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執行,事關司法權威,是實現公平正義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來,市南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錨定“切實解決執行難”工作目標,扎實開展“藍色風暴”系列專項行動,持續創新執行措施,不斷強化執行攻堅,推動執行工作高質量發展,以強有力執行舉措維護勝訴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堅持服務大局,用心護航轄區發展
執行賦能, 優化法治營商環境。堅持“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扎實開展“執行護營商”專項執行活動8次,執結涉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案件606件,助力企業回籠資金2.78億元。深化金融案件“調立審執”一體化運行新模式,加大金融案件類型化、標準化執行力度,為金融機構挽回經濟損失5億余元。深入貫徹善意文明執行理念,推出金融案件“執行和解明白紙”,推動實現執行實質化和解,為85起金融案件提供標準化和解方案,維護健康穩定的金融秩序,助力轄區金融業高質量發展。
融入中心,服務城市更新建設。堅持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參加東海路地下隱蔽工程項目重點城市更新協調會30余次,在區委區政府統一協調下,會同相關行政部門,順利將涉及申請執行人400余人的工程項目移交相關投資公司,為重點城市更新項目的重啟工作掃清障礙。深化府院聯動機制,促成某區屬平臺公司購買香港中路某地下商場債權,順利盤活資產,成功化解200余件終本積案,努力為城市更新建設提供法院智慧和司法保障。
府院聯動,助力社會綜合治理。健全執行聯動工作聯席會議機制,與公安交警部門聯動配合,完善車輛查找協作平臺,扣押車輛35部,打通移送拘留“綠色通道”,為進一步破解查人找物、打擊拒執等難題凝聚強大合力。加強與發改委等部門聯動,完善失信被執行人信息共享、聯合懲戒、信用修復等,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1023人次,發出限制消費令11482人次,為推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貢獻法院力量。
堅持人民至上,積極維護合法權益
鐵腕執行兌現勝訴權益。扎實開展“藍色風暴”系列集中執行專項行動10次,騰遷不動產20余宗,騰遷面積2萬余平方米,執行到位金額1600余萬元。利劍出擊,司法拘留、拘傳42人次,有力打擊了拒不履行義務的被執行人的囂張氣焰。持續優化司法拍賣程序,累計上拍財產805件,成交206件,成交金額4.89億元,全力以赴將勝訴當事人的“紙上權益”兌現為“真金白銀”。
簡案速執提升執行質效。配備年輕干警作為攻堅力量,按照“1+3+3”模式高規格打造小額案件速執團隊,充分發揮“繁簡分流”機制,快速整合、篩選案件,構建“快查、快控、快執、快結”的快速執行模式,確保有財產可供執行的案件“消化在執行前端”。今年以來,小額速執團隊執結案件1296件,高效高質實現讓生效法律文書“落地有聲”,讓勝訴合法權益快速兌現。
真抓實干推進重點工作。扎實開展“終本清倉”工作,全面核查終本案件27000余件,采用“執后督促”“執行懸賞”等措施實現終本出清3900余件。持續深化執行與破產程序銜接,構建以案件“執行不能”為啟動契機、以“執行強制”為確認手段、以“執行失能”為移送標準的“執破融合”模式,針對性篩選具備破產條件的被執行人企業,順利完成首件“執轉破”案件的移送工作,切實打通“執轉破”堵點難點。
堅持守正創新,突出打造執行亮點
科技創新賦能執行增效。構建“E執行”新模式,打造大宗股票“分拆”處置平臺,處置上市股票3400萬股,成交金額近1億元,《人民法院報》予以專題報道;引入執行RPA技術實現一鍵查凍扣6659件次,運用“法鷹”協查系統修復通訊數據4287條,借助“法貓”大數據模型查找被執行人可疑財產線索194個,執行智慧化、數字化水平不斷提升。
機制探索釋放執行動能。積極探索當事人自行處置機制,打造“法院監管+自行處置”模式,讓當事人在法院監督下通過司法拍賣平臺自行處置房產,通過當事人宣傳、平臺地推、法院監督引導的方式促成拍賣。利用“交叉執行”活動契機,積極推進20余件疑難復雜案件,特別是某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糾紛5案,標的額達6億元,按照“先理后執、先急后緩”的處置方案迅速開展執行工作,確保涉案財產處置工作有序推進。
宣傳煥新傳遞執行聲音。持續擦亮“興文在執行”“執行動態”等宣傳品牌,發布執行典型案例20余篇,以喜聞樂見形式講好執行一線辦案故事,讓鮮活案例成為全民共享的法治“公開課”。拍攝《執行法官的一天》紀實短片,真實記錄執行法官一天忙碌又充實的執行工作,向人民群眾生動展示法院執行的強度、力度、溫度,多家省市級媒體予以宣傳報道。
“執”民之所急,“行”民之所盼。下一步,市南法院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狠抓執法辦案第一要務,鼓足干勁、擔當作為,以更高標準完善執行措施,以更強力度亮劍執行難題,以更嚴尺度樹立執行公信,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市南實踐新篇章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