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現代化進程中,如何處理好工農關系、城鄉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現代化的成敗。”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是一項關系全局、關乎長遠的重大決策,將貫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全過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統籌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為處理好城鄉關系、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新征程上,如何深刻理解城鄉融合的理論內涵和實踐要求,探索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城鄉融合發展之路,是我們必須答好的時代課題。
從理論維度看,城鄉融合是多層次、多領域、全方位的融合。中國的城鄉融合具有世界各國城鄉融合發展的共同特征,也有基于自身國情的中國特色。推進城鄉融合,既要遵循普遍規律,又要從我國國情出發,科學把握發展階段特征和區域特色,充分考慮不同鄉村自然條件、區位特征、資源優勢、文化傳統等因素差異,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探索符合實際、各具特色的城鄉融合發展模式路徑。
從歷史維度看,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城鄉關系是影響一國現代化進程的重要因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不斷調整發展思路,力圖打破城鄉分割的二元體制,城鄉發展政策經歷了“城鄉統籌—城鄉一體化—城鄉融合”的演進過程,逐步實現了從城鄉統籌向城鄉融合發展的轉變。
從實踐維度看,城鄉融合發展是破解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重要途徑。受歷史條件、資源稟賦等因素影響,我國城鄉發展存在較大差距,農村基礎設施薄弱、公共服務不完善、人才資金外流等問題突出。城鄉融合發展是補齊農業農村短板、建設農業強國的必然選擇,是拓展現代化發展空間、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內在要求。
城鄉融合既是改革議題,又是發展議題,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領域和突破方向。如何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激活農村要素市場?如何優化城鄉空間布局,強化城鄉產業聯動,促進鄉村產業升級?如何提升鄉村治理效能,以高質量城鄉融合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本期特別策劃聚焦“城鄉融合發展的理與路”,敬請讀者垂注!
——《學術前沿》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