD、HAMA評分比較 見表1。
2.2 兩組產程時間比較 見表2。
2.3 兩組干預前后CAQ評分比較 見表3。
2.4 兩組妊娠結局比較 見表4。
3 討論
分娩是絕大多數女性經歷的正常生理過程,屬于家庭的重要事件[7]。初產婦是指從未分娩過的孕婦,我國剖宮產率達50%,其中無醫學指征剖宮產占25.6%,孕期保健不足是主要原因,需要臨床重視。且初產婦對分娩知識缺乏了解,對分娩有較嚴重的恐懼、焦慮等負性情緒,會加重心理壓力,影響其分娩配合度,減輕分娩恐懼對降低初產婦非醫學指征剖宮產率意義重大[8-9]。目前,對分娩恐懼的干預主要通過心理護理提升分娩信心,緩解焦慮,但多為被動教學[10]。此外,因為分娩恐懼可能影響孕婦的自我控制能力、分娩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可能增加需要進行剖宮產手術的概率。因此,為了保障產婦和胎兒的健康,減少不必要的醫療干預和藥物使用,降低分娩并發癥的發生率,切實有效地緩解初產婦的分娩恐懼,需要在臨床治療中采用多種手段進行干預,包括階段性強化教育、正念減壓等干預措施。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干預后HAMD、HAMA評分低于對照組(Plt;0.01);提示階段性強化教育及正念減壓法對于產婦的身心應激改善作用更明顯,這是由于該干預方式可以根據不同產婦在不同階段的需求進行針對性干預,不僅為產婦提供有關分娩和母嬰護理的知識和技能,還包括正念減壓法等心理治療方法,幫助產婦更有效地應對身體和心理方面的挑戰。階段性強化教育及正念減壓法不涉及藥物治療和手術等高風險治療方式,在安全可靠性方面較為優越,可以幫助產婦建立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心理狀態,并在實踐中不斷提高應對能力,從而發揮持久的積極影響。結果顯示,觀察組各產程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lt;0.05)。這是由于階段性強化教育及正念減壓法更加全面、有效、個性化,對產婦的支持和幫助更為充分和細致,可以幫助產婦更好地掌握分娩和母嬰護理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同時緩解焦慮、抑郁情緒,使產婦更有信心、有能力應對分娩,從而縮短產程時間;通過呼吸控制、松弛訓練等方式減輕疼痛感,從而促進分娩進展,縮短產程時間;階段性強化教育及正念減壓法還包括家庭合作等內容,使家屬更好地陪伴產婦分娩,參與母嬰護理,提高家屬的支持度和關注度,增強產婦信心和協作能力,有助于縮短產程時間;根據不同產婦的特點和需求進行個性化干預,讓產婦在分娩和母嬰護理方面得到更加全面、具體的指導和幫助,使其更快適應并積極應對分娩過程。
本研究表明,觀察組干預后CAQ評分較對照組明顯降低(Plt;0.01)。分析原因為階段性強化教育及正念減壓法可以根據不同產婦的特點和需求進行個性化干預,讓每位產婦在分娩和母嬰護理方面得到更加全面、具體的指導和幫助,有助于更快地適應和應對分娩過程。階段性強化教育及正念減壓法通過心理治療和家庭合作等方式,能夠更好地為產婦提供心理支持,增加信心和安全感,緩解其分娩恐懼。階段性強化教育及正念減壓法應用于初產婦中,通過心理干預、呼吸控制和松弛訓練等方式,具有個性化、全面、針對性強等特點,能夠幫助產婦釋放焦慮、緊張情緒及壓力,提高心理素質和身體機能,降低妊娠相關疾病發生風險。階段性強化教育及正念減壓法有針對性地開展孕產期健康管理計劃,包括對飲食、運動、睡眠等方面進行指導和建議,重視孕期營養補充和適當運動,幫助產婦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階段性強化教育及正念減壓法通過正念減壓技巧的訓練,有助于產婦提高自我調節能力,掌握緊張、焦慮情緒的應對技能,降低疼痛程度,有助于提高母乳喂養成功率。結果顯示,觀察組妊娠結局優于對照組(Plt;0.05)。
綜上所述,階段性強化教育及正念減壓法應用于初產婦中,可有效降低其身心應激反應,改善其負性情緒,同時還可縮短產程時間,減輕分娩恐懼程度,減少妊娠不良結局發生,值得臨床推廣。
參 考 文 獻
[1] 王莉,徐志君,彭穎穎.孕晚期分娩情景預演聯合產前“三聯”放松訓練對單胎初產婦分娩恐懼產程進展及分娩結局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22,37(5):795-799.
[2]劉寒靜,趙金龍,程桂芹.產后抑郁的危險因素及正念減壓療法對產婦認知和EPDS評分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23,38(7):1262-1266.
[3]潘意明,林愛寶,陳亞兒,等.正念減壓療法對孕產婦產時疼痛和自然分娩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20,35(23):4426-4429.
[4]王耐,洪查理,任悅菲,等.正念減壓療法對孕婦焦慮和抑郁情緒的干預效果[J].承德醫學院學報,2020,37(1):49-51.
[5]侯淑紅,王霞.階段性強化教育對產婦分娩鎮痛配合體位護理的臨床效果觀察[J].貴州醫藥,2022,46(9):1504-1505.
[6]危娟,劉潔英,張莉芳,等.分娩恐懼量表的漢化及信效度檢測[J].護理學雜志,2016,31(2):81-83.
[7]姜紅.家庭產房一體化護理模式對初產婦母嬰結局,負性情緒的影響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21,24(1):189-191.
[8]張甜甜,沈衛英,盛丹,等.助產士主導的群組孕期保健模式對初產婦分娩恐懼、新生兒Apgar評分及母乳喂養的影響[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22,30(4):815-818.
[9]王傳銳,戴姜.“孕婦學校+微信公眾號”模式對初產婦分娩恐懼及分娩方式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21,18(2):168-171.
[10]王媛媛,薛美.情緒干預釋放療法對初產婦分娩恐懼和分娩自我效能的影響[J].河北醫藥,2022,44(23):3590-3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