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與護理不穩定型心絞痛是一個綜合且復雜的過程,涉及多個方面。以下歸納不穩定型心絞痛的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及護理內容。
不穩定型心絞痛藥物治療
抗血小板聚集治療
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聚集的基礎藥物,通過不可逆地抑制環氧合酶-1(COX-1)活性,減少血栓素A2生成,從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P2Y12受體抑制劑,如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通過阻斷ADP與P2Y12受體的結合,進一步抑制血小板的激活和聚集。聯合使用阿司匹林與P2Y12受體抑制劑,可以增強抗血小板聚集效果,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
抗凝治療
低分子量肝素是常用的抗凝藥物,通過提高抗凝血酶Ⅲ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阻止血栓進一步形成。新型口服抗凝藥,如利伐沙班和達比加群,通過直接抑制凝血因子Xa或凝血酶提供更穩定的抗凝效果,同時降低出血風險。
其他藥物治療
β-受體阻滯劑通過降低心率和心肌耗氧量,緩解心絞痛癥狀,并預防心肌梗死的發生。硝酸酯類藥物,如硝酸甘油,通過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供氧,迅速緩解胸痛。鈣通道阻滯劑,如地爾硫卓和硝苯地平,通過抑制鈣離子進入心肌細胞和血管平滑肌,減少心肌耗氧,擴張冠狀動脈。
不穩定型心絞痛非藥物治療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CI)是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重要手段,尤其適用于存在顯著冠狀動脈狹窄、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合并有嚴重缺血癥狀的患者。PCI通過球囊擴張或支架植入直接恢復冠狀動脈的血流,迅速緩解心肌缺血。術后管理同樣關鍵,需要持續進行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療,預防支架內血栓形成。同時,監測患者的心功能和心電圖變化,及時處理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如再狹窄或血栓事件。
高壓氧治療和心臟康復訓練
高壓氧治療通過增加血氧含量和改善組織氧供,對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的心電圖有顯著改善作用,能夠減輕心肌缺血,降低心絞痛發作頻率。心臟康復訓練包括有氧運動、耐力訓練和心理支持,能夠改善心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再發風險。
不穩定型心絞痛護理管理
常規護理
術前護理重點在于全面評估患者的病情,確保患者對手術過程有充分了解,并指導其術前準備,如戒煙、控制飲食等。術后護理則側重于監測生命體征、觀察傷口愈合情況,以及早期發現和處理術后并發癥。此外,護士需向患者詳細說明每種藥物的作用、正確的服用方法,密切監測患者用藥反應,方便醫生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多維度護理
(1)心理護理:護士應通過專業評估工具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針對存在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的患者實施心理干預措施,如放松訓練、正念療法等,幫助患者緩解壓力,增強其應對疾病的信心。
(2)飲食護理:制訂個性化的膳食方案,確保患者攝入足夠的營養,以支持康復。
(3)心臟康復護理:根據患者病情制訂合適的康復訓練計劃,逐步增加運動量,并密切監測患者的反應。康復訓練包括有氧運動、力量訓練等。
(4)社會支持護理:幫助患者建立強有力的社會支持系統,包括家屬支持和同伴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