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江蘇省連云港市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站在教育強國的高度,扎根本土實踐探索,突出“山海思政”特色,以名師工作室引領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挖掘特色課程資源并融入日常思政教育,不斷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教育。
【關鍵詞】“山海思政”;教育強國;思政課一體化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5-6009(2024)44-0022-02
【作者簡介】1.鮑冬生,江蘇省連云港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江蘇連云港,222002)所長,高級教師;2.劉俊利,江蘇省連云港市教育局(江蘇連云港,222006)教研室主任,二級教授,江蘇省特級教師,江蘇省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指導委員會專家指導組組長。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要把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程,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堅持守正和創新相統一,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是推動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路徑。連云港市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站在教育強國的高度,扎根本土實踐探索,突出“山海課堂”建設中的“山海思政”特色,不斷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引導青少年學生立報國強國大志向、做挺膺擔當奮斗者。
連云港市為更好地提升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實效,2021年9月,面向全市大中小學的師生開展問卷調查與訪談,厘清本地區存在的問題及破解對策;2022年3月,以市思政教育家型教師培養共同體為載體啟動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試點工作;2023年6月,全省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區域示范項目“‘大思政課’視域下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實踐研究”獲得立項;2023年9月,研制印發《連云港市全面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實施指導意見》,成立5個以5所在連高校為牽頭單位的、覆蓋全市不同類型學校和實踐基地的一體化共建聯盟,全面推進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工作;2024年9月,出臺《連云港市大中小學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指導方案》,運用系統思維、整體化思維建構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的總體方案與推進路徑。
第一,夯實思政課的核心地位,以名師工作室引領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站穩思政課堂。連云港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課程主線,借助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育聯盟單位、市中小學思政教育家型培養對象共同體、名師工作室等載體,以思政課的學科知識脈絡和學生能接受的機制為內在邏輯,采取多種手段推進大中小學不同學段間的聯動,開展政治認同素養導向的“同題異構”教學研討活動、教學展示活動;研制素養導向下的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知識圖譜與邏輯框架,抓住課堂主渠道,拓展社會大課堂,促進縱向主線的循序漸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與有效性;舉行“大中小學思政課賽課”“精品課程展評活動”等活動,推出一體化主題教學案例;同時,依托新媒體平臺推出“云展覽”等互動體驗,推進數據庫共建共享。
第二,突出課堂主渠道,彰顯全學科育人,發揮每門課程獨有的育人價值。連云港市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根本目標,始終以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重要使命。每年舉辦“大中小學課程思政賽課”活動,獲獎課程在“學習強國”、連云港教育發布等媒體平臺上進行展播;每年定期以“示范教學、專項課題、成果展示、優秀團隊以及特色學校評審”為載體,開展“讀、教、研、寫、評”系列行動研究活動,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與價值觀引領相結合;研制出臺《連云港市課程思政實施指導方案》,推動思政教育與各門課程教學深度融合,促進所有學校、教師承擔好育人育才的雙重責任,實現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
第三,彰顯校家社協同育人作用,挖掘特色課程資源融入日常思政教育,促進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銜接聯動。
一是聯合挖掘山海紅色資源。依托連云港開山島、抗日山等紅色“大思政課”教學基地,積極聯合各縣區素質教育基地,立足黨、團、隊建構“館地校”一體聯動的大思政課程資源。開展“童眼看港城”實境教育活動,開發系列化地方紅色資源思政課程與專題式示范課程共60項,黨、團、隊一體化育人案例40個,將革命精神有機融入“大思政課”,激勵學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
二是協同打造西游文化名片。鼓勵大中小學發掘西游文化內涵,結合實際研發校本課程,不同學段、不同學科根據實際進行項目化學習,要求至少設立一個跨學科綜合學習空間,把西游文化符號注入校園。目前,江蘇海洋大學開展西游文化創意研究,把西游文化傳承融入立德樹人、學術研究、文化交流等各項工作,助力鄉村振興成效顯著;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第一附屬小學基于西游文化開展有聲有色的主題研究性學習,選課走班實踐模式深受學生歡迎;連云港市蒼梧小學“塑西游”校本課程將美術與文學經典相聯系,開發打造“繪西游”“演西游”“誦西游”等形式多樣的系列課程,并與花果山景區積極互動。西游文化常態化融入大中小學生生活,在創新傳承西游文化的同時激發學生家國情懷、文化自信。
三是共建品牌特色行走課堂。教育行政部門聯合宣傳部、各級團委、事業企業等部門單位,定期開展“勞模工匠進校園,思政教師進企業”“馬克思主義·青年說”“尋紅·紅巡”“瀛洲大先生行走課堂”等系列品牌共建活動,走進鄉鎮、社區、學校,引導學生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學校與社會育人資源協同聯動,構建育人鏈條相銜接、相貫通的一體化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全面提升一體化協同育人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