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生涯決策沖突;自我實現;生涯敘事
【中圖分類號】G448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4)44-0075-02
【作者簡介】陳晨,重慶市兩江中學校(重慶,401120)教師,一級教師。
一、陷入沖突的小霆
小霆(化名),高三男生,成績優異,最近因生涯決策問題與家長產生沖突,甚至不愿上學。小霆的父母多次提出讓他報考師范專業,但是遭到了小霆的強烈抵觸。當他們詢問小霆的內心想法時,他卻不肯開口。小霆的父母心急如焚,于是請班主任帶小霆到心理輔導室求助。
二、沖突的背后
小霆成長于一個專制型家庭,習慣于順從父母,不愿主動交流。高三時,他被新聞記者追求真相、捍衛正義的形象吸引,萌生出當記者的想法。而小霆的父母認為教師職業穩定,希望小霆聽從安排,卻忽略了他的想法。這是小霆和父母發生沖突的主要原因。
同一性指人們如何看待他們與社會角色相關的自我,由心理自我與社會環境共同建構而成。個體通過整合信念、能力、興趣、人際經驗等形成同一性。在此過程中,個體需要作出選擇和承諾,而一致性和連續性可起到積極作用。這種基于父母期待與自身夢想的沖突,讓小霆陷入矛盾情緒,使生涯發展受阻。經與小霆協商,我們將輔導目標確定為:深入探索生涯目標,科學達成升學目標,有效完成生涯決策。
三、輔導過程
1.建立良好的輔導關系
第1次輔導,我在耐心傾聽以及建立良好輔導關系的基礎上,了解到小霆不愿上學,與父母對抗的兩個自身原因:一是對記者職業和新聞專業缺乏深入了解,所以迷茫;二是幾次考試失利引發的自我懷疑。明確輔導目標后,小霆決定回校一邊接受輔導,一邊備戰高考。
2.生涯探索
第2次輔導,我引導小霆列出目標職業。他提到記者、律師和作家。我們對這些職業進行了深入探討。考慮到小霆對職業與專業路徑的認識不夠清晰,我給他布置了輔導作業:了解目標職業及其對應的專業路徑。
第3次輔導,小霆告訴我,成為記者并不一定要學習新聞專業,新聞類記者適合新聞學、漢語言文學等專業的學生;行業類記者,如法治記者、財經記者、醫療記者,適合法律、財經、醫學等專業的學生;技術專業類記者適合計算機類、數字媒體技術等專業的學生。小霆意識到,成為記者必須學習新聞學是一種認知局限。考慮到未來的專業化發展,他表示優先考慮成為行業類記者,學習法律和財經專業。
接著,我進行生涯故事訪談:請小霆講述自己心目中的三個英雄、喜歡的三本雜志或三檔節目。通過生涯故事評估,我發現小霆對文字有著濃厚的興趣,且具備寫作特長。我將這些發現反饋給小霆,幫助他提升自我認知。
3.構建生涯故事
第4、5次輔導,我引導小霆構建自己的生涯故事。首先,讓小霆勾畫出自己的生命畫像,明確自己是誰以及正在成為什么樣的人。其次,用小霆崇拜的英雄品質設定“成功公式”:“當我做 " " " 時,我將最快樂和成功”,請他補充完整。最后,請小霆寫出自己的座右銘。
小霆分享了偶像馬丁·路德·金的品質,意識到自己伸張正義時,以及通過文字影響他人時會快樂。座右銘“行動勝于雄辯,正義引領前行”不僅激發了他的斗志,也為他處理生涯問題提供了指導。在輔導過程中,我注意到小霆在辯論賽中的出色表現、寫作中的邏輯性,對法學學習興趣濃厚。因此,我布置了輔導作業:了解法學領域的知名院校和職業發展路徑。
第6次輔導,小霆說自己被法學相關院校的深厚底蘊深深吸引,意識到學習法學不僅能滿足對正義的追求,還能運用擅長的寫作和表達能力,并且職業發展前景廣闊。
漸漸地,小霆明確了目標——學習法學,并希望有機會從事法學相關的行業新聞寫作,完成最初的“記者夢”。于是,我給他布置了輔導作業:跟父母和班主任講述自己的目標和當前所需的幫助。
4.用行動演繹生涯故事
第7次輔導,我指導小霆制定了詳細的學習目標。小霆說他已向父母表達想法,并獲得了大力支持,還向班主任反饋了最近的學習困難。班主任在他的成績提升上發揮了關鍵作用。總之,小霆在各方支持下堅定朝著目標邁進,努力提升自己。
四、輔導反思
經回訪了解,小霆成功考入理想院校的法學專業,大學期間表現優異。輔導教師在幫助有生涯決策沖突的來訪學生時,可通過生涯故事訪談提升其自我認知,發展同一性,形成具有一致性和連續性的生命故事;通過“生命畫像”“成功公式”“座右銘”等技術,明確來訪學生的生涯目標,提供解決現實困難的方法;通過讓來訪學生給有價值的聽眾講述自己故事的方式,幫助他們獲取社會支持,達成生涯目標。
對處于生涯早期的青少年而言,探索性行動至關重要。輔導教師在設計探索性行動方案時,要廣泛尋找信息,將來訪學生的偏好明確化,即在廣度上進行細化。必要時,需要列出專業或職業清單幫助來訪學生進行探索。這些探索性行動可以破解學生內心的生涯決策沖突,促使他們進行科學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