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戶外自主游戲是幼兒園游戲活動的基本形式之一,它強調由幼兒自主選擇和組織游戲,對幼兒的個性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教師應鼓勵幼兒自主游戲,并在游戲過程中細致觀察和悉心指導幼兒,以確保戶外自主游戲取得預期的效果。文章探討了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的指導策略,以供參考。
一、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的指導意義
(一)培養幼兒的自主性
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是一種以幼兒為主體的游戲活動。在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中,幼兒基于自身的興趣與需求,自主確定游戲內容及合作伙伴,從而實現個性化發展。教師應賦予幼兒充分的自由,鼓勵他們在游戲中勇于探索周邊環境,主動發現并提出問題,以增強其自主性與獨立性。
(二)激發幼兒的創造性
教師應為幼兒設計多樣化的游戲任務,并提供豐富的游戲材料,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勇于嘗試不同的游戲方式。這對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具有重要意義。另外,由于幼兒年齡較小,心智發展尚不成熟,他們在自主游戲過程中容易出現各種問題。教師作為幼兒在活動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應及時指導幼兒解決問題。通過教師的啟發,幼兒能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并進一步增強創造力。
(三)提高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
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為幼兒的社會交往提供了寶貴的實踐平臺,有助于幼兒提高社會交往能力。首先,這種游戲形式允許幼兒自主選擇游戲內容和合作伙伴,有助于幼兒初步掌握與他人交往的技巧。其次,幼兒在游戲中與同伴進行合作,明確各自的分工,合理分配游戲資源,有助于幼兒與同伴友好相處,喜歡并適應群體生活。最后,幼兒與同伴共同解決游戲中的難題,并分享游戲體驗與收獲,有利于增強他們的團隊意識與集體榮譽感。此外,在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會全程參與,并給予幼兒適時且有效的指導,這有助于幼兒保持良好的社交狀態,進而提高社會交往能力。
二、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的指導原則
(一)及時性原則
在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中,幼兒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和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和判斷力,能及時發現幼兒所遇到的難題,并準確把握提供指導的時機。教師應遵循及時性原則,關注幼兒在活動中出現的困惑、爭執等情況,迅速識別幼兒需要指導的時機,及時介入并提供恰當的指導,以確保游戲順利進行,避免因長時間無法解決問題而影響幼兒的游戲體驗。
(二)啟發性原則
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旨在培養幼兒的思考能力,使幼兒能運用自己的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在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應避免直接指示幼兒如何操作,而應通過示范、對話及參與等多種方式,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與探索欲,鼓勵幼兒主動思考并積極嘗試。教師應遵循啟發性原則,不斷豐富和完善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的指導策略。
(三)全面性原則
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包括準備、進行、總結三個階段。在準備階段,教師要全面考慮游戲環境的營造、游戲材料的投放及游戲內容的設計等,為幼兒打造自由的游戲空間,并提供富有吸引力的游戲活動。在進行階段,教師要密切關注幼兒的各項表現及情感變化,及時干預并指導幼兒。在總結階段,教師應指導幼兒反思游戲過程,以鞏固其游戲經驗。教師應遵循全面性原則,細致觀察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的各個環節,為幼兒提供必要的引導與支持,進而促進幼兒持續發展。
三、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的指導策略
(一)合理營造游戲環境,提供外部支持
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需要在安全、寬敞且充滿探索性的環境中進行。幼兒園的自然環境區域和運動區域都是開展戶外自主游戲的重要場所。教師應合理利用自然環境區域與運動區域,營造良好的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環境,為幼兒提供外部支援。
幼兒園的草坪、樹木、花壇和假山等自然元素,都是寶貴的游戲資源。教師可以在草坪設立“自然探索區”,并投放放大鏡、昆蟲盒等材料,以便幼兒觀察昆蟲、植物等自然生態現象。同時,教師可以利用樹木、花壇與假山之間的距離與高度差異,懸掛秋千、設置攀爬網、規劃登高路線,以營造富有“野趣”的游戲環境,調動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此外,幼兒園可以利用專屬的運動區域,設置攀巖墻、平衡木、鉆網和滑梯等設施,以激發幼兒的冒險精神,促進其自主開展體育游戲活動。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定期對游戲設施進行檢修與更新,確保游戲場地的安全。
(二)科學設計游戲內容,吸引幼兒的興趣
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應包含豐富的內容,以滿足幼兒多樣化的需求,為幼兒提供更多選擇的機會,從而調動幼兒主動參與游戲的積極性。為此,教師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和實際需求,科學合理地設計游戲內容,使游戲活動既富有趣味性又具有一定的挑戰性。
小班幼兒喜歡觀察和模仿,能夠參與簡單的角色表演和創造性游戲。在小班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應設計富含角色元素的游戲內容,如“小司機送貨”“動物樂園”等,使幼兒能借助角色扮演的方式,身臨其境地觀察并認識各類事物。此外,教師應為幼兒提供充足的積木、拼圖等材料,鼓勵幼兒觀察周圍環境,開展個性化的搭建活動。
中班幼兒的規則意識開始萌芽,體力明顯增強,能完成更加復雜的游戲。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集體游戲,如“小小建筑隊”“趣味接力賽”等,引導幼兒遵守游戲規則,合作參與游戲,從而培養其規則意識及團隊合作精神。教師還可以為幼兒提供多樣化的運動器械,如足球、籃球、跳繩等,以便幼兒根據個人興趣自主選擇游戲項目,進一步強健體魄。
大班幼兒開始展現出較高水平的思維能力,能進行簡單的邏輯判斷,并在游戲過程中保持穩定的情緒狀態。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激發思維潛能的游戲,如“接力尋寶”“坦克大戰”等富含策略性的競賽游戲,“斜坡挑戰”“百變呼啦圈”等結合多種器械的組合游戲。通過這些游戲,教師可以進一步培養大班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促進大班幼兒的全面發展。
(三)靈活選擇指導方法,增強游戲效果
1.語言指導:啟發幼兒遵守游戲規則。語言指導是指教師通過口頭闡述的方式,直接向幼兒傳達信息、指令或提議,從而引導幼兒的游戲行為的一種指導方式。在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中,語言指導發揮著啟發幼兒遵守游戲規則的作用,確保游戲能在有序且公平的環境中進行。教師應簡要介紹游戲環境,并用簡潔明了的語言說明游戲規則,讓每名幼兒都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為游戲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例如,在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小樹葉,大探索”中,教師應遵循環保理念,制定以下游戲規則:收集自然脫落的樹葉,不得破壞樹木或正在生長的葉子。教師可以直接通過語言指導說明游戲規則,讓幼兒明白“撿葉子”和“摘葉子”的區別。幼兒可以根據游戲規則,自主收集掉落的樹葉,觀察其紋路、顏色等特點,并自主開展多樣化的戶外自主游戲(利用干枯的樹葉制作扇子、書簽、粘貼畫等)。
2.示范指導:啟發幼兒理解游戲重點。示范指導是一種直接啟發幼兒的方式,指教師針對幼兒在游戲中遇到的問題,通過行為示范展示正確操作方法,以直觀方式啟發幼兒的一種指導方式。
例如,在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挑戰獨木橋”中,部分幼兒難以掌握在獨木橋上行走的方法,總是掉下來。對此,教師可以直接示范走獨木橋的過程,讓幼兒細心觀察應如何張開手臂以保持平衡,從而幫助他們掌握保持平衡的技巧。此外,教師可以示范“螃蟹步”,引導幼兒轉變思維,主動嘗試在獨木橋上“橫著走”。
3.對話指導:啟發幼兒解決游戲問題。對話指導是指教師利用與幼兒的開放式對話,引導他們自主分析問題,并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的一種指導方式。教師應基于對幼兒問題的理解,通過提問引發幼兒思考,耐心傾聽幼兒的回答,并鼓勵他們從多角度進行思考,以培養其獨立思考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
例如,在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繩采飛揚”中,許多幼兒積極嘗試跳繩,包括雙腳跳、單腳跳等,展現出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然而,部分幼兒在跳繩活動中遇到了繩子難以甩過頭頂或打到頭部等問題。對此,教師可以巧妙運用激將法詢問幼兒:“既然跳繩這么難,大家要不要換個游戲呢?”在得到幼兒的否定答案后,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那么,大家能否集思廣益,共同尋找解決之道呢?”在教師的激勵下,幼兒主動分享跳繩經驗,提出了“在繩子上打個結,讓繩子變短更容易甩”“等繩子落地后再跳,這樣就不會被打到頭了”等解決方法,成功解決了游戲中的難題。
4.參與指導:啟發幼兒開發游戲情節。參與指導是指教師以玩家的身份加入游戲,與幼兒共同游戲的一種指導方式。隨著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的深入,教師可以嘗試化身為玩家,直接參與幼兒的游戲活動。如此,教師能夠根據幼兒的興趣和反應,及時引入新的情節元素,啟發幼兒開發游戲情節,提出更多想法和創意。
例如,在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這里有個小夜市”中,教師可以扮演商戶、顧客、警察等角色,參與并指導幼兒的游戲活動。以商戶的身份參與游戲時,教師可以提出新的經營內容和折扣活動,啟發幼兒開發新商品、設計新的經營策略;以顧客的身份參與游戲時,教師可以提出送餐、優惠等要求,啟發幼兒開發送餐業務,設計不同的優惠模式;以警察的身份參與游戲時,教師可以管理“夜市”秩序,啟發幼兒自覺維護游戲秩序,制定排隊點餐、按號取餐等游戲規則。在教師的參與和指導下,幼兒的游戲情節更加豐富。
5.評價指導:啟發幼兒反思游戲經驗。評價指導是指在游戲結束后,教師與幼兒一起回顧游戲過程,反思和總結經驗教訓的一種指導方式。首先,教師應認可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所展現出的積極行為,如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新思維等,以強化對幼兒的正向心理激勵。其次,教師應針對幼兒在游戲中的不足之處,提出具體且有針對性的建議,幫助幼兒明確努力方向。最后,教師應組織幼兒自主發言,引導幼兒集中交流游戲中的真實感悟,從而幫助他們積累經驗。
例如,在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百變梯子”中,教師可以為幼兒提供各種各樣的木質梯子和軟墊,鼓勵幼兒嘗試梯子的不同玩法。在游戲過程中,教師應在觀察和指導幼兒的同時,記錄幼兒的精彩表現、發現幼兒游戲過程中的不足。游戲結束后,教師可以先肯定幼兒合作搬運梯子和搭建梯子的表現,表揚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冒險精神,再指出幼兒的不足(在爬梯子的過程中沒有排隊、不小心碰到同伴后沒有及時道歉等),引導幼兒注意并改正。教師還可以鼓勵幼兒分享游戲收獲,討論梯子的玩法、怎樣維護游戲秩序、怎樣創新梯子的玩法等話題,從而幫助他們積累經驗。
結語
在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可以合理營造游戲環境、科學設計游戲內容,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游戲空間,以促進幼兒的個性化發展。同時,教師應靈活運用語言指導、示范指導、對話指導、參與指導、評價指導等方式,及時發現幼兒“被指導”的需求,引導幼兒自主解決問題,從而增強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的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下原鎮下原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