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了《關于節能節水、環境保護、安全生產專用設備數字化智能化改造企業所得稅政策的公告》(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4年第9號,以下簡稱9號公告),2024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企業發生的專用設備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投入,不超過該專用設備購置時原計稅基礎50%的部分,可按照10%比例抵免企業當年應納稅額。但筆者在此提醒納稅人,在享受該稅收政優惠策時,一定要注意防范以下四大風險。
必須屬于《目錄》范圍的專用設備
企業對現有的專用設備進行改造享受優惠的范圍,具體包括兩大行業專用設備:一類是安全生產專用設備,必須屬于《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應急管理部關于印發〈安全生產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2018年版)〉的通知》(財稅〔2018〕84號)文件目錄中的專用設備,包括煤礦、非煤礦山、石油及危險化學品、民爆及煙花爆竹、交通運輸、電力、建筑施工、應急救援共八類專用設備,并且設備名稱、性能參數、應用領域和執行標準與該文件目錄一一對應。另一類是節能節水和環境保護專用設備,必須屬于《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環境保護部關于印發節能節水和環境保護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2017年版)的通知》(財稅〔2017〕71號)文件目錄中的專用設備,具體包括節能設備、節水設備以及環境保護設備。其中,節能設備包括電動機、空氣調節設備、風機、水泵、壓縮機、變頻器、變壓器、電焊機、鍋爐、換熱器、LED照明、發電設備、時效處理儀和通信用鉛酸蓄電池共14類專用設備;節水設備包括洗滌設備、冷卻設備、滴灌設備和水處理及回用設備;環境保護設備包括水污染防治設備、大氣污染防治設備、土壤污染防治設備、固體廢物處置設備、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儀表和噪聲與振動控制設備。
值得提醒的是,納稅人改造的上述專用設備,必須與相對應的文件目錄中名稱、性能參數、應用領域和執行標準相一致,否則,不得享受專用設備改造抵免企業所得稅優惠。
必須屬于數字化和智能化改造項目
依據9號公告規定,專用設備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是指企業利用信息技術和數字技術對專用設備進行技術改進和優化,從而提高該設備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具體包括以下6個方面。
1.數據采集。利用傳感、自動識別、系統讀取、工業控制數據解析等數據采集技術,將專用設備的性能參數、運行狀態和環境狀態等信息轉化為數字形式,實現對專用設備信息的監測和采集。
2.數據傳輸和存儲。利用網絡連接、協議轉換、數據存儲等數據傳輸和管理技術,將采集的專用設備數據傳輸和存儲,實現對專用設備采集數據的有效匯集。
3.數據分析。利用數據計算處理、統計分析、建模仿真等數據分析技術,對采集的專用設備信息進行深度分析,實現專用設備故障診斷、預測維護、優化運行等方面的改進。
4.智能控制。利用自動化技術和智能化技術,對專用設備監測告警、動態調參、反饋控制等功能進行升級,實現專用設備的智能化控制。
5.數字安全與防護。利用數據加密、漏洞掃描、權限控制、冗余備份等數據和網絡安全技術,對專用設備的數據機密性和完整性進行強化,實現專用設備數據和網絡安全風險防控能力的明顯提升。
6.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會同科技、工業和信息化部門規定的其他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情形。
計稅基礎和改造投入必須符合稅法規定
依據9號公告規定,改造投入不超過該專用設備購置時原計稅基礎50%的部分,可按照10%比例抵免企業當年應納稅額。那么,計稅基礎和改造投入是如何歸集的呢?下面分項逐一說明。
1.關于計稅基礎確認問題
依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投資抵免企業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10〕256號)規定,如果購置該設備時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根據稅法規定進項稅額允許抵扣的,該設備計稅基礎不包括增值稅進項稅額;如增值稅進項稅額不允許抵扣,該設備計稅基礎為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價稅合計金額。如果該設備購入時取得的是普通發票,那么該設備計稅基礎為普通發票上注明的價稅合計金額。
2.關于改造投入金額確認
依據9號公告規定,享受稅收優惠的改造投入,是指企業對專用設備數字化、智能化改造過程中發生的并形成該專用設備固定資產價值的支出,但不包括按有關規定退還的增值稅稅款以及專用設備運輸、安裝和調試等費用;同時,對于財政撥款資金進行的專用設備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投入,也不得計入改造投入金額享受抵免優惠。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增值稅留抵退稅已經常態化,對于專用設備改造投入形成的增值稅留抵退稅,在計算抵免企業所得稅時,也不應該享受。
必須要有留存備查資料
參照《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事項辦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23號)等有關規定,享受專用設備改造投入抵免優惠的企業,要及時歸集和留存備查下列資料:1.專用設備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方案;2.認定登記機構登記的技術開發合同或技術服務合同;3.原專用設備和改造投入的清單和發票;4.以融資租賃方式取得的專用設備的合同或協議,以及改造投入清單和發票;5.專用設備符合稅法規定的具體項目說明;6.專用設備改造項目歸集明細表及相關說明;7.省級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最后,值得提醒的是,享受專用設備改造投入抵免優惠還要注意以下3點:1.融資租入專用設備改造投入享受優惠的條件是,融資租賃期屆滿后租賃設備所有權歸承租方所有;如融資租賃期屆滿后租賃設備所有權未轉移至承租方企業的,承租方企業應停止享受優惠,并補繳已經抵免的企業所得稅稅款。2.可以抵免的企業所得稅,是指企業當年的應納稅所得額乘以適用稅率,扣除依照企業所得稅法和有關稅收優惠政策規定減征、免征稅額后的余額。也就是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A類)(A100000)》第31行“實際應納所得稅額”,并非是25行“應納所得稅額”。3.享受專用設備改造抵免優惠,如果在專用設備改造完成后五個納稅年度內轉讓、出租的,應在該專用設備停止使用當月停止享受優惠,并補繳已經抵免的企業所得稅稅款。
作者單位:國家稅務總局武當山旅游經濟特區稅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