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一幅畫,名《雪后初晴圖》。看著看著,我感覺陽光柔柔的、軟軟的。枝葉間那些驕傲的殘雪,在漸消漸融的節奏中,晶亮得讓人驚喜,讓人心痛。陽光帶著橘黃色的溫暖,在視覺之外徜徉、徘徊,兩只鳥從屋頂斜飛而過,歇息在搖曳生姿的樹梢頭,如兩節美妙的音符,在枝葉間呢喃、雀躍、唱和。那種深切的呢喃,叩擊著愛的門扉,讓愛的感覺如陽光般灑入心底。
我聽見,春天的腳步漸近,冬天的腳步漸遠,于鳥兒親和、美妙的呢喃聲中,于無拘無束的想象中,世界的顏色一點一滴地生動著,一絲一縷地舒張著,那玫瑰的紅,桃花的粉,梨花的白,松柏的青,攀藤的綠,油菜花的黃,紫羅蘭的紫……裝飾著寧靜而快樂的生活。這世界,這載沉載浮、載榮載辱、載得載失的世界,原本是以花為貌,以鳥為聲,以月為神,以柳為態,以玉為骨,以雪為膚,以水為姿的呀!
漸漸地,透過云層的陽光,一片一片地明媚起來,一層一層地溫暖起來,它照射在古舊斑駁的塔墻上。這眼前的情景讓人不由自主地墜入“一墻斑駁浸古意,雙燕呢喃銜佳音”的意蘊。在鳥兒的呢喃和陽光的渲染下,那一抹濃烈的古意將現世繁華和千年滄桑和諧地聚合在一起。倏忽間,一根妖嬈的藤蔓纏繞而上,藤蔓間那些如鳥啄般嫩黃的葉片,好似藤蔓與樹體之間因親密呢喃吐出的一絲絲溫煦的氣息。那氣息,升騰在橘黃色陽光之中,如詩意氤氳,似歌聲回旋。
我仿佛聽到太陽與月亮的呢喃,星星與夜空的呢喃,風與云的呢喃,山與水的呢喃,土地與莊稼的呢喃,花與葉的呢喃……所有美麗的呢喃以輕靈曼妙的身姿,在時空之間流轉,在心靈之間往返。剛性的呢喃,柔情的呢喃,欲說還休的呢喃,淙淙潺潺的呢喃,樸拙無華的呢喃,一脈相通的呢喃,將大千世界的美麗一分一寸地聚集起來,再一點一滴地釋放出來,世界便有了說不盡的韻致,看不完的美好,聽不夠的聲響。
呢喃之美,是靈性的、徹骨的;呢喃之聲,是愛的清音、情的韻律,是一種天長地久的存在。呢喃無處不在,它恰似安撫靈魂的音樂,為生活、為生命,增添溫馨的光澤、靈性的色調、迷人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