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大力推動雙減政策的落實,關注初中階段各學科教學質量的提高,重視初中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在開展物理單元教學時,教師需要全面分析初中生物理學習狀況,以核心素養理論作為指引,明確物理單元教學目標,創新物理單元教學方式方法,進行物理單元教學評價與反思,讓學生通過協作互動完成物理探究學習任務。對此,初中物理教師要掌握新課標的具體要求,優化物理單元教學設計,引導學生構建物理單元知識網絡,有效鍛煉學生的物理探究學習能力與物理實驗分析能力,促進學生提升物理核心素養。本文概述了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物理單元教學的重要意義,分析了當前初中物理單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從物理單元學習目標、教學方法與教學評價三個層面,探討了初中物理單元教學的具體策略,以期為教師提供參考。
在初中階段,物理學科中有很多比較抽象的物理知識,理解分析難度較大,有很多學生表示在物理學科學習中比較吃力。在雙減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師應立足實際進行大單元教學設計,根據物理單元知識內容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思考生活中物理知識的應用,引導學生開展物理單元深度學習,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整合分析能力等的培養。這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與物理公式等,使學生真正掌握物理實驗現象與規律,真正感受物理學科的巨大魅力,從而實現物理深度學習,切實提升物理學科素養。
一、雙減背景下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物理單元教學的重要意義
初中物理學科有很強的邏輯性和實踐性,在單元內,物理概念知識、物理實驗探究及物理科學思想等內容,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在雙減背景下,教師應以核心素養理論為指引,創新開展物理單元教學,需要更新自身教學觀念,重視引導學生構建完整的物理單元知識體系,幫助學生探索適合他們的物理單元學習方法,提升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在初中物理教材中,單元內的知識有很大的關聯性,如“聲的世界”單元,主要探索聲音的產生與傳播、聲音的特征及超聲與次聲,圍繞“聲”這個主題展示相關物理知識。初中物理教師采用單元整體教學模式,以相應的物理實驗為基礎,以如何解決相關的現實問題為核心學習任務,根據項目及主題安排的物理教學活動,由物理課時教學向物理單元教學進行過渡,圍繞物理重點內容進行物理單元教學設計,將分散的物理知識進行整合,優化學生的物理單元學習體驗。這能幫助學生加強對物理單元知識的整體把握,從物理單元層面加強物理概念、物理實驗等學習,提升學生的物理探究思考能力與實驗分析能力,促進學生發展物理核心素養。
二、當前初中物理單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物理單元教學目標設計比較籠統
在傳統的物理教學模式下,有部分初中物理教師依賴以往的教學經驗,根據物理學科的課時安排進行物理教學方案設計,結合物理課本的知識點來開展各種教學活動。這種教學模式以物理知識為中心,對物理單元教學目標的設計比較籠統,沒有突出物理學科教學的實踐性。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有的教師會為了完成物理教學任務,壓縮物理新知的講授實踐,增加更多物理練習題,讓學生通過大量重復的練習掌握物理知識,影響了學生對物理單元知識結構的理解,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提升。這是因為教師對物理單元教學的解讀不夠細致,只重視學生對物理概念、物理公式等內容的記憶,而忽視了學生對物理學習方法的掌握。由于沒有明確的物理單元教學目標作指引,學生在初中物理學習中比較迷茫,對物理基本知識的理解不透徹,這影響了學生自主學習等能力的發展,甚至導致學生對物理學習失去信心。對此,初中物理教師需要立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等多個維度,科學設計具體的物理單元學習目標,指引學生加強對物理學習方法、物理實驗步驟等的學習,助力學生提高物理學習效果。
(二)物理單元教學方法的應用不恰當
當前,部分初中物理教師在開展單元教學時,依然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配合傳統黑板演示和高強度題海戰術等,這加重了學生的物理學習負擔,導致學生在物理學習中產生厭煩情緒。在教育改革下,初中物理教師應積極嘗試創新物理單元教學模式,但是物理教師在行動上采用的教學方法不恰當,更傾向于單方面向學生傳授物理知識,導致實際物理教學效果低于預期。初中物理單元教學設計必須以相應的物理實驗為基礎,靈活采用情境創設、小組合作等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分析物理實驗現象來理解物理理論知識。但是,有部分初中物理教師并不重視對物理單元教學方法的調整,如在講解“壓強”單元知識時,利用語言描述來展示壓強實驗過程,整個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不直觀,導致學生很難理解對應的物理原理。
(三)物理單元教學評價方式比較單一
在初中物理課堂上,有部分教師采取的物理單元評價方式比較單一,僅從自己的視角出發,概括性評價物理單元的講解進度等,而對學生在物理單元學習的表現并未作出全面評價。這是因為學生在物理學習中存在缺少自主思考等問題。同時,也有部分初中物理教師對學生的課堂表現只作出總結性評價,如在本節課堂上同學們表現得比較活躍,希望再接再厲等,而沒有評價學生在不同學習活動中的具體表現。這樣的教學評價方式很難指出學生在物理課堂上存在的問題,不利于后續物理教學的優化改進。
三、雙減背景下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物理單元教學策略
(一)立足物理單元教學層面,科學制定物理單元學習目標
在雙減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師要充分解讀新課程標準要求,從整體角度分析物理教材內容,了解單元內物理知識點之間存在的聯系,正視物理單元教學模式的重要價值,明確物理單元教學目標。在核心素養理論的指引下,教師應全面分析學生的實際物理學情,細化物理單元教學目標,科學設計相應的物理教學方案,確保物理學習目標設計貼合學生的需求。同時,教師在制定物理單元學習目標時,要重視單元內物理教學重難點,巧妙地實施物理單元教學三維目標融合,突出物理學科素養的價值引導。例如,在滬教版八年級“浮力”單元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解讀本單元浮力的相關知識,其中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與沉等概念與規律,有著很強的抽象性,需要結合“探究浮力的大小”等物理實驗進行教學。基于此,教師在制定本單元學習目標時,要分析學生對浮力的認知情況,初中生在見到物體受到浮力浮起后,對于水中物體上浮與下沉的條件并不了解,教師需進行針對性物理教學引導,幫助學生了解如何改變液體浮力的大小、浮沉條件的應用等。其次,教師可將本單元目標設成:認識浸在水中的一切物體都受到浮力作用;掌握浮力計算公式F浮=G-F拉;
結合液體密度、壓強等知識了解產生浮力的原因;弄清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和所浸在液體中的體積及液體密度的關系。最后,教師結合這些學習目標設計物理單元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浮力的概念及公式,讓學生通過探究浮力大小等實驗活動來學習驗證浮力的方法,指導學生應用浮沉條件解讀鹽水選種、潛水艇下潛上浮等現象,幫助學生搭建“浮力”單元知識網絡,加強培養學生物理核心素養。
(二)立足物理單元教學層面,靈活運用多種物理單元教學方法
1.物理單元教學情境的巧妙創設。
在物理單元學習中,初中生會學習很多物理概念及公式,需要通過深入學習來理解物理實驗的本質,從而實現物理單元知識的架構。對此,在開展物理單元教學時,教師應采取創設情境的方式,展現相關生活案例,針對性引導學生理解物理現象,分析物理知識和實際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使學生能準確把握物理概念知識。同時,教師也應讓學生在情境中分析與解決物理問題,指導學生運用物理概念知識等進行解讀分析,提升學生物理核心素養。例如,在滬教版八年級“多彩的光”單元教學時,教師可創設“走進多彩的光世界”教學情境,利用多媒體技術呈現生活中的光,并演示光的直線傳播、反射及色散等現象,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光的多種變化。同時,教師引導學生聯系在生活中看到的各種光,如雨后的彩虹、太陽從云朵中散出的光等,鼓勵學生探索生活中的光現象。在“走進多彩的光世界”情境中,教師應演示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等現象,并讓學生思考這些光現象在生活中的應用,如激光打入透明玻璃板、汽車前燈的反光裝置、街頭路口的反光鏡等,讓學生真正認識到生活中光現象的應用,引導學生理解光現象的相關概念知識。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演示不同光現象,讓學生直觀理解光的反射等現象,讓學生了解生活中光現象的實際應用,提升學生的探究思考能力與理解分析能力,有效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2.加強物理單元教學中的課堂互動。
在雙減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師開展物理單元教學時,要重視加強物理課堂的互動交流,讓學生主動融入物理單元學習。教師應積極采用單元教學模式,讓學生更多地參與物理課堂,師生與生生之間開展積極互動,激發學生物理探究學習的熱情,幫助學生構建物理單元知識網絡。例如,在滬科版物理八年級“質量與密度”單元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加強互動交流,引導學生展開物理單元學習與探究。首先,教師在解讀“密度”概念時,可設計相應的實驗活動,展示在兩個透明的杯子中,導入體積相同的純水和鹽水,讓學生想辦法進行區分。教師可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要求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互動交流,根據鹽水與純水的特點思考區分方法。其次,教師提問能否用眼觀察出純水和鹽水,引導學生思考純水和鹽水在體積相同的條件下質量是不同的。學生選擇使用天平進行稱量,再次,教師點出此次物理實驗活動中涉及的密度這一物理量,并提問決定物體質量的因素有什么,讓學生結合實驗進行討論分析,得出物體的質量是由其密度和體積決定的。最后,教師引導學生探究“密度”的概念,讓小組成員測量若干杯體積不同的純水和鹽水的質量,列表記錄相關數據信息,指導學生算出質量(m)/體積(v)的比值,讓學生結合數據進行分析,在討論中獲取質量與密度的相關知識,促使學生提高物理核心素養。
(三)立足物理單元教學層面,開展物理單元教學評價
在雙減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師開展單元教學評價時,要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況,發現學生在物理單元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及問題,激勵學生進行改進,有效提高學生物理單元學習質量。基于此,教師應立足于物理單元教學層面,構建過程與結果相結合的教學評價體系,關注學生在物理單元中的學習表現,引導學生調整物理單元整合與思考方法,幫助學生正視自我在物理學習中的優勢,樹立自信,提升他們的物理核心素養。
例如,在滬科版九年級“了解電路”單元教學中,教師首先合理設計本單元的物理課堂教學流程,由淺入深地講解本單元內摩擦起電、電路的組成、開路短路等知識點,配合實驗演示分析電路圖,降低學生在本單元的學習難度。同時,教師可在物理單元知識講解中,穿插一些關于電路組合、開路短路等的習題,檢驗學生對電路等知識的掌握情況,為后續評價活動提供依據。其次,教師可在課堂上留出十五分鐘時間,開展“了解電路”單元的評價活動,主要分為以下兩個步驟:教師根據預設的物理單元教學目標,客觀評價每位學生物理習題的完成情況,指引學生進行查漏補缺,讓他們認識在“了解電路”單元學習中的薄弱點。教師可制作物理實驗探究活動評價量表,根據核心素養指引,設計猜想分析、實驗探究和討論交流這三個模塊,并針對每個模塊設置具體評價指標,對每位學生進行評分。在“組裝電路”實驗中,學生按照教師提供的電路圖,正確地連接電路,并記錄相應的實驗現象和結果,可得到2分。在討論交流模塊中,學生能自行完成電路圖設計,并正確連接電池、用電器等,掌握連接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兩種連接方式,可得到4分。最后,教師要根據不同模塊的評價量表,結合自身的教學觀察,實施更詳細的評價,并給出相應的建議。教師也要對“了解電路”單元教學過程進行反思,分析核心素養是否落實,找到哪些環節需要改進等。在開展物理單元教學評價中,教師要分析學生的物理課堂學習情況、物理單元作業完成情況等,科學分析學生是否達成物理單元學習目標。教師要分析學生在物理單元學習中的表現,如是否積極回答問題、在物理實驗活動中的參與度等,真正實施過程性的物理單元教學評價,促進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提升。
四、結語
綜上,在雙減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師在核心素養指引下進行物理單元教學設計,需要創新改進物理教學方法,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結合物理實驗學習物理知識,引導學生深入感受物理學科的魅力。在物理單元教學設計中,初中物理教師要突出物理單元知識結構的邏輯性,科學制定物理單元學習目標,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結合物理知識進行情境創設,增設物理課堂活動,開展物理單元教學評價,幫助學生理解與掌握物理單元知識,提升其物理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