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練煉戀”教學是一種全新的體育教學思路。以學生為中心,通過一系列的體育活動,系統地教授體育知識、運動技術,幫助學生形成運動能力,并在此過程中培養他們的品德,發展個性。同時,這也是一個讓學生通過體育運動經驗積累,提升運動素質,規范和改善體育運動行為的過程。本文通過對“練煉戀”教學的內涵、意義及其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與分析,找準幸福教育的切入點,抓實體育教育的著力點,把握教學成功的關鍵點,進而提高師生對幸福體育的認識。希望能為一線教師對幸福體育課堂的踐行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幸福體育;練煉戀;教學思路
中圖分類號:G62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2410(2024)12-0049-02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6月1日會見中國少年先鋒隊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全體代表時指出:“幸福不是毛毛雨,也不是免費午餐,更不會從天而降。人世間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勞動和創造[1]。”隨著人們對健康和幸福感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中學體育也越來越注重學生的幸福感和身心健康。這種變化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和滿足學生的需求。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于素梅博士提出了幸福體育模式,其目標指向學生健康而幸福的人生[2]。這種模式既能滿足學生追求健康的需要,更能實現學生對幸福的訴求。文章通過探討“練煉戀”教學的實踐與反思,闡述在幸福體育課堂的大環境下,學生能夠全身心完成“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四位一體的目標并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提升他們的幸福感,實現以體育智、以體育心、以體育人的目標。
一、幸福體育“練煉戀”教學的內涵
幸福體育是以“為學生健康而幸福的人生奠基”為愿景,從“健康觀”升級到“幸福觀”,是對傳統體育課程觀念的一次革新[3]。它注重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正向欲望得到滿足的積極情緒,這種情緒可以源于學到了特別想學的運動技能,也可以源于在特別希望參與的比賽中展示自我。
在幸福體育課程模式下,以學生為主體,并通過對體育活動的多種形式的學習與練習,目標的設定與檢驗效果,讓學生在舒適的環境中愛上體育鍛煉,從而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運動技能,同時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讓其更好地理解和欣賞體育的魅力。
二、聚焦幸福體育課堂,探析“練煉戀”教學新思路
(一)以練為本,夯實基礎
學練是“練煉戀”教學的基礎,其實質在于學與練的緊密結合,是練的環節尤為關鍵。通過反復練習,能夠加深對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形成正確的運動表象和動作概念,為日后的學習和實踐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學生運動能力的差異以及對于體育技能理解的層次性。教師需根據學生的實際運動水平、能力和接受能力,精心設計有針對性的學練活動。為學生打下堅實的運動技能基礎。為確保學生能夠全面發展,教師應提供充足的時間和耐心,鼓勵學生勇于面對挑戰,不怕失敗,堅持練習,從而在體育活動中獲得更加豐富的生命體驗,進一步提升體育課堂的深度、廣度和遠度,更能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以煉為準,確保實效
鍛煉是“練煉戀”的核心,“千錘百煉始成鋼”、“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兩句話充分表達了鍛煉的重要性。為了全面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綜合素質的發展,必須積極引導學生樹立科學、合理、可持續的鍛煉觀念。在此過程中,通過持續、適度、且富有策略性的體育鍛煉活動,激勵學生深入參與體育學習與訓練,使他們能夠真正感受到體育運動的魅力,領略其獨特的價值。很多技能學不好,不是因為缺乏能力,而是缺乏耐心和堅持。因此,教師要學會分析與總結,抓住重點和關鍵,避免本末倒置。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承擔起組織者的角色,引導學生深入了解運動的基本原理、關鍵技巧和鍛煉方法,并監督他們進行反復練習。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不斷刺激大腦皮質的神經細胞,從而構建健全的有機系統,并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專業的指導下獲得個人的發展。此外,教師鼓勵學生在實際的比賽或應用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以此檢驗他們的學習成果和技能水平。同時,教師強調學習和鍛煉過程中的反思和總結,這是提升個人運動技術和水平的重要途徑。為了進一步提升鍛煉效果,可以設置多元化的教學目標和評價方式,并創設有利于學生展示自己能力的環境,以便他們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取得一定的成功。
(三)以戀為果,終身體育
愛戀是“練煉戀”的目標。學習和掌握任何事物都是一個既充滿挑戰又富有樂趣的過程。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夠獲得新的知識和技能,并在實際操作中熟練運用,同時為學生帶來滿足感和自豪感。這種積極的情緒體驗進一步激發了熱愛學習的熱情,也培養了學生對學習的執著追求。重要的是,這種熱愛學習的態度在體育鍛煉中也發揮著關鍵作用。學習過程要求學生保持堅定的決心和持久的耐心,面對可能出現的困難和挑戰,需要勇敢面對并堅定地克服。正是通過這樣的磨礪和挑戰,學生逐漸形成了堅韌不拔的性格,并從每一次的進步中感受到了無法言喻的喜悅和滿足。
為了讓學生真正愛上體育運動,讓鍛煉有效果,教師可以從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個性需求出發,讓他們了解和體驗不同運動的樂趣和魅力,激發對體育的熱愛和興趣;也可以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個性化的教學內容、良好的比賽平臺和及時有效的評價反饋,創造一個積極向上、鼓勵參與的體育氛圍,讓學生充分融入體育魅力中并發現自己的擅長項目和興趣愛好,將其作為長期鍛煉的方式;此外,教師通過引導學生了解運動規則和技巧,不斷擴展和深化對體育的認識和理解,幫助他們更好地欣賞和理解體育比賽,讓學生在體育氛圍中釋放壓力,提升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他們對體育的認識和重視程度。
三、結語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借助多方力量和資源,進行精準的整合與優化,建立完善的學習機制形成強大的合力,全面掌控局勢,達到整體目標。在體育技能的訓練中,學生可以借助教師、同學、家長等多方的指導和幫助,獲取寶貴的建議和經驗。制定科學有效的訓練計劃,進行技術分析與學習,并展開持續、恰當、富有技巧性的鍛煉。同時,學生需要及時反饋和總結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和進步,以不斷完善和提高。此外,學生還可以通過參加培訓班、觀看比賽、閱讀專業書籍、利用互聯網等方式,廣泛獲取學習資源和信息,全面理解和掌握體育知識和技能,為學習過程奠定堅實基礎。最后,保持健康的飲食、充足的休息和適當的鍛煉對于身體健康至關重要,只有健康生活,才能更好地進行體育學習和鍛煉,提升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
參考文獻:
[1]趙富學.課程改革視域下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研究[D].江蘇:南京師范大學,2018.
[2]于素梅.幸福體育課程模式建構恰逢其時[J].體育教學,2022,42(01).
[3]張朝輝.新課程背景下“幸福體育課程模式”如何從理論走向實踐——第三期一體化專題研討綜述[J].體育教學,2023,43(03).
[4]劉海燕,于秀.關于運動參與概念的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5,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