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補腎壯筋湯加減治療膝骨關節炎(肝腎不足證)的臨床效果。方法 隨機選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醫院收治的48例膝骨關節炎(肝腎不足證)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4例。對照組予以塞來昔布膠囊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補腎壯筋湯加減治療。比較兩組治療總有效率、關節局部癥狀評分及炎癥介質水平[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1(IL-1)和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后關節疼痛、關節壓痛、關節發熱、關節紅腫及關節活動功能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后hs-CRP、IL-6、IL-1及TNF-α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補腎壯筋湯加減治療膝骨關節炎(肝腎不足證)可獲得良好的臨床效果,能有效緩解患肢疼痛,改善患肢功能,減輕炎癥反應,促進患者康復。
關鍵詞:膝骨關節炎;肝腎不足證;補腎壯筋湯;關節軟骨退行性改變;塞來昔布
膝骨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關節炎性病變,其病理基礎為關節軟骨退行性改變。該病臨床表現多樣,早期以膝關節疼痛為主要癥狀,晚期可能出現關節畸形、腫脹、肌肉萎縮等癥狀,影響患者日常生活[1~2]。當前臨床治療膝骨關節炎多采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塞來昔布,通過抑制氧化酶活性、減少前列腺素合成,發揮較強的抗炎、止痛、退熱、消腫等作用,但其副作用較大,一般不長期使用[3]。中醫認為,膝骨關節炎主要與筋骨功能失調有關,病位在肝腎之間,肝藏血,主疏泄生筋;腎藏精,主骨生髓[4]。鑒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補腎壯筋湯加減治療膝骨關節炎(肝腎不足證)的臨床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醫院收治的48例膝骨關節炎(肝腎不足證)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4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納入標準:符合膝骨關節炎西醫診斷標準[5],同時滿足中醫肝腎不足證候診斷標準[6];治療前1周內未使用可能影響觀察指標的藥物;無研究用藥過敏史;患者知曉本研究并簽署同意書自愿參與。排除標準:存在肝、腎功能障礙;合并血液系統疾病;患有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伴有精神疾病或不能配合治療;過敏體質或對研究用藥過敏;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合并其他導致膝骨關節炎或膝關節功能障礙的疾病;臨床資料不全或研究中途退出。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塞來昔布膠囊口服,每次200 mg,每日1次,連續治療2周。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補腎壯筋湯加減治療,組方:川牛膝15 g,熟地黃、山茱萸、續斷、杜仲、當歸、白芍、茯苓、青皮、五加皮各10 g;隨癥加減,根據辨證適量增加桑寄生、骨碎補、雞血藤、千斤拔等中藥材。加水煎煮,煎2次合并濾液,留汁400 mL,每次200 mL早晚分服次,每日1劑,連續治療2周。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治療效果:依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判定療效。治療后癥狀完全消失、關節功能恢復正常,關節局部體征和癥狀積分較治療前下降>95%,為臨床控制;治療后主要癥狀消失,關節功能基本恢復,關節局部體征和癥狀積分較治療前下降70%~95%,為顯效;治療后主要癥狀基本消失,關節功能有所改善,關節局部體征和癥狀積分較治療前下降30%~69%,為有效;關節局部體征和癥狀積分較治療前下降<30%,為無效[7]。總有效=臨床控制+顯效+有效。(2)比較兩組關節局部癥狀:采用自制量表評估,包括關節疼痛、關節壓痛、關節發熱、關節紅腫和關節活動功能5個維度,根據嚴重程度評為0~6分(每進1級加2分),評分越高癥狀越嚴重。(3)比較兩組炎癥介質水平:檢測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1(IL-1)和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1.67%,高于對照組的66.67%,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兩組關節局部癥狀評分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關節局部癥狀各項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 兩組炎癥介質水平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hs-CRP、IL-6、IL-1及TNF-α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討論
膝骨關節炎好發于老年群體,當前臨床廣泛采用多種藥物進行治療,其中塞來昔布膠囊具有明顯的鎮痛效果,能有效緩解關節疼痛,增強其活動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質量[8~9]。然而,部分患者服用塞來昔布膠囊后可能出現各種胃腸道反應,如腹痛、消化不良、脹氣等,甚至引發心血管問題。此外,少數患者還可能出現神經系統反應,如腿痙攣、偏頭痛和眩暈等,臨床應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0]。
中醫認為,膝骨關節炎屬于“骨痹、痹證”范疇,其常見證型為肝腎不足證,屬于本虛標實病證[11]。其中,“本虛”指腎肝功能不足,“標實”指氣滯血瘀、痹阻筋絡等病理變化。因此,治療應以補益肝腎為主,輔以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之法。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后關節局部癥狀各項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補腎壯筋湯治療膝骨關節炎(肝腎不足證)具有顯著療效,可有效減輕患者臨床癥狀。補腎壯筋湯是由多種中藥材配比而成的中藥方劑,具有益精填髓、強筋壯骨等多重功效[12]。其中,熟地黃、山茱萸可益精填髓,滋養肝腎,補血養精;青皮可行氣疏肝,調暢肝腎氣機;牛膝、續斷、杜仲可補肝腎,強筋骨,增強骨骼、筋脈功能;當歸可活血通經,促進血液循環;五加皮、茯苓可祛風除濕,有效調節身體水液代謝;白芍可斂陰和營,柔肝止痛,有效緩解由肝氣郁結引發的各種疼痛。諸藥配伍,從多途徑、多層面調節身體機能,復腎氣,強筋骨,從而有效治療因肝腎不足引起的筋骨無力、疲勞乏力。此外,觀察組治療后hs-CRP、IL-6、IL-1及TNF-α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補腎壯筋湯可有效抑制炎癥反應,延緩膠原纖維變性,從而有效保護關節軟骨健康。
綜上所述,補腎壯筋湯加減治療膝骨關節炎(肝腎不足證),能有效緩解患肢疼痛,改善患肢功能,減輕炎癥反應,促進患者康復。
參考文獻
[1]王琦,易誠青.膝關節骨關節炎治療的研究進展[J].復旦學報(醫學版),2022,49(5):765-770.
[2]尹鵬開,侯德才.中醫治療膝骨關節炎研究進展[J].按摩與康復醫學,2023,14(5):55-59.
[3]白永生,王龍飛,張學輝,等.溫針灸聯合補腎壯筋湯治療肝腎不足型膝骨關節炎臨床研究[J].新中醫,2022,54(13):177-180.
[4]瑪依拉·艾爾肯,許倩倩,楊愛瓊.補腎壯筋湯加減治療對肝腎不足型膝骨關節炎的影響[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23,20(1):135-138.
[5]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關節外科學組.骨關節炎診療指南(2018年版)[J].中華骨科雜志,2018,38(12):705-715.
[6]中華中醫藥學會骨傷科分會膝痹病(膝骨關節炎)臨床診療指南制定工作組.中醫骨傷科臨床診療指南·膝痹病(膝骨關節炎)[J].康復學報,2019,29(3):1-7.
[7]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
[8]章曉云,曾浩,孟林.膝骨關節炎疼痛機制及治療研究進展[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23,29(1):50-58.
[9]余謐.塞來昔布膠囊治療膝骨關節炎對臨床癥狀和疼痛程度的改善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2023,16(26):89-92.
[10]王克榮,蘇艷君,吳小輝,等.益骨湯加減聯合塞來昔布膠囊治療膝骨關節炎的效果及對骨代謝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2023,16(23):108-111.
[11]金超,李晶晶,盛康,等.芪龍風濕丸治療肝腎不足型膝骨關節炎的療效及對IL-1β、TNF-α、MMP-13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22,31(17):2431-2434.
[12]王偉偉,歐志學,章曉云,等.補腎壯筋湯治療膝骨關節炎作用機制的網絡藥理學研究[J].中醫正骨,2022,34(7):6-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