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是利用化學藥物阻止癌細胞增殖、浸潤、轉移和擴散,直至殺傷癌細胞的治療方法。化療藥物通過口服、靜脈注射或其他途徑進入體內,隨血液循環分布到全身,對腫瘤細胞產生殺滅作用。化療藥物具有高度靶向性,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對正常組織細胞造成一定損害,從而產生毒副作用。化療為惡性腫瘤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與手術、放療并稱為癌癥治療的“三駕馬車”。然而,對于許多患者及其家屬而言,化療往往伴隨著恐懼、不安以及身體不適、經濟負擔。為此普及化療的相關知識,包括其定義、常用藥物、適應證、副作用以及如何正確面對化療,幫助患者及其家屬更好地理解和應對化療過程。
常見化療藥物
(1)烷化劑:如環磷酰胺、異環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等,此類藥物通過直接破壞DNA結構,阻止癌細胞的復制和分裂。(2)抗代謝藥:如甲氨蝶呤、氟尿嘧啶、吉西他濱等,可以干擾細胞代謝過程,阻止癌細胞合成必要的核酸和蛋白質,從而抑制其生長。(3)抗癌抗生素:如絲裂霉素、博來霉素、阿霉素等,抗生素類藥物通過抑制DNA合成或破壞DNA結構殺死癌細胞。(4)植物類抗癌藥:如長春新堿、紫杉醇、依托泊苷等,多來源于植物,通過干擾微管蛋白合成或影響紡錘體功能阻止癌細胞分裂。(5)鉑類藥物:如順鉑、卡鉑、奧沙利鉑等,此類藥物與DNA結合,形成DNA加合物,干擾DNA復制和轉錄,從而抑制癌細胞生長。
化療適用范圍
(1)對化療敏感的全身性腫瘤:如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惡性淋巴瘤等,此類腫瘤對化療藥物敏感,化療常作為首選或主要治療手段。(2)晚期或播散性腫瘤:對無手術及放療指征的晚期腫瘤,或術后、放療后復發的腫瘤轉移患者,化療可作為姑息性治療手段,可延長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3)輔助化療:手術前后或放療前后的患者,通過化療殺滅微小殘留病灶,減少復發和轉移的風險。(4)特殊給藥:對于某些化療療效較差的腫瘤,可采用特殊給藥途徑或方法,如腔內給藥、動脈灌注化療等,提高抗腫瘤療效。(5)緩解癥狀:對于腫瘤引起的上腔靜脈壓迫、呼吸道壓迫、顱內壓升高等癥狀,可先通過化療減輕癥狀,再采取其他治療措施。
化療常見副作用
(1)骨髓抑制:化療藥物對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產生抑制作用,導致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數量減少,影響患者免疫力和凝血功能,增加感染和出血的風險。(2)消化道反應:包括惡心、嘔吐、腹瀉、便秘等癥狀,影響患者食欲和營養吸收,導致體重下降和營養不良。(3)脫發:化療藥物會損害頭皮毛囊細胞,導致不同程度的脫發,多數患者停止化療后頭發通常會重新生長。(4)腎毒性和心臟毒性:部分化療藥物會對腎臟和心臟產生損害,導致腎功能受損和心肌損傷。(5)神經毒性:表現為手足麻木、外周神經炎等外周神經系統病變,以及中樞神經系統病變。(6)過敏反應:部分患者對化療藥物可能產生過敏反應,出現皮疹、藥物熱等癥狀。
如何正確面對化療
保持積極心態
加強對患者的健康宣教,使其了解化療的目的、過程和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建立正確的認知,樹立治療信心。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密切關注其情緒變化,化療后使用積極的語言對患者給予肯定和鼓勵,鼓勵其表達個人需求和期望,適時給予激勵。如果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嚴重的負性情緒或有放棄治療的念頭,可通過心理疏導、轉移注意力等方式緩解患者負性情緒,向患者介紹成功治療案例,通過榜樣的力量幫助患者提升治療信心。
正念支持
正念支持可實現患者思維形式改變,緩解負性情緒。例如,指導靜坐冥想,在安靜環境下選擇注意對象,即腦海中首先出現的場景或物體,暗示患者維持放松,由思想者向思想觀察者轉變。引導患者想象光照射全身,體會身體不同部位的感受。指導患者練習瑜伽,體會身體感受、情緒及想法,不斷提高身體耐受力。引導患者聆聽大自然聲音,在正念呼吸基礎上集中注意力聆聽聲音。
營養支持
均衡飲食,少食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根據不同的副作用進行針對性飲食調節。白細胞下降明顯者,要適當補充高蛋白質飲食,如牛奶、大豆、瘦肉、豬蹄、海參、魚、動物肝臟、紅棗、花生、核桃、黑木耳、胡蘿卜、赤小豆等,驢皮膠(阿膠)、豬皮膠(肉皮胨)等也有助于升高白細胞數量。消化道反應明顯者,要注重口腔清潔,多補充高營養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如蓮子羹、雪耳羹、牛奶、豆漿、鯽魚湯等。避免過熱、過酸及刺激性飲食,伴有口腔黏膜炎者可口含冰塊,減少炎性滲出,出現潰瘍時可用蜂蜜20 mL加研碎的維生素C口含,每日2~4次。腎功能損傷者,要限制蛋白質攝入。合并水腫者,要少吃鹽,多吃動物腎臟、烏魚、菠菜和紅莧菜,多吃富含水分又有利尿作用的食物,如西瓜、黃瓜、冬瓜、絲瓜等。
適當鍛煉
鍛煉根據患者身體狀況量力而行,不可過度,可選擇太極拳、游泳、快走等鍛煉方式。每次鍛煉總時長控制在30~40 min,每周3~4次,每套運動后休息3~5 min,避免在治療時練習。此外,注意控制運動強度,一般以主觀感受身體微出汗,自我感覺輕松、有疲乏、乏力短時間內消失為宜。
定期監測與復查
定期檢測血常規、肝腎功能等指標,及時發現并處理可能出現的副作用。
注意個人衛生與防護
注意口腔衛生和肛周衛生,降低感染風險。例如,使用氯己定或類似成分的漱口水清潔口腔;刷牙時使用軟毛牙刷,輕柔地刷洗牙齒和口腔黏膜,避免使用含磨砂劑的牙膏,飯后溫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潔。化療期間,患者免疫力下降時需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外出活動。
環境控制
溫馨的住院環境可以緩解患者在陌生環境中的緊張感,可以對病房進行綠色布置,保障室內舒適感,注意根據患者作息時間調節室內光線,患者休息狀態下適當播放舒緩音樂或其感興趣影視作品輔助其放松心態。
副作用應對小妙招
當患者出現惡心、嘔吐、腹脹等不適癥狀時,可以適度按摩腹部,取仰臥位姿勢,將雙膝屈曲,使腹部完全暴露,采用拇指揉壓法和旋轉法進行腹部按摩,每次持續3 min,重復50~100次,緩解胃腸道反應。還可以選擇雙側內關、足三里及神闕等穴艾灸,先充分暴露艾灸位,再用生姜間隔,將鮮生姜切為0.2 cm厚片置于所選穴位上,將艾條點燃置于艾箱內,再將艾箱固定于穴位之上,以有溫熱感為宜,10~15 min/穴,止吐效果良好。不要抓撓皮疹或瘙癢患處,可輕輕拍打局部,或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止癢乳膏或爐甘石洗劑止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