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將軍,竟然在莫斯科被暗殺?
當地時間12月17日上午6點,突然的爆炸聲驚醒了不少居住在莫斯科梁贊大道附近的市民。在接到報警后,急忙趕來的莫斯科警方在爆炸現場發現了兩具尸體。
經過檢驗后,俄羅斯聯邦偵查委員會宣布死者是俄軍核生化防護部隊司令伊戈爾·基里洛夫中將和他的助手兼司機伊爾亞。
作為俄羅斯最出色的防核生化專家,基里洛夫多年來一直致力于調查美國設立在歐洲和中亞的生物實驗室。俄烏沖突爆發后,他又負責對美國生物實驗室在烏克蘭進行的傳染病研究展開調查。
到底是誰,想致基里洛夫于死地?
基里洛夫遇害的梁贊大道地區位于莫斯科東南部。與莫斯科繁華的市中心不同,梁贊大道附近曾是莫斯科的工業區,除了廠房外,便是大片的老式工人住宅。在遇害當天,伊爾亞像往常一樣駕車來到基里洛夫的公寓,接他上班。
俄羅斯聯邦偵查委員會稱,初步調查結果顯示,基里洛夫和伊爾亞是在一座住宅區的入口處被事先安放在路邊的炸彈炸死。刺客可能將炸彈用膠帶捆在了一輛停在公寓入口的電動滑板車上,待基里洛夫和助手經過時,遠程引爆炸彈,炸死了兩人。
據烏克蘭媒體報道,烏克蘭國家安全局一名消息人士透露,基里洛夫是在該局開展的一次行動中死亡。
俄羅斯聯邦偵查委員會將導致基里洛夫死亡的爆炸事件定性為恐怖襲擊。俄羅斯相關部門稱,此次爆炸的威力約等同于200克TNT炸藥。俄媒發布的爆炸現場圖顯示,爆炸發生在一座普通住宅樓的單元門旁,炸開了單元門,并震碎了旁邊的幾扇窗戶,但并不足以對整座建筑造成結構性損傷。
這或許說明,基里洛夫遇刺前,刺客就在住宅樓附近“守株待兔”。在看到基里洛夫走到門口時,刺客才引爆了炸彈。
基里洛夫遇刺的時間頗為敏感。據烏克蘭媒體報道,在爆炸發生的前一天,烏克蘭司法部門對他進行了缺席審判,指控他指揮俄軍對烏軍使用了國際法禁止的化學武器。俄羅斯隨后否認了這一指控。今年10月,英國也以類似理由對基里洛夫展開了制裁。
基里洛夫可能不是近期第一個在莫斯科遇刺的俄羅斯高級人才。2024年12月12日,多家烏克蘭和俄羅斯媒體報道,俄羅斯導彈科學家米哈伊爾·沙茨基在莫斯科郊區遇刺。烏克蘭國防情報局“認領”了這次刺殺。但俄羅斯官方始終沒有確認該消息。
基里洛夫遇刺后,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在個人社交賬號上發布消息稱,基里洛夫中將多年來致力于系統地、有證據地“揭開盎格魯·撒克遜人和北約的犯罪行為”,美國在烏克蘭進行致命生物實驗室研究活動等。
“他是一個無畏的人,從來不躲在別人身后,總是去直面問題。為了祖國,為了真相。”扎哈羅娃寫道。
基里洛夫是如何對烏克蘭境內生物實驗室展開調查的?這還要從兩年多前說起。
2022年3月,俄軍在烏克蘭波爾塔、哈爾科夫等地美國資助的生物實驗室中發現了鼠疫、炭疽、霍亂等病毒,以及大量研究文件,基里洛夫隨后奉命對這些文件和樣品展開調查。
3月10日,在俄羅斯國防部簡報會上,基里洛夫向世界公布了美國在烏克蘭資助秘密生物實驗室,并進行軍事生物研究的證據。
談到美國在烏克蘭進行的利用昆蟲作為傳染病媒介的研究時,基里洛夫強調:“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研究與20世紀40年代日軍731部隊進行的生化武器研發類似。而很多731部隊的成員(戰后)逃到了美國,以逃避法律制裁。”
基里洛夫指出,根據俄方掌握的資料,美國資助的生物實驗室于2020年在烏克蘭的基輔、哈爾科夫及敖德薩展開了“UP-4”項目。該項目的目標是研究通過候鳥傳播病毒的可能性,使用的病原體包括致死率極高的H5N1禽流感病毒與傳染能力更強的新城病病毒。
在“UP-4”項目中,美方資助的實驗室共研究了145種不同生物的遷徙路徑,包括途經東歐和俄羅斯的候鳥種群。基里洛夫強調,實驗室借助候鳥進行病毒傳播研究的方法是“異常冒險而不負責的”,因為一旦在實驗期間出現病毒泄漏,將難以控制局勢,最終可能會造成嚴重的流行病疫情。
另一項引起基里洛夫警惕的實驗,是代號R-781的動物傳染病研究項目。該項目研究了如何借助蝙蝠作為傳播媒介,向人群傳染冠狀病毒、絲狀病毒和鼠疫病菌等致命傳染病。基里洛夫強調,該研究不僅在烏克蘭進行,也在五角大樓資助的格魯吉亞生物實驗室進行。
基里洛夫認為,美國這些生物實驗室使用昆蟲進行疾病傳播的研究,可能是導致烏克蘭境內多起不明疫情的罪魁禍首。比如,2018年冬天,烏克蘭科爾松地區曾暴發犬心絲蟲疫情,而犬心絲蟲的主要中間宿主蚊子本不應在冬天活動。同年,在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地區也暴發了嚴重的結核病疫情。基里洛夫認為,這些疫情的源頭,可能與美國資助的生物實驗室有關。
基里洛夫的調查,揭露了美國海外生物實驗室龐大網絡的冰山一角。而這背后,是這名防核生化“老兵”多年來的堅持不懈。
1970年,基里洛夫出生在俄羅斯古城科斯特羅馬,其城名取自斯拉夫神話中的豐饒女神。該城也是蘇聯核生化防護部隊的搖籃,這為基里洛夫日后加入該部隊埋下了伏筆。
作為一名職業軍人,基里洛夫很少在媒體面前談論自己的家庭生活。人們只知道,他17歲參軍,21歲時從科斯特羅馬防化兵高級軍事指揮學校畢業,并加入了俄羅斯核生化防護部隊。
在蘇聯和俄羅斯歷史上,核生化防護部隊是一支極受尊重的部隊。冷戰期間,全世界都籠罩在核戰爭陰影下,核生化防護部隊肩負著在“世界末日”到來時守護文明火種的重任。
在1986年發生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中,缺乏防護設備的蘇聯核生化防護部隊前赴后繼,在付出巨大犧牲后成功阻止了反應堆的二次爆炸,使半個歐洲免于淪為核輻射區。
在這樣的傳統熏陶下,基里洛夫有著堅定的使命感。他大半生都在從事防核生化武器擴散事業,從防化排排長做起,一步步成為俄羅斯防化領域的重要專家。2014年,他被任命為俄羅斯核生化防護軍事學院的院長,并在3年后接任核生化防護部隊司令一職。
在任內,基里洛夫主持了部隊的現代化工作,引入了包括危險作業機器人在內的多項先進設備,大幅度提高了部隊的偵測能力。俄羅斯記者這樣評價他領導下的核生化防護部隊:“他們不害怕輻射、化學攻擊和生物武器。他們在和平時代依然保持著警惕。當不可預料的重大危機發生時,這支部隊將第一個作出反應。”
基里洛夫也參加了俄軍新式武器的研發。2020年,他參與研制的TOS-2型噴火火箭炮在莫斯科勝利日游行中首次亮相。2021年,基里洛夫被授予“俄羅斯勞動英雄”獎章。
基里洛夫一直十分關注美國在海外設立的生物實驗室。2018年10月,基里洛夫稱美國在格魯吉亞建設的理查德·魯格公共衛生研究中心有秘密進行人體實驗的嫌疑。2024年1月,基里洛夫再次指責部分美國政客故意破壞對新冠病毒源頭的調查。
俄烏沖突爆發以來,基里洛夫定期舉行針對烏克蘭的新聞發布會。今年10月他表示“烏克蘭正準備使用化學武器來進行挑釁”。8月他在接受采訪時還表示“烏克蘭境內可能存在‘臟彈’,烏克蘭還曾使用有毒物質,而該物質僅能在美國進行合成制造。”
基里洛夫的死,是否與其對美國海外生物實驗室的調查有關?外界對此尚不清楚。他遇刺同日,普京在一次會議上表示,俄烏沖突即將迎來“轉折點”。12月10日,波蘭總理圖斯克稱,關于俄烏沖突的和平談判可能會在今冬開始。
在此背景下,基里洛夫突然遇刺是否會再次挑動克里姆林宮的神經,影響俄烏和平進程,各方都在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