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要走多少步?
重慶市九龍坡區華巖鎮民安華福社區A組團第1網格黨支部書記、第13網格網格員李云峰的答案是近兩萬步。網格是黨建統領“141”基層智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網格員們活躍奔走,充分發揮“前哨”“探頭”作用,不斷提升社區精細化治理、精準化服務水平。
“李孃孃(方言,阿姨),買菜回來啦?來,我幫你提回去。”前不久,李云峰一早出門后,剛來到民安華福社區A組團15棟樓下,就遇到在樓下歇息的居民李永蘭。開展日常巡查,了解網格內重點人群的生活起居情況,是李云峰每天要做的“功課”。年過七旬且獨自居住的李永蘭便是其中之一。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一系列健全社會治理體系改革舉措。緊扣改革關鍵詞,重慶建立起黨建統領“141”基層智治體系,旨在形成統攬有力的領導體制,建成扁平高效的治理格局,打造邊界清晰的職責鏈條,健全條塊協同的運行機制,賦予以數字化為基礎的治理能力。
“141”基層智治體系中的第2個“1”,指的是規范建設村(社區)網格。在此過程中,走街串巷的網格員成為推動基層治理力量下沉的有效載體。
在入戶走訪中,網格員們承擔著一項重要職責——搜集居民基礎信息。民安華福社區有1.9萬戶、近4.5萬名居民,人員流動性大,居住情況復雜。除了在新接房、退(換)租時做好居民信息變更,網格員還需在走訪中了解家家戶戶的最新動態,將數據實時上傳至“141”基層智治平臺,做到基礎信息第一時間歸集。
走訪完網格內的重點人群,李云峰又馬不停蹄地巡查樓棟,前往網格內的11家“九小場所”,提醒商家注意消防安全和食品安全。
這樣的巡查奔走,讓網格員們得以及時發現社區內的安全隱患。李云峰還記得,2023年12月25日,他在巡查時發現幸福天橋下的窨井蓋被沖開,污水流到人行道上。她趕緊將這一情況上報至華巖鎮基層治理指揮中心,當天,中心就協調九龍坡區管線綜合事務中心工作人員前往現場清污、檢查管網,并于短時間內完成管網維修,堵住漏污源頭。
“緊扣‘141’基層智治體系建設,我們充分發揮黨建統領作用,將支部建在網格上,推動基層社會治理提質增效。”民安華福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李澤軍介紹,社區劃分有7個黨支部、46個網格,每位支部書記既是網格員,也是網格片區負責人。通過支部書記以身作則,層層抓好落實,帶動黨員們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包括民安華福社區在內,目前,重慶已構建起包含1031個鎮街、1.1萬個村(社區)、6.5萬個網格的全息地圖,形成基層治理的強大合力,實現“小事不出村社、大事不出鎮街、矛盾不上交”。