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瑛是鎮江丹陽人,在徐州工程學院上學。大四畢業之前,她成為“鄉村振興計劃”志愿者,將在徐州云龍區服務一年。離校前,她從學校發布的通知里了解到“蘇青驛站”,決定先在“蘇青驛站”落腳住幾天,然后盡快租房子。在手機上簡單幾步操作,她就申請到了云龍區“蘇青驛站”的房間。
云龍區的“蘇青驛站”是團云龍區委和一家民營酒店共同打造的,緊鄰徐州市行政中心,周邊有地鐵、公交車,交通便利,生活配套設施齊全。前期,團區委考察了三家民營酒店,綜合考慮性價比等多種因素,最終與這家酒店合作打造驛站。“蘇青驛站”的房間動態安排,團區委審核申請人員材料后,把符合條件的入住人員名單發給酒店,酒店會在最短時間內將房間準備好。酒店頂樓有一個“空中菜園”,還有一片場地,方便舉辦小型的社交活動。
雖然只是“一間房”,但對異地來徐求職青年來說,足以幫他們解決面試期間的短期住宿問題。他們有的在徐州待一兩天,有的待三五天,不管時間長短,一到徐州,他們就能感受到“蘇青驛站”帶給他們的便利和城市對青年的誠意。
作為求職青年落腳城市的“第一站”,“蘇青驛站”往往影響著青年對城市的第一印象。為了吸引更多青年來徐圓夢,近年來,徐州按照“有陣地、有標識、有服務、有活動、有隊伍、有機制”的“六有”標準,選擇交通便捷、條件相對舒適的經濟型酒店或人才公寓建設“蘇青驛站”,努力為青年提供優質便捷的住宿環境。
除了提供短期免費入住,“蘇青驛站”運營、管理方還會盡力展示城市的“軟實力”。來到徐州,住進驛站,求職青年就成了徐州的“客人”,云龍區“蘇青驛站”酒店運營方負責人表示,只要她在酒店,就會跟入住的學生們聊一聊徐州的文化。她說:“我很想把徐州推廣出去,讓入住驛站的青年都留下來建設徐州。雖然我今年已經46歲了,仍喜歡和年輕人接觸,了解他們關注的潮流事物,借此了解一下年輕人的想法。”
團云龍區委負責驛站工作的負責人王騰說,除了就業創業指導,驛站還會組織入住青年參加公益、交友等社群活動,努力把驛站打造成溫暖宜居、充滿活力的青年聚集地。團區委鏈接多方資源,聯合相關部門邀請入住青年參觀徐州市大學生創業園,實地感受徐州創新創業環境,提升他們對徐州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比如,今年夏天,團區委聯合區人社局推出“人才夜市”,邀請大學生感受求職、就業氛圍;利用節假日等大學生來徐節點,帶領大學生進驛站,全方位展示驛站活動陣地,為學子們講解云龍區就業政策,從職業發展、社會實踐、政策咨詢、參觀體驗、婚戀交友等方面提供服務,不斷提升青年對城市的感知度。
云龍區“蘇青驛站”運營三年來,團區委投入資金近40萬元,驛站累計入住438人次,入住總天數達到1830天。其中,碩士及以上人數126人,留徐就職率達49.5%。“蘇青驛站”建成以來,先后開展15場青年人才公益聯誼活動,覆蓋6000余人次。目前,“蘇青驛站”已納入云龍區政府民生實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