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市高新區是湖北省汽車工業、高端裝備制造業的聚集地,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優勢區域之一。襄陽高新技術開發區稅務局主動作為、持續發力,通過稅收“引擎”,著力推動區域生產力向“新”發展,以“質”謀勝。
稅企協力,新能源整車實現零的突破
在襄陽市高新區東風乘用車制造總部襄陽工廠,一輛輛外觀時尚小巧的“納米01”新能源汽車在交織的光束與煙霧中從總裝車間緩緩駛出。它的誕生,讓東風襄陽基地新能源乘用車發展實現了由“0”到“1”的突破。
“新能源賽道競爭激烈,東風納米背后承載的是時間不等人的壓力。”東風乘用車制造總部襄陽工廠副廠長李嘯說道。
為幫企業搶速度、抓機遇,襄陽高新區稅務局傾力而為,不僅安排專人第一時間為企業送去稅惠大禮包,輔導企業享受稅收紅利,助力企業加速研發,還通過襄穗兩地稅企結對共建聯絡員、聯合黨組織會議、交流互訪、定期稅收政策宣講、定期報告工作等5項制度,開展“千里連稅企·共結穗襄情”雙聯雙建云簽約、實地調研東風日產(廣州花都)生產基地、“稅收現代化服務汽車產業增鏈強鏈”重點項目攻堅等4項活動,為襄陽車企打通上下游產業鏈條、解決關鍵零部件的短缺問題提供了可靠路徑。
“目前,東風乘用車制造總部襄陽工廠規劃年產量達12萬輛。有了稅務部門的助力,我們更有信心讓東風汽車在全新的賽道上走得更穩更好。”東風納米襄陽公司總裝車間主任王戈鋒躊躇滿志。
稅惠助力,“襄陽智造”完成國產替代
在另一條賽道上,襄陽博亞精工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不久前剛攻克了高強鋼矯直裝備和硅鋼輥涂機設備的技術難題。
“博亞精工研發上的突飛猛進和近年來國家的各項稅收優惠扶持政策密不可分。”博亞精工財務部長康曉莉表示:“源源不斷的資金‘活水’讓公司能夠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每年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都超過10%。”
“在實實在在的稅惠紅利支持下,博亞精工自主研發的產品屢屢成功替代進口產品,實現‘黑馬逆襲’。經過稅收滋養,‘襄陽智造’正在走向世界。”博亞精工董事長李文喜稱。
研發加力,“小巨人”細分市場拔得頭籌
近期,湖北賽恩斯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一直都是一片火熱,生產車間里工人在加班趕制發往北美、日韓的訂單。作為一家從事汽車集成式電磁輸油泵研發制造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該公司擁有完整知識產權的無刷微控集成式電子燃油泵系列產品,在細分領域市場占有率超過80%,位居全國第一。
“好的產品需要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特別是2021到2023年,國家將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從75%提高到100%,公司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也隨之從5.69%攀升至18.18%。”談起稅收對產品研發的助力,賽恩斯股份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孟凡娜如數家珍。
高額的研發投入也為公司帶來了回報。“過去3年時間里,我們申請專利16項,參與起草國家標準3項。”賽恩斯科技董事長李淑鳳說道,“在稅務部門的支持下。我們更有信心勇立潮頭,向新而進。”
作者單位:國家稅務總局襄陽市稅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