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洲大陸以高原地貌為主,有沙漠、雨林及高山、裂谷等壯麗景色。赤道從非洲中部穿過,這片大陸上粗獷有力的原始部落藝術似乎在回應著大自然的原始莽力。同樣,人們觀念中的怪物多數也兇猛凌厲。
寧基南加(Ninki Nanka)在非洲許多地區的民間傳說中都有出現,相關記載可以追溯到19世紀初,據說這是一種兇惡的怪獸,棲身在沼澤地里,身長可達十幾米,像是鱷魚和蜥蜴的結合體,頭部像馬,頭頂有三只角,細長的脖頸則像長頸鹿,身上被鱗片覆蓋。到了夜里,寧基南加就會從沼澤里爬出來,吞噬遇到的萬物。寧基南加的外形還有許多爭議,有人說它像鱷魚,也有人認為它像蟒蛇,還有人認為它有一對巨大的翅膀,并隱隱指向了某些早已滅絕的恐龍的形象。傳說中,凡是見過寧基南加的人,很快就會死去,所以才會有眾多互相矛盾的記錄。據說寧基南加還有魔法,它的眼睛只要和人類對視,就會把人殺死。唯一能殺死寧基南加的方法,就是讓它和自己對視,于是人們出門遠行都要隨身帶著鏡子,遇到寧基南加,不要和它對視,趕緊掏出鏡子來高高舉起,讓它凝視鏡中的自我,它就會倒地身亡。用眼神殺人的情節,類似于希臘神話中的美杜莎,疑為西方殖民者帶到非洲的神話,與非洲當地的傳統產生了融合。

和寧基南加類似的怪物還有魔克拉-姆邊貝(Mokele-mbembe),意即“阻斷河流的怪物”。這種怪物在剛果河流域出沒,體型巨大,有人聲稱見過它,按照當地土著居民的描述,魔克拉-姆邊貝貝身體巨大,脖頸像蛇一樣細長,頭部像鱷魚,背后有棘刺,發怒時能撞翻漁船。這種怪物也令人想到恐龍,背后的棘刺則令人聯想到劍齒龍之類的古生物。曾經有一種較為流行的觀點,認為恐龍的種群雖然已經滅絕,但在非洲的密林深處,仍會有個別亞種存活至今,它們保留著古怪而又笨拙的侏羅紀風格,偶爾會在人類面前露出一鱗半爪。這種觀點后來得到了強有力的回應——在剛果的密林中就發現了霍加狓這種怪異的生物,堪稱活化石。霍加狓的頭部和上半身像羚羊,后半身和四條腿則像斑馬一樣布滿黑白條紋,看上去像個縫合怪。實際上,當地土著早就知道霍加狓的存在,并且會設陷阱捕捉,但直到1909年白人捕獲了一頭霍加狓的活體,霍加狓的存在才為西方世界所知。在霍加狓事件的影響下,人們似乎更愿意相信非洲的密林中會有一些新物種,這里是地球上被遺忘的角落,有著古老而又與世隔絕的自然環境,促使人們將奇幻生物與現實世界掛鉤。也有觀點認為,寧基南加只不過是非洲象帶來的錯覺——它在水中嬉戲露出的長鼻,被目擊者當成了怪物的長頸。這也可看作是當下的科學理性與古老的神話傳說之間的角力,驅散恐懼的重要途徑,就是在現實世界找到一個合理的支點。


如果把目光投向非洲古老的天空,就會發現更多的威脅,它們展開雙翅,在滑翔中鳴叫著向我們沖來。在非洲西部,至今還流傳著基基揚(kikiyan)的故事。基基揚像一只巨大的貓頭鷹,四肢有點像猴子,它站起來將近一人高,擁有巨大的爪子,還有巨大的鼻子,它平時棲息在樹上。據說基基揚出現時,會給人類帶來厄運。而在坦桑尼亞,又有神奇的波波巴瓦(Popobawa),意即“蝙蝠翅膀”,這是一種變形怪物,它白天變成人形,混跡在人群中,有時也變成其他動物形狀,到了夜晚,它就恢復成蝙蝠的形狀,皮翼拍動時會散發出類似硫黃的氣味,人們聞見硫黃味,就知道波波巴瓦要來了,趕緊關門閉戶。波波巴瓦趁著夜色飛進村莊,入戶襲擊人類,有時還伴有性侵犯。坦桑尼亞的土著居民認為波波巴瓦來自彭巴島(Pemba),是一種無法掌控的邪惡妖怪,它有一只巨大的眼睛,幾乎占滿了頭部,猝然遭遇之下,令人不寒而栗。它的獨眼具有催眠功能,能讓人失去意識。此外,波波巴瓦還有著近乎扭曲的名利觀念,它會強迫受害者宣揚它的齷齪事跡,希望自己名聲遠播。如果受害者拒絕這樣做,就會受到它的二次侵害。
托克洛希(Tokoloshe)是一種侏儒惡魔,身高不足一米,渾身毛發,有長耳朵和尖利的爪牙,頭頂還有一個大洞,平時棲息在水中。據說這是巫師用魔法憑空創造出來的生命體,所使用的原材料是來自墓地的泥土和尸體殘骸,因而它介于僵尸、土偶與惡鬼之間,制造它的巫師暗中操控它出來做壞事,可視其為巫師陰暗的第二人格。托克洛希的所作所為令人唾棄——到了夜晚,托克洛希會進入人類聚居區,咬掉人的腳趾,并從腳趾斷裂處吸干血液,而且還會侵犯女性,真可謂壞事做絕。


在遙遠的南非,還有一種“食人樹”,據說這種樹在趁人不備時,突然張開大口,吞食過路的行人,并將其轉換成自身生長所需的養料,在原著居民的講述下,食人樹已經成為文化記憶中的一部分。究其本源,食人樹的原型可能是南非一帶的猴面包樹,這種巨型樹木,樹干粗大,內部空心,可以儲水,人們在樹干上挖洞,從中取水。中空的樹干結構,還可以當成房子居住。人們從面包樹上的“門”進入內部,就產生了樹妖吃人的錯覺。近代殖民者為了夸耀見聞,將食人樹的故事夸大,甚至編造出同行伙伴被食人樹吞噬的驚險故事。這類故事甚至傳到了中國,清末的《點石齋畫報》描繪了非洲馬達加斯加島上的食人草,有一洋人帶著仆人經過該島,遇到了驚險的一幕:“攜仆經過島中,仆誤入深林,忽大聲呼救,趨視之,已為草葉所卷,圍匝數周,用力牽曳,良久始脫。”恰恰是這種不著邊際的講述,又刺激了探險者的好奇心,從而迫不及待地踏上非洲之旅。
(責編:劉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