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中國汽車品牌正在加碼增程賽道。
自2018年理想推出量產增程式汽車以來,業界對于增程技術一直爭議不斷。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曾經被質疑為落后的技術近兩年迎來了爆發式增長,理想汽車更是憑借增程汽車成為國內造車新勢力中率先實現盈利的車企。
從堅持增程技術的理想汽車到后起之秀零跑汽車,再到今年推出增程版車型問界、深藍,大幅增長的銷量反復印證著這一技術路線在市場上的成功。
數據顯示,10月理想汽車交付新車51443輛,同比增長27.3%。憑借五款在售車型(四款增程和一款純電),理想汽車連續多月獲得20萬元以上新能源汽車中國品牌銷量冠軍。
零跑10月交付新車38177輛,交付再創新高,同比增長109.7%,近幾個月來銷量一直穩居新勢力榜單月度前三。深藍汽車10月銷量為27862輛,環比增長122.69%,同比增長79.6%。
乘聯會數據顯示,10月純電車型同比增長36.7%,而增程則達到了55.2%。盡管增程銷量占比與純電車型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但在純電增速放緩的形勢下,增程車型已經成為新能源市場增長的新動力。
一直以來,多數業內人士認為,相較于油電混動汽車和插電混動汽車,增程汽車的技術難度相對較低,研發和生產成本也更容易控制。
去年,理想汽車董事長李想在個人微博發文稱,中國自主品牌會在未來一兩年都轉換成增程式技術路線,“這個判斷可以到2025年來驗證”。如今,2024年還沒過完,這一預言就逐漸走向現實。
今年以來,極氪、阿維塔、小鵬、智己等純電動品牌陸續宣布將推出增程式車型,采用“增程+純電”的雙動力技術路線。廣州車展上,坦克、騰勢等品牌也加入了這一賽道。除了自主品牌,不少合資品牌如大眾、現代、福特等也都表示未來將在中國市場推出增程車型。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表示,入局增程賽道是“順勢而為”,增添動力形式和采用純視覺方案,能夠幫助車型更好地適應海外市場的不同狀況,為走向全球鋪路。
不過,相比純電動車型不斷提升的續航里程,增程式車型的短板也很明顯,即純電模式下的續航有限,目前市場上最高純電續航里程也僅有300公里,且在低溫環境下電量衰減速度較快。
這一瓶頸隨著寧德時代驍遙超級增混電池的發布有望被徹底突破。據介紹,該款產品能通過技術創新實現“充電10分鐘,補能超280公里”的超快充體驗。此外,驍遙電池采用鋰鈉混搭的AB電池系統集成技術,能夠有效解決新能源車型在低溫環境下的續駛焦慮,極寒環境也可充電。
何小鵬透露,小鵬汽車內部幾次認真探討混動(包括增程)車型的未來發展,覺得再做一個普通增程車已經沒有意義,所以除了更大的純電續航,小鵬汽車還在同步開發超靜音發動機,目標是當增程發動機啟動之后,音量只比電動機高出一分貝。
當前增程式電動車市場開始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既有利于拔高增程技術的上限和技術創新,也可以進一步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駕乘體驗。在市場驅動下,增程式車型逐漸步入了良性循環的階段。
有業內人士指出,在固態電池未商用前,增程技術仍為目前最優解。“插混、增程兩者在市場競爭方面,會形成超強增長特征,尤其是中國特色的插混、增程實際上是世界上的發展風向,會對油車產生巨大替代效應。而純電的主要優勢在于中低端市場,高端更多要依靠增程來搶市場份額。”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
“眼下增混車型已經不再是一個‘從油到電’的過渡產品,其自身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類別。”寧德時代市場部總經理羅堅表示,我們可以提前預判,中國乘用車全面電動化將在未來2到3年內全部完成,而增混車型具有不可忽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