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65后”的財會人,記得我第一次看到《稅收征納》雜志是在2002年初。一轉眼22年了,沒想到當初隨意翻看的一本稅刊,最終卻成為了生活中的習慣。
22年前,我從縣城來到省城,在一家民企從事財務工作,我所在部門每年都要訂閱幾種專業報刊供大家學習。《稅收征納》因為貼近實際,內容詳實,專業指導性強,是必訂刊物之一。我與《稅收征納》雜志的緣份,就是從那時開始的。
財會人每天圍著數字轉,但在我看來,財會工作不只是眼前的一串串數字、一張張附件、一本本憑證和賬冊,還有方方面面的財稅政策法規、專業知識需要學習和掌握。我眼中的《稅收征納》雜志是一本實用性較強、稅費政策“全知道”的涉稅刊物之一。它見證了中國稅收制度改革、科技型中小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稅潤小微千萬家;見證了做實稅收服務、優化稅收營商環境、智能化便民辦稅變得越來越便利快捷……
辦公桌上的《稅收征納》,讓我想起了一件往事。我以前工作的單位盡管財會人員較少,但每季度都會開一次財務工作會,除布置日常工作外,會上大家還會抽出半個多小時從《稅收征納》上選一兩篇稅收新政或法規、涉稅服務實例一起學習。
日積月累的沉淀,讓我學到了不少稅收新知識。這些年來,無論我在縣城、省城,還是其他城市的企業財務崗位,我都會把讀刊、學習的習慣帶到那里。我自從開始從《稅收征納》學習涉稅知識,也學著將財會實踐與稅收理論加以結合,不斷提升職業判斷力與理解力,更好地處理日常業務。
《稅收征納》上我愛看的欄目很多,“卷首語”“縱橫論稅”“納稅服務”“鸚鵡洲”等欄目都辦得特點鮮明、選題廣泛,有聲有色。近些年來,業余時間我也曾撰寫財稅方面的文章向《稅收征納》投稿,雖然初衷是想多鍛煉一下自已,但多年的埋頭筆耕,竟帶來了可喜的收獲——有多篇實務操作類型的文章被采用。每每看到刊物上有我的文字,都讓人不勝欣喜。難得的“成功”也揚起了我理想的風帆,讓我更投入地去鉆研財會工作。
光陰似箭,一轉眼我已從剛入職時青澀的財會工作初學者,變成了年過半百的“老財會人”。我在財會崗位上默默耕耘,無論地域如何變遷,工作崗位怎樣變換,《稅收征納》與我的陪伴從未間斷。一本《稅收征納》看起來只有30余頁紙張,卻為納稅人繳費人帶來了一系列“稅能量”助力企業發展,以及諸多減稅降費的好消息……
對《稅收征納》而言,我既是讀者,也偶爾是作者,我在這種轉換中得到了成長、進步和提升。謝謝你,《稅收征納》,讓我可以在平凡的世界發展我自已。
作者單位:黃石市佳美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