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HH)是嬰幼兒最常見的肝腫瘤。2007年,HH首次被分為3種形態模式:局灶性、多灶性和彌漫性。局灶性HH[也稱為先天性HH(CHH)]已被證明是皮膚先天性血管瘤的肝臟形式。CHH的臨床特征變化很大,從無癥狀到危及生命。盡管既往研究描述了不同的CHH管理的單中心經驗,但這些研究受到樣本量小等各種條件的限制,目前很少有研究報道關于CHH特征以及過去幾十年間CHH治療策略的變化。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小兒外科吉毅教授團隊進行了一項針對過去20年的CHH多中心回顧性隊列分析,最終211例患者被納入研究,并提出了4種具有不同生長/退化特征的CHH亞型。快速消退型CHH患者完全消退/幾乎完全消退的中位年齡為12.0個月;非消退型CHH的瘤體大小沒有變化;部分消退型CHH患者表現為部分消退后大小保持穩定,中位年齡為16.0個月;出生后增殖的CHH,最初在出生后CHH增大,于中位年齡27.0個月時發生消退。CHH患者的生存率很高(98.6%)。進一步的分析表明,CHH的治療策略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了變化,接受期待治療的患者比例從2013年以前的35.4%增加到2013年以后的77.7%(差異42.3%;95%可信區間29.3%~53.3%)。此外,該研究也總結并提出了CHH的治療策略以供參考。
總之,該研究揭示了4種CHH亞型,并發現在過去20年間期待治療策略越來越多地取代了CHH患者的侵入性干預。更好地了解CHH的臨床特征不僅對預防過度治療(如手術切除和栓塞)較為關鍵,而且對改善患者的長期預后也至關重要。
摘譯自GONG X,YANG M,ZHANG Z,et 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anagements of congenital hepatic hemangioma:A cohort study of 211 cases[J]. Hepatol Int,2024. DOI:10. 1007/s12072-024-10756-5. [ Online ahead of 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