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舞又稱代表性民間舞,是芭蕾舞劇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芭蕾舞劇中的“性格舞”多以民間生活為素材,是舞劇大師們根據劇情的需要且按照芭蕾的美學準則對其進行加工、處理、編排后,將其搬上舞臺。性格舞在芭蕾舞劇中不僅作為插入性表演,同時也為表現情感、推動劇情發展所服務。本文以《胡桃夾子》中的性格舞為例,著重從性格舞在芭蕾舞劇中的類型及作用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性格舞的起源及特征
(一)性格舞的起源
“性格舞”起源于17世紀的歐洲宮廷,屬于宴席歌舞中的出場舞蹈,一般來說,世界上各個國家的舞蹈發展軌跡,大致都可分成民間舞蹈與宮廷舞蹈兩條線索。宮廷舞蹈是以民間舞蹈為基礎的,如果離開了這個基礎,宮廷舞蹈將會成為無源之水。因此,我們不難發現,盡管在舞蹈的發展上,存在著兩種線索,但是,它們的源頭都是一樣的,即廣闊而永恒的“民間”。所以我們在古典芭蕾舞劇中看到的那些風格性很強、具有濃郁民族特性的舞蹈,稱之為外國代表性民間舞,簡稱“性格舞”[1]。
在列舉芭蕾舞的起源時人們不得不提到一個強有力的因素:民間舞蹈以及其中包含的現實主義表情元素,對古典芭蕾成套動作、技術規范的形成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而且芭蕾舞劇所規范的不僅僅是民間舞蹈的某些動作,在皇家的舞臺上,按照宮廷上流社會交際的風度和性格,某些經過加工和風格化的民間舞蹈被展示出來。當然這些民間舞蹈在芭蕾舞劇中更多的是以隨意編排的舞蹈節目出現,有時也會沿用原先的名稱,但只保留了原作不多的基本特征。例如手鼓舞——起源于意大利和法國古老的鄉村舞蹈,謬塞塔——古老的法國舞蹈。
17世紀的宮廷芭蕾中,那些滑稽可笑的表演,那些乞丐、農民的出場,以及任何為了凸顯人物角色性格的舞蹈,都被稱之為“性格舞”。到了19世紀,“性格舞”成為由古典芭蕾大師彼季帕終定型的兩大舞蹈模式之一,對西班牙、俄羅斯、阿拉伯等各國異國情調的民間舞加工改造后的舞段,是芭蕾化的民間舞[2]。
(二)性格舞的特征
性格舞來源于民間,具有很強的民族特色及地域特征,對比芭蕾則藝術表現力更強。不論是熱情奔放的西班牙舞還是以輕盈飄逸著稱的俄羅斯舞,都是極具舞蹈風格性的民俗畫卷。
其一,性格舞中表現的民族特色,它是由一個民族的社會狀況,習俗,文化傳統等因素決定的。它反映了一個民族的審美需求,例如俄羅斯舞中的哥薩克舞和卡得利勒舞,都是極具俄羅斯代表性的地方民間舞蹈。其二,性格舞的魅力也與當地的風土人情密不可分,融入了大量地域文化的元素。例如,在俄羅斯民間,男女多以對舞形式出現,以女子為主,男子跟隨,服裝也極具民族風格,女子手持巾帕,男子斜戴圓帽。
總的來說,性格舞以其獨特的民族特色、地域特征以及強大的藝術表現力,成為了芭蕾舞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僅能夠為觀眾帶來視覺和聽覺上的享受,更能夠通過舞蹈的形式,傳遞出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魅力和人文情懷。
二、性格舞在芭蕾舞劇中的聯系及類型
(一)性格舞在芭蕾舞劇中的聯系
性格舞與芭蕾舞不僅在發展初期有一定的聯系,在當前的舞劇中仍有十分緊密的聯系。因為性格舞是芭蕾舞劇的題材來源之一,對于描述舞蹈劇情以及渲染舞劇氛圍都有著巨大的作用,其次性格舞并非孤立存在,它的誕生與發展也離不開芭蕾舞的滋養與啟迪。而芭蕾舞,也在性格舞的靈動與多變中,汲取了源源不斷的創新靈感。
從性格舞的角度來看,它汲取了芭蕾舞的精華,又巧妙地融入了自身的獨特韻味。許多性格舞的動作練習,都是基于芭蕾舞的基本訓練改編而來,這使得性格舞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時,也具備了芭蕾舞的優雅與力量。同時,性格舞也借鑒了芭蕾舞的一些動作,使得兩者在舞臺上呈現出一種既相似又不同的美感。
性格舞的動作,既包含了芭蕾舞中的慢動作,又有一系列芭蕾中難以見到的獨特動作。這些動作往往更加生動、活潑,充滿了民間舞蹈的韻味。在性格舞中,慢動作往往與芭蕾舞的風格和技術相接近,而快動作則更加自由、奔放,與芭蕾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芭蕾舞中的外開原則,是這一藝術形式的核心所在。在性格舞中,雖然也保留了這一原則,但在實際運用中,卻根據性格舞的特點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在芭蕾舞和性格舞相交融的地方,非外開原則更多地被強調,這使得性格舞在保持優雅的同時,也展現出了更加靈活多變的一面。
芭蕾舞的基礎訓練,是從五個腳位開始的,這一傳統在性格舞的教學中得到了延續。性格舞同樣堅持這五個腳位,但在實際運用中,卻不像芭蕾舞那樣強調外開。此外,性格舞在教學上并不強調“腳尖”的運用,這與芭蕾舞有著明顯的區別。然而,在性格舞的舞臺變體中,我們卻可以看到“腳尖”的運用,這顯示了性格舞在不斷創新和發展的過程中,對于不同舞蹈元素的包容與融合。
在老的舞劇中,那些帶有“腳尖”動作的性格舞,往往被歸類為另一個體裁——“半古典舞”或者“半性格舞”。這些舞蹈既展現了性格舞的靈動與多變,又融入了芭蕾舞的優雅與力量,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藝術風格。
總的來說,性格舞與芭蕾舞在發展過程中相互借鑒、相互影響,形成了各自獨特而又緊密相連的藝術特色。無論是從動作、技巧還是風格上,兩者都展現出了一種既相似又不同的美感。正是這種差異與融合,使得性格舞與芭蕾舞在舞臺上呈現出一種豐富多彩、引人入勝的藝術魅力。
(二)性格舞在芭蕾舞劇中的類型
1.俄羅斯舞蹈
俄羅斯的民間舞蹈,作為世界舞蹈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獨特的魅力與深厚的底蘊,吸引了無數觀眾的目光。這種舞蹈不僅展現了俄羅斯人民的性格特征,也反映了俄羅斯社會的歷史與文化。
俄羅斯舞蹈以造型興盛豐富、內容多樣而著稱。它融合了幽默、樸實、柔情、寬廣胸懷、深刻的愛情以及抑制不住的歡樂等多種情感元素。在表現形式上,俄羅斯民間舞蹈形式多樣,包括單人舞、對舞和群舞,每種形式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和表現力。從舞蹈類型來看,俄羅斯舞蹈更是豐富多彩。競技類舞蹈體現了俄羅斯人民的勇敢與競技精神;圓圈類舞蹈則展現了俄羅斯人民的團結與和諧;歌舞類舞蹈將歌曲與舞蹈完美融合,傳遞出俄羅斯文化的深厚底蘊;踢踏類舞蹈以其獨特的節奏和舞步,展現了俄羅斯人民的熱情與活力;而對舞類舞蹈則通過兩人之間的默契配合,傳遞出深深的情感與故事。在經典芭蕾舞劇《胡桃夾子》中,俄羅斯舞作為其中的一個重要段落,充分展現了俄羅斯舞蹈的魅力。這種被稱為特雷巴克舞的俄羅斯舞,是雙拍子的節奏,非常活潑。它是俄國民俗在歡慶節日時跳的舞蹈,舞曲歡快熱烈、粗獷奔放,強烈的節奏使得舞步具有敲擊感。這種舞蹈民俗色彩鮮明,洋溢著興奮、豪邁的情緒,讓觀眾仿佛置身于俄羅斯的節日慶典之中,感受到了那種獨特的文化氛圍和民族情感??偟膩碚f,俄羅斯舞蹈是一種具有深厚歷史底蘊和獨特魅力的藝術形式。它不僅在芭蕾舞劇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俄羅斯文化的重要代表[3]。通過學習和欣賞俄羅斯舞蹈,可以更好地了解俄羅斯的文化和歷史,感受那種獨特的民族情感和藝術魅力。
2.西班牙舞蹈
西班牙舞作為一種具有鮮明特色的舞蹈形式,其走上舞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初期。這一時期的舞劇大師們,以獨特的視角和創新的思維,將西班牙舞蹈按照芭蕾舞的風格進行加工和編排,使其煥發出新的光彩。
西班牙舞蹈以其獨特的韻律和風格,分為兩大類:西班牙古典舞與弗拉明戈——“茨岡舞”。古典舞莊重而典雅,展現了西班牙文化的深厚底蘊;而弗拉明戈則熱情奔放,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由的追求。
在經典芭蕾舞劇《胡桃夾子》中,西班牙舞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為觀眾帶來了別樣的藝術享受。在第二幕中,當女孩克拉拉和王子受到糖果仙子的歡迎時,西班牙舞以其獨特的魅力,生動地表現了巧克力仙子的形象。這段舞蹈融合了西班牙古典舞與弗拉明戈的元素,既有古典的莊重,又有弗拉明戈的熱情。
在西班牙舞的表演中,男性舞蹈演員腳下踩著強勁的節奏點,他們的舞步有力而富有節奏感,仿佛在與音樂進行一場熱烈的對話。而女性舞蹈演員則時而輕柔地環繞雙臂和腰身,展現出優雅的身姿;時而又像一尊雕塑般停頓,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她們熟練的響板技術,配以優美的舞姿,不斷變化的舞步節奏,以及華麗的裙擺,使得整個舞蹈充滿了動感和活力。
總的來說,西班牙舞以其獨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在芭蕾舞劇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它不僅能夠為觀眾帶來視覺和聽覺上的享受,還能夠通過舞蹈的形式,傳遞出西班牙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在未來的芭蕾舞劇發展中,期待看到更多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走上舞臺,為觀眾帶來更多的藝術驚喜。
三、性格舞在芭蕾舞劇中所起到的作用
(一)性格舞在芭蕾舞劇發展中所起到的作用
性格舞是古典芭蕾舞的一個關鍵部分,它在塑造舞劇中的角色形象、推進舞劇劇情的發展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是促進芭蕾舞藝術發展的關鍵一環。著名芭蕾舞劇《胡桃夾子》,舞劇取材于德國童話故事《胡桃夾子與老鼠王》,其中的性格舞片段可謂是精妙絕倫[4]。
《胡桃夾子》中的性格舞主要出現在第二幕,通過性格舞的特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襯托出芭蕾舞中的壯觀場面,同時營造出胡桃夾子故事中的氛圍,以及促進芭蕾舞的劇情發展。《胡桃夾子》第二幕中的阿拉伯舞代表咖啡仙子、西班牙舞代表巧克力仙子、中國舞代表茶仙子等,通過這幾位仙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現出各個國家的民族舞蹈特點。《胡桃夾子》這部芭蕾舞劇充分展現出了各個國家性格舞,并且說明了性格舞在芭蕾舞劇發展中的重大作用。
性格舞不僅在芭蕾舞劇中體現出了獨一無二的特點,還能將各個國家的歷史文化都展現得淋漓盡致。
(二)性格舞在芭蕾舞劇訓練中所起到的作用
性格舞與芭蕾舞劇有著緊密的聯系,但是二者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的區別,且性格舞在芭蕾舞劇的訓練中有著良好的作用。性格舞的訓練相對于芭蕾舞而言,可以讓舞者更奔放、更熱情、更自如,以及增強舞者塑造人物個性和技術技能的作用。
芭蕾舞的規范及嚴謹,使演員感到束縛,但在表演性格舞時,可以更容易釋放自己,因為性格舞不像芭蕾舞那樣強調動作的嚴謹和細致。比如《胡桃夾子》中高傲熱烈的西班牙舞、活潑可愛的俄羅斯舞等,都會在表演方面給予舞者極大的推動作用,以達到幫助舞者表現內心、迸發情感的作用。性格舞對于啟發內心,調動情緒這方面來說,可以為芭蕾舞訓練提供一定的輔助作用[5]。
性格舞訓練還能起到提高舞者塑造人物個性的作用,特別是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的鮮活形象。例如《胡桃夾子》中的第二幕,咖啡仙子、茶仙子、巧克力仙子等人物,每個人物都代表了各個國家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風格,在舞劇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因此一個優秀的舞者想要在舞劇中塑造一個人物,就需要掌握塑造人物的技巧,所以,性格舞的訓練是必須的,它能使得舞者增強對人物特征的理解并賦予舞者對周圍環境的想象。性格舞訓練可以進一步提高芭蕾舞者對于內心情感的表達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
性格舞的訓練還可以培養舞者的技術技能,因為一名優秀的芭蕾舞者,則需要掌握不同類型的舞蹈技巧,而性格舞訓練則包含了各國民族民間的舞蹈技巧,豐富舞者的技術能力,填充芭蕾舞訓練所訓練不到的技術。性格舞訓練對于動作的力度、幅度、速度、等方面相較芭蕾舞訓練來說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胡桃夾子》第二幕俄羅斯舞蹈中的:彈簧步、吸跳步、長跑步等。這些動作可以進一步加強芭蕾舞者的腿部能力及彈跳力[6]。
四、結語
性格舞在芭蕾舞劇中無疑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其重要性不容忽視。文章對性格舞的起源、特征及其在芭蕾舞劇中的聯系與類型進行了詳盡的分析與探討,為我們深入理解這一藝術形式提供了寶貴的視角。
性格舞源于民間生活,汲取了豐富的文化養分,經過舞劇大師們的精心加工與編排,成為芭蕾舞劇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它以其獨特的舞蹈語匯和表現形式,生動地展現了不同角色的性格特點和情感變化,為觀眾帶來了深刻的藝術體驗。
在芭蕾舞劇中,性格舞與劇情緊密相連,互為補充。它不僅能夠為劇情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還能夠通過獨特的舞蹈形式,將角色的內心世界和情感狀態展現得淋漓盡致。此外,性格舞還能夠表現地域特色,使觀眾在欣賞舞蹈的同時,也能夠感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魅力。
隨著芭蕾舞劇的不斷發展,性格舞的訓練與表演也日臻完善。舞者們通過嚴格的訓練,不僅能夠掌握性格舞的基本技巧,還能夠深入理解其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將其完美地呈現在舞臺上。性格舞的訓練不僅有助于提升舞者的藝術修養和表演水平,還能夠為芭蕾舞劇的創新與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因此,應充分認識到性格舞在芭蕾舞劇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強對其的研究與傳承,為芭蕾舞劇的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同時,也應積極推廣性格舞,讓更多的觀眾能夠欣賞到這一獨特的藝術形式,感受到其帶來的藝術魅力。
注釋:
[1]蔡蕾:《性格舞在古典芭蕾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北方音樂》2015年第2期,第94頁。
[2]梁玥:《“性格舞”的審美特性分析》,《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4年第2期,第46—49頁。
[3]張琳:《俄羅斯民間舞蹈及其對性格舞蹈教學的意義》,《北京舞蹈學院學報》 2013年第1期,第21—24頁。
[4]王笑、黃學喜:《性格舞在古典芭蕾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藝術廣角》2004年第1期,第57—59頁。
[5]都婷燁:《芭蕾舞劇中交響樂與舞蹈的關系分析——以〈胡桃夾子〉為例》,《參花》2024年第6期,第68—70頁。
[6]楊越:《何謂芭蕾代表性舞蹈》,《舞蹈》2002年第2期,第41頁。
王思瑋 沈陽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 崔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