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背景
“雙減”政策的實施,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創造了有利條件。在這一背景下,少先隊工作應積極探索、樂于創新。將紅色教育與幸福教育相結合,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半p減”政策下的少先隊活動課,應讓學生在寬松的氛圍中接受知識,真正讓紅色成為所有學生幸福的底色。
二、教學目標
1.了解紅色文化的內涵,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2.在深入接觸紅色文化中感受幸福,形成樂觀、開朗的心態。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紅色文化與幸福的關系。
教學難點:讓紅色文化內化為全體學生的價值觀,并在日常生活中發揚紅色精神。
四、學情分析
雖然各學校積極推行了“雙減”政策,但在學生身上看到的效果不明顯。傳統的教學方式容易帶給學生一些心理負擔。當壓力長期得不到排解、消減時,學生的幸福感將大幅度降低,這不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在“雙減”政策下開展幸福教育,讓學生認識到紅色文化與幸福之間的關系,能促使其深刻體會幸福,明確學習目標,增強學習動力。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主題
師:同學們,接下來我們一起欣賞一個紅色經典影片片段(《小兵張嘎》)。
視頻內容:一個夏天的清晨,天剛蒙蒙亮,嘎子就劃著小船出來捕魚了。他聚精會神地盯著水面,似乎看到了一條大魚。突然,遠處響起了兩聲刺耳的槍聲。嘎子抬頭一看,發現對面有座敵人的炮樓。一眨眼,閃出一個黑影,那黑影敏捷地向身后投了一顆手榴彈,然后飛快地跑到湖邊,跳進水里,向嘎子的小船游去。
鬼子們拿著手電筒在水面上照來照去,還朝水面打槍。嘎子見槍聲越來越密,一頭鉆進了水里。過了一會兒,嘎子的船邊出現了一個中年男人,他爬上船,拿起槳,用力地向遠處劃去。只聽見一聲槍響,那個中年男子倒在船上。小船失去了動力,在水面打起轉來。嘎子定睛一看,原來這人正是鐘連長,只見他被子彈傷了胳膊,鮮紅的血液正往外冒。
學生結合視頻展開討論,分享各自的觀影感受。
生:受傷的這個人是八路軍。在抗日戰爭時期,有很多像他這樣的戰士。
生:這段視頻給了我極大的震撼,嘎子和鐘連長都是特別勇敢的人。
……
教師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進一步總結:同學們,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靠革命前輩在戰場上流血犧牲換來的。
(設計意圖:利用紅色主題視頻導入,能創設“紅色教育融合幸福教育”相關的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地學習,增強了他們的情感體驗,感受到今日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從而更深入地理解此次少先隊活動課的知識內涵和意義。)
反思:符合教學主題的視頻文件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也巧妙地揭示了此次少先隊活動課的主題。但在回顧這個教學環節時發現,我并沒有給予學生充足的發言時間,沒有創造交流互動的機會,這很容易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故事講解,深化認知
師:大家知道哪些相關聯的知識呢?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合作學習,由小組成員分享自己搜集到的英雄事跡,全員認真聆聽后,就紅色精神展開進一步討論。
生:我以前聽過“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1941年的時候,日軍向晉察冀根據地狼牙山一帶進行“掃蕩”。為掩護群眾和部隊轉移,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五位戰士奮勇阻擊。他們在子彈打光后,用石塊還擊。面對步步逼近的敵人,他們寧死不屈,最后義無反顧地縱身跳下懸崖。
生:邱少云是革命英雄。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戰斗中,邱少云所在的部隊擔負潛伏任務。敵人向陣地發射煙幕彈,他身旁的草叢被點燃。為了不暴露目標,確保全體潛伏人員的安全和攻擊任務的完成,邱少云放棄自救。烈火在他身上燒了半個多鐘頭才漸漸熄滅。
小組中的其他成員聆聽同伴分享的故事后,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隨機深入各小組,聆聽大家的觀點并補充自己的看法。
(設計意圖:支持學生自主講故事、分析故事、發表觀點,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輕松的氛圍中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這符合“雙減”政策的要求。闡述紅色文化的過程,還能讓學生認識幸福的含義,培養堅韌品質,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反思:本環節中,學生的參與率較高,能帶著濃厚的興趣認真聆聽故事、積極分享故事,在認真參與中學到了很多知識。學習環境的改變,減輕了學生的心理負擔。學生在深化認知的同時,也增強了幸福感,學會珍惜當下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三)小組討論,共同成長
師:如今的社會和諧、穩定,人們的幸福指數正在不斷提升。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感受到紅色文化帶來的幸福?
學生發表觀點。
生:我參觀過紅色文化主題展覽。展覽活動中展出了歷史圖片、文物、文獻等,這些資料生動地呈現了革命歷史和紅色文化的發展歷程。參觀過程拓寬了我的視野,更讓我感受到紅色文化的重要意義。
生:我所在的社區會定期組織紅色故事演講活動。社區負責人甚至會用心尋找歷史事件的參與者,由他們講述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感人故事。在不知不覺中,我們都傳承了紅色精神,有更多人知道了革命前輩是怎樣拋頭顱、灑熱血的。這些使我們更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
生:社區、各種單位經常組織紅色文化主題文藝公益演出,我只要有空就會觀看演出活動?,F場有紅色歌曲演唱、紅色舞蹈表演、紅色戲劇等多種藝術形式,各種各樣的作品展現了革命時期中國人民的精神風貌。
……
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教師繼續追問:如何在不給自己增加壓力的情況下,更好地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
學生先獨立思考,每組選派代表進行發言。學生代表積極分享討論結果。
(設計意圖:基于紅色文化組織的小組討論,能提高課堂活躍度,促使學生深入理解幸福的含義。學生積極分享紅色文化背景下的幸福生活,聆聽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能深刻體會到如今生活的來之不易。)
反思:此環節的討論學習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尊重每一名學生的話語權,因此課堂參與率得到了提升,且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但是回顧整個環節,我也發現了不足,如并沒有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進行總結,未能梳理討論活動的主要內容。
(四)實踐活動,升華品質
主持人介紹此次演講活動的背景、目的和到場嘉賓。
教師播放一段激昂的紅色主題音樂,營造演講的氛圍。
進入主題演講環節后,按照事先安排的順序,各位選手有序上臺演講。每位選手演講時間控制在8~10分鐘。
生:《金色的魚鉤》這個故事讓我印象深刻。紅軍長征途中,一位炊事班班長接受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士過草地的任務。為了給戰士們補充營養,他想盡辦法釣魚煮湯??伤约阂豢诓怀?,只嚼草根和剩下的魚骨頭。最終,戰士們走出了草地,而他卻因饑餓、勞累犧牲了。戰士們為紀念他,保存了那枚用縫衣針做成的魚鉤,銘記他的奉獻與犧牲精神。老班長用實際行動讓年輕的小同志有機會感受幸福生活,而這三位小同志用他們的親身經歷,讓今天的我們認識到了幸福到底是什么。
生:我要講的是“八女投江”的故事??谷諔馉帟r期,以冷云為代表的東北抗日聯軍八位女戰士與日偽軍展開激戰。在子彈打光的情況下,她們面對敵人,寧死不屈。為了不被俘虜,她們手挽手走入烏斯渾河,最終壯烈犧牲。她們的壯舉,展現了中華兒女的堅貞氣節。這個故事讓我感受到,是偉大的英雄兒女為我們創造了如今的幸福生活。
……
演講進行到一半時,安排10~15分鐘中場休息。
評委(演講比賽現場的教師)對學生的演講情況進行點評與打分,并面向所有參賽選手闡明得分與失分理由。
主持人引導觀眾與參賽選手互動。
師:演講活動中,選手和觀眾表現得都很好,接下來我們會給表現突出者一份小禮物以示獎勵。
(設計意圖:參與演講比賽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表現力。為了在眾人面前展現最佳的狀態,學生會嘗試著自我舒緩壓力,掌握減輕心理負擔的方法。演講也能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和社會責任感。)
反思:我遵循“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原則,盡量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所以這堂少先隊活動課的參與率很高。美中不足的是,我沒有對每一名參賽選手的演講情況給予針對性點評,導致一些選手很難自主發現自己的優勢或不足。
(五)總結升華,感受幸福
教師總結本次課程的主要內容,強調新時代少年應主動傳承紅色文化。
生:我們要發揚革命先輩樂于奉獻、敢于拼搏的精神,努力為自己、家人創造幸福生活,同時懂得現在人們的幸福生活是偉大的革命前輩用熱血和青春換來的。
生:我們要積極傳承紅色文化,讓紅色成為幸福的底色。
教師隨機選擇一名學生總結此次少先隊活動課的學習心得。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深刻學習體會的基礎上,再由教師引導+學生代表總結的方式對這節課進行收尾,遵循了“雙減”政策要求,不會給學生造成負擔,同時讓學生深刻感受到今日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反思:師生共同總結,既能升華主題,感受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又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同時促使學生堅定不移地傳承紅色文化,發揚革命志士的奮斗精神。整體來看,這個教學環節中學生的表現良好。
六、教學延伸
1.組織學生參觀紅色教育基地,近距離感受紅色文化對今天人們幸福生活的意義。
2.開展紅色文化主題手抄報制作活動。
七、小結
本次教學活動中,我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他們在積極參與中加深了對紅色文化的了解,也在實踐活動中感受到了紅色文化對我們現今生活的意義。但在教學過程中,我沒能引導學生將紅色文化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也沒能關注到學困生的參與情況,因此并沒有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此后,我將針對性進行改進,以提高少先隊活動課的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理治小學)
編輯: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