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附近一家面包店的生意頗好,每天早上五六點就開始營業,手工和面、烘焙的面包糕點香氣四溢,縈繞在整條街上,喚醒了不少還在昏昏欲睡的學生黨和上班族。
去得晚了,面包店就不剩什么品種了。老板會把當天打烊前還剩下的面包裝進籃子里,打折出售。我去看過那個折扣籃,里面基本沒有什么面包,熱銷的品種肯定是沒有的,零散放著幾塊被人挑剩下的吐司和三明治。附近的居民很少光顧折扣籃,大家都喜歡吃新鮮的面點。老板說這是專門為周圍學校的學生開設的。
像這類的面包店,為了打響新鮮美味的口碑,基本不會售賣過夜的面點,大多是直接處理掉。老板說自己有一次收撿賣剩下的面包時,進來一個女孩問她手里的面包能不能賣。那時候將近晚上十一點了,很多餐飲店都打烊了,女孩應該是剛下課。老板說附近學校的高中生晚自習下課是九點半,十點以后就很少有學生從這兒經過了,所以自習到這么晚的女孩,戴著一副四方眼鏡,瘦瘦的一個人裹在厚厚的校服里,站在她面前,讓她印象很深刻。
老板說面包是準備丟掉的,女孩要的話可以送給她。女孩擺著手說7AWAHLDFGXGHgUCrP3Bnb/nKkssd+XZZT+BbXYapboM=:“不行。”按照原價付了錢。像女孩這樣的學生其實不少,老板經常和來買面包的學生打交道,知道這些人很多都是外地來的復讀生,在這個小縣城里沒有親戚朋友,孤身租住在學校附近的老房子里。他們每天總是大清早就起床去學校晨讀,自習到很晚才回去,復讀班的學生不大和別人交流,把頭埋到作業本和習題冊里,他們在這個陌生的城市奮戰一整年,希望能如愿考上心儀的大學。
從那以后,老板開始把過夜的面包放在折扣籃里,待到第二天中午再處理,她知道每天清早會有學生來買。說是折扣,其實和送沒有什么兩樣。
因為工作的緣故,我經常早起去面包店買新鮮出爐的面包當早點,時常能遇到老板說的那個女孩。面包店的糕點都是手工制作的,烘焙時間長,有時候我去得早了,就會先點一杯咖啡坐下來慢慢等面包出爐。女孩趕著去學校晨讀,自然不會耐心等,她每次幾乎是毫不猶豫地走到角落,拿起折扣籃里的面包就去結賬。
有時候,我等得不耐煩了,催促老板快點。她總說烤面包就像生活,不能急。從和面開始就要控制好力道,耐心醒面,慢慢發酵,把面包里的氣泡趕走,就像我們驅除生活里的煩躁和不愉快,塑形的時候需要細心和技巧,等到面包出爐,香味鉆進鼻尖,就會感受到生活溫熱豐盈的美好,一口咬下去,期待又滿足。
聊得多了,我從老板那兒聽說了女孩的故事。她高考發揮失常,成績只夠填報專科學校,老家的中學沒有開設復讀班,她只能來到鄰縣求學。父母是不同意她復讀的,他們覺得與其再浪費一年,不如早點出來工作。
女孩不甘心,覺得再來一次,她可以讀更好的學校,選擇喜歡的專業,她想站到更好的平臺,去看更亮麗的風景。她不要父母出錢,打了兩個月的暑假工,攢到復讀班的學費,然后帶著幾件衣服和一籮筐的書本就來到學校。從租房到上學,她沒有再找父母要一分錢。她生活得十分節儉,攢的錢都拿來買刷題本了,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學校,晚自習回來簡單洗漱后就到了就寢的時間。她只見過這個小縣城的清晨和深夜,她說自己不后悔,她相信付出總會有回報的。
其實,我覺得女孩和面包店的老板挺像的。我和老板認識了很多年,她年輕的時候就有開一家面包店的夢想,卻因為懷孕生子被迫成為一個家庭主婦,等到孩子上學后,她跟家里人提出來想重拾學做面點的夢想。家里沒人支持她,覺得她現在學太晚了,還要兼顧孩子讀書……她不理會別人的閑言碎語,從學徒開始做起,一點點攢錢,終于在七八年后開了一家屬于自己的面包店。
后來,我發現老板烘焙的時間提前了,有時候我剛去店里,柜臺上就已經擺好新鮮出爐的熱面包。女孩拿起折扣籃里的面包問老板:“這個也是低價出售嗎?”
老板從后廚探出頭,說昨天做多了,這是賣剩下的,今早要是沒賣掉,她中午就要拿去處理了。女孩這次多拿了一個面包,結賬的時候對老板說:“我很喜歡昨天的炸豬排面包,味道很好,吃了你做的面包能讓人幸福。”
看我露出疑惑的表情,老板偷偷跟我比了一個噤聲的手勢。我剛剛明明看到老板拿了幾塊新鮮的面包放進折扣籃里,看來老板這樣做不是一天兩天了。她在用自己小小的力量,守護一個女孩的自尊心和幸福。
我家附近的那家面包店總是熱鬧得很,顧客絡繹不絕,去得晚點就不剩什么了。我覺得能讓人幸福的魔法不是面包的做法或者奇異的材料,而是他們每一個人都在用心地烘焙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